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巨匠。在其创作中,他最擅长的是戏剧创作。《哈姆雷特》、《奥瑟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是他戏剧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四部,有"四大悲剧"之美誉。笔者现选取其中的一部戏剧——《哈姆雷特》,对其主人公哈姆雷特、奥菲利娅、克劳狄斯、葛特露及波洛涅斯进行人物形象分析从而展现出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经典的悲剧作品之一,讲述的是一个王子复仇的故事,文中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人物刻画真实、立体,性格各异。本文通过对哈姆雷特和剧中其他主要人物进行赏析,使读者对该作品有更深的了解,从而再次深入品读莎士比亚大师的伟大杰作。  相似文献   

2.
莎士比亚最重要的悲剧有4部,它们是:《哈姆雷特》、《奥塞罗》、《麦克白》和((李尔王》。其中,《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思想最深刻、艺术最成熟的一部作品,也是最能体现作者悲剧风格的一部传世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被誉为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著名悲剧《哈姆雷特》是他戏剧发展的里程碑。通过对《哈姆雷特》的详细解读,可以从作品中找到作家与其作品的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从平行研究角度浅析《哈姆雷特》与《雷雨》的悲剧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洁敏 《文教资料》2014,(28):15-16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剧坛的“巨人”,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其代表作《哈姆雷特》集聚了多种艺术成分,体现的人物特性完美而又悲剧,反应的人文主义思想鲜明又强烈,这些都是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特点。曹禺,中国现代著名剧作家,他的处女作《雷雨》被认为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雷雨》的诞生奠定了曹禺作为中国现代戏剧第一人的地位。同时也为中国戏剧发展开拓了道路。本文采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将两部戏剧的悲剧主题进行对比分析,达到更深入地解读两部作品,从而更好地了解两住剧作家的创作思想及中美文化背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林兆华导演的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被誉为在中国最具先锋实验精神的戏剧作品之一。林兆华导演的《哈姆雷特》对传统理解下的作品主题进行了颠覆与解构,哈姆雷特的形象本身和他的所谓复仇都具有某种荒诞性,显示出了将古代与现代连接、西方与中国交错、经典与普通相融的特征,人人都是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6.
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作为戏剧艺术大师,他的戏剧,无论是历史剧、喜剧,还是悲剧,都达到了世界文学的顶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之一,代表了莎士比亚最高的艺术成就。剧中莎士比亚塑造的著名人物哈姆雷特,连同罗密欧和朱丽叶等700余典型的人物形象一起已被列入世界文学的艺术画廊。但是一直以来,哈姆雷特的人格备受争议。本文主要通过对悲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形象进行人性化地分析来重新为"延宕的王子"申辩。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是英国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作品《哈姆雷特》是最伟大的悲剧之一,剧中人物哈姆雷特是一个悲剧性人物,主要是通过他的拖延复仇来表现的。冲突的主题是曲折复杂的。作通过一个宫廷复仇故事,从各方面反映了整个社会和时代的特性。在《哈姆雷特的拖延复仇分析》中,作主要从宗教道德和心理两方面浅析了造成悲剧的原因。从而提示了哈姆雷特这个矛盾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造成拖延复仇的真正原因所在。《哈姆雷特》在世界学史上是颗永不衰落的恒星。它的成功之处一直被后人所模仿,是一部优秀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8.
《哈姆雷特》从问世起便是最受欢迎的剧作之一,是所有英语复仇故事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严肃也是最易懂的一部。不同于一般类型的传统复仇故事,在这部戏中,莎士比亚聚焦于主人公——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静态思维过程,并在其沉思之间发展故事情节。由老国王之死引发的泄密和探秘行动组成了该戏剧的外部结构,而对死亡、人性及宇宙奥秘的哲思构成了该戏剧的内部结构。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可以显示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的核心结构和其在复仇故事流派中取得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9.
<正>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4.23—1616.5.3)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他是"英国戏剧之父",代表作品有:四大悲剧和四大喜剧。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其剧作也在许多国家上演。《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些经典的戏剧作品,让我们记住了莎士比亚。不过,在莎士比亚生前,他那些天才的剧作并没有得到他自己的重视,也没有被他亲手整理出版,肩负光  相似文献   

10.
<正>《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它标志着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百年来,各国学者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研究热潮从未消减,解莎翁者莫不竭精尽力,试图探讨并解决《哈姆雷特》中有关"复仇""生存还是毁灭""戏中戏"等诸多问题。据统计,平均每12天就有一部关于《哈姆雷特》研究新成果的著作问世(见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  相似文献   

11.
《哈姆雷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也是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最长并且最负盛名的一部.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复杂而有张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所说,历年来不同文学评论家对于哈姆雷特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哈姆雷特的复仇,很多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哈姆雷特》和《窦娥冤》是两部同类型的戏剧,也分别是西方和东方悲剧的代表,两部作品因为身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哲学体系,以至于产生了一些文学层面上的差异。首先从描写的主体来说,《哈姆雷特》塑造了一个有着独立思维,精神上忧郁的王子;而《窦娥冤》着力塑造一位深受封建枷锁束缚的中国古代女子形象。其次,两部作品在结构上也是风格迥异,《哈姆雷特》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从开端到高潮再到结尾皆是如此;而《窦娥冤》则有所不同,并且富含很多的中式元素,虽然以悲剧开头,结局仍给读者以团圆之感。《哈姆雷特》体现的是一个灵魂的升华历程;《窦娥冤》体现的是从悲到喜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创作于1600—1601年。直到现在,依然震撼人心,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在带给人们无尽悲痛的同时,作品的艺术魅力尤其征服了读者,并受到广泛的研究。笔者仅从《哈姆雷特》的思想性、艺术性入手,简述莎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自然,显示善恶的本来面目,给它的时代看一看它自己演变发展的模型。”这是莎士比亚在他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里关于演员艺术的精彩论述。虽然,它是主人公哈姆雷特导演《捕鼠机》时对伶人们说的,却很能代表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基本观点。对于我们研究、分析莎士比亚的戏剧,特别是分析反映资本主义产  相似文献   

15.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第一部戏剧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作品于1934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便以其深刻的主题和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轰动了全国。周恩来曾经说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伦理的类别以及伦理与悲剧的联系 ,对《哈姆雷特》和《雷雨》这两部戏剧作品进行粗略的比较研究 ,并指出伦理在悲剧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除了它本身的艺术魅力之外,数百年来几乎从没间断的研究资料也使它带上了各个时代的文化烙印。然而,对于《哈姆雷特》这部戏剧的研究往往以哈姆雷特这个人物作为绝对的中心,研究哈姆雷特的文章汗牛充栋,正如法国小说家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所说:"哈姆雷特…人类一向加  相似文献   

18.
剡城  一页书 《课外生活》2020,(10):22-23
中外文学史上都出现过很多著名的戏剧大师,这些大师留下了很多经典的作品。西方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写的悲剧《哈姆雷特》举世闻名,而300多年后,中国的曹禺也因为一部《雷雨》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这两部悲剧作品就像是一次隔了300多年的“对话”。我们一起看看它们都说了什么吧。  相似文献   

19.
《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是中西戏剧史上著名的以"复仇"为主题的两出戏剧,两剧都以"复仇"展开剧情。由于国仇家恨紧密相连,剧中人物也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凭借个人复仇方式完成社会性复仇,用个人复仇的正义之举反抗社会中的非正义。但《哈姆雷特》和《赵氏孤儿》两剧的"复仇"中又暗含了不同的含义,本文即就《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两剧同中有异的复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一直都在讨论哈姆雷特的复仇之路为何坎坷,文中哈姆雷特性格极为复杂,很难用一种理论解释他的性格。哈姆雷特对身边人,对自己母亲的态度都是复杂的。哈姆雷特性格中消极的一面,并不影响读者对哈姆雷特的喜欢,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复杂性。本文从两方面解释《哈姆雷特》的复杂性。一是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复杂性,二是哈姆雷特性格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