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人做事的最大毛病就是不认真,做事不到位,每天工作欠缺一点,天长日久成为落后的顽症。”这是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名言。10分的任务,“如果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做足11分,我们完全可以赶得上欧美!”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也曾慷慨激昂地说过。“品”着这些中国著名企业CEO的话,思索着档案事业宏观、中观问题,笔者感到推进档案事业发展也有不少到位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0年,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前往内蒙,应聘蒙语翻译,她问前来接车的清瘦年轻男子,“你是在公司做什么的?”男子说,“我只是个普通做事的。”女孩点点头,“那你要告诉你们董事长,我为了这份工作申办了护照,办护照的两百块钱公司要给我报销。”女孩想想又很认真地回头叮嘱了一句,“记得一定要跟你们董事长说哦。”  相似文献   

3.
我是78年调到图书馆工作的,当时有人羡慕地说:“你可真到了福地,图书馆工作多好啊,既清闲又自在,是个养老的好地方,你这一辈子算行了。”听了这话我感到很不舒服,心想:我是个年轻人,考虑什么养老啊,再说领导把图书馆这样重要的工作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怎能只图清闲自在呢?!事实上也是如此,任何工作你只要去认真对待它,就不会有什么清闲自在的,相反只有通过兢兢业业的工作才能达到工作本身对我们所提出的要求。粉碎“四人帮”以后,百业待兴,百废待举,图书馆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不论你是在学校读书还是在公司做事,不论你是手握大权的领导还是普通的百姓。甚至不论你是大款还是打工仔。如果你不打算把读书当作一件重要的事对待,本文无话可说;但是,如果你真的愿意读书的话,我认为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认真读一本难书。首先,我们要说说“认真”二字。在这日益繁忙的社会里,认真读书是一件很难的事。谁愿意“认真”呢?学  相似文献   

5.
1989年2月,我被派到新华社中东总分社工作,直到1993年6月回来,在中东呆了4年多的时间。回来以后,就有个想法,我已经50出头了,应该考虑一下以后怎么办。我当时就想,既然已经在新华社干这么多年了,那就去中国新闻学院吧,给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界培养接班人,同时把自己这一生的新闻经验好好地总结一下。可是,新华社对外部当时就跟我说清楚了,说“你这个人,任何部门要都不给,必须要留下来”。于是我又留下来了。直到1997、1998年,英国威尔士大学有一个新闻、传媒、文化学院,给我一个“访问研究员”的衔,我又在那儿给他们的博士生开了一门《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6.
前些时,温家宝总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总编辑唐尼采访时,有一段非常深刻、非常精彩的对话。当唐尼问到“六·四事件”时,温总理说:“作为中国的总理,我最关心的是中国的稳定与发展问题,因为中国有13亿人口。”又说:“……作为中国的总理,我感觉担子很重,工作难度很大,工作也做不完。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  相似文献   

7.
“做节目主持人抛头露面太多。我不喜欢走在大街上人们指指点点‘这就是那什么……’”因主持《清晨奥运报道》和《奥运沙龙》而闻名全国的马国力表达着这样的心愿。马国力就是马国力身为新闻记者出任电视节目主持人,马国力可能是中国大陆第一人。由此引发众说纷纭。自1958年中国的电视诞生以来,荧屏主持人一律俊男靓女。而今忽然杀出个“黑不溜秋”的马国力,大清早满脸倦容地向你报告奥运最新消息,晚上又在“沙龙”中跟你拉开了“家常”。许多观众感到了“新鲜、亲切”;有的观众则“遗憾”了,写信希望马国力“换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马国力在当晚的沙龙中开玩笑地说起了这事:换个年轻漂亮的小姐主持——有美感,大清早还可以提提神,可是我这儿已经没人了……。  相似文献   

8.
“做”与“作”两个字常常在我们的书刊报章上用错。这两个字不但含义相近,而且在普通话(北方话)中读音也一样,都读zuo因此,很多人分不清,有时候就混着用。实际上这两个字是有区别的。在南方一些地区,这两个字读音不同:吴语地区(上海一带),“做”读上声,“作”读入声。所以南方人一般不会用错;从意义上说,这两个字意义虽相近,都包含有下列几种意义:1.从事某种工作或  相似文献   

9.
5月22日这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一个令人惊奇的电话:“你是汤礼春先生吗?我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的张虎迪。”“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我尽量平静地问道。“哦。是这样,我们准备做一期关于教育方面话题的节目,想请你参加。”“请我参加?。”我既感到惊喜,又感到意外。我好奇地问:“你们怎么找到我的?”“我们看到你写的一篇作品《儿子的拍马成长史》,觉得很有意思,跟我们这次话题有关。这样吧,我发过去一个传真,上面有一些问题,想请你出点金点子。”“好吧。今晚我好好想一想,明天上午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口答应下来。放下电…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07,(11):55-55
“想做什么,立刻去做,也许都来不及了,人是最拿不准的东西!”这是作家张爱玲在香港生活时说的一句话。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下,人连自己都不相信,又怎能相信别人呢?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很精明,有的人不太精明,相比之下,人们更喜欢后者。因为不太精明的人往往天性乐观随和,不太计较个人得失,没脾气又没架子。跟这种人交朋友放心,不用时刻担心被算计。  相似文献   

11.
一时间已经过去近20年了。70年代末,有一次向我的朋友勤廉提起:省广播电台有位叫张爱萍的,她播新闻通讯或专题节目时,富于感情的声音很美!勤廉红了脸:“你说的就是我爱人。”又过了10来年,时当80年代末,我又问勤廉:“一些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播音工作、人物访问、游记一类文章,语言很流畅,笔尖蘸感情,署名是张培,看来是个年青人,你可认识?”勤廉又红了脸:“张培已经不年轻了,那是我老伴的笔名……”我们齐声哈哈大笑了!这才是“天上地下”人间何处不相逢!二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应该“客观、真实、公正”我想,对这六个字,怕是谁也不会反对的。但真要做到这六个字,却也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很难很难。较为久远的事情,譬如“亩产万斤粮”的报道,还有“文革”期间的“农业学大寨”等等,都不用再提了吧。那种“浮夸风”的产物,那一类虚假的报道,它的恶果我们已经早就品尝。我想就关于环境保护的报道来说说非真实报道所带给我们的恶果,尽管还并不是全面的。我国的环境保护状况究竟做得  相似文献   

13.
本文纯属新闻业务范围,只是举例说说新闻语言的准确性问题.与名人的绯闻轶事无关。所谓“赵本山跟妈妈离婚”,八字由头罢了。 赵本山“要跟妈妈离婚”,这是他自己说的,有某报1999年8月31日署名“本山” 的《赵本山自曝离婚内幕》一文为证。原文如此:“有一天,我就跟我女儿说了,我说我要跟妈妈离婚,你同意不同意?……” 中国人在称呼上的确有那么一点“没大没小”的习惯。有时为了显示亲昵,大人们不惜自掉身  相似文献   

14.
我几乎是流着热泪读完了长篇通讯《警察任长霞》(见2004年6月3日《北京日报》)。掩卷长思,感触颇多,我不仅被任长霞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而且也被作者的文笔与文风所折服。这篇通讯最大的特点是两个字:简单。首先是标题简单,只有五个字———警察任长霞,不做任何“形容”,省去所有的修饰,真是再简单不过了。这五个字看起来似乎很直白,但仔细品味,概括性很强,含义十分深刻。“警察”这两个字,既可以指任长霞,也可以指“警察”这个群体、这个职业,总而言之,通过任长霞的事迹,读者可以产生对“警察”这个群体乃至这个职业的联想。如果把题目换成…  相似文献   

15.
“请把我的祝福带给迎来的岁月。请把你的烦恼抛给逝去的时光。”这是去年年底女儿发给我的一条贺岁短信。她跟我说:“这是我的原创。绝对不会有克隆版.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同事。”我看这条短信朴实无华而又实用.和流行的短信相比也颇具个性.算是雅俗共赏吧。  相似文献   

16.
有一位杂志的编辑曾在电话中半开玩笑地问我:“你怎么专写敏感的题材?”我回敬他一句:“我如果不敏感怎么当记者?”他马上举手投降:“那是,那是。”我其实知道,他的本意不是说不要写敏感的题材,而是要把握在一定的“度’上,太敏感了不好办。怎么就说中国人活得太累呢?(是心理上太累)干什么事都是“既要”“又不要”。否则,就说你偏激。这个“度”,或许就是中国的老祖宗所发明的“中庸”。自然,这里面或许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咱们且不去研究。我所着急的是,这个“中庸”为什么会把中国人整得于什么事情都是不前不后,不紧…  相似文献   

17.
字是人们交流信息的工具。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无论是撰写公文,或是给亲友写信,给报刊写稿,都应把字写得工整清楚,让人一看,不费气力就知其意。 近几年中,我每年都有150篇文稿被各级报刊、电台采用。我觉得这与字写得工整清楚有一定关系。有一次,市广播电台的一位播音小姐对我说,你要经常给我们写稿,你的字好认,我们几个播音员都乐意播送你的稿子。听到赞扬更激起我把字写端正的决心。 我常想,字写的好不好是水平问题,字迹潦草则是态度问题,字写不好又潦草更是不虚心的表现。我在新疆奎屯市人大办公室工作,经常遇到打字员送来一些笔走龙蛇的文稿让我辨认,费了很大气力,左推测右揣摩,串读几段文字也猜不出是什么字,真是误时误事,一些人在拟制公文、写信写稿中,往往不重视字迹的端正清楚,只图快,结果给他人造成不便。例如一篇很有价值的新闻稿,编辑辨认不清,又没有许多时间去推测、猜想,搁在一边不用岂不可惜。所以,把字写好既是尊重别人的劳动,也是对自我劳动成果负责的表现。我听人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生病想吃杏子,当地又没有,就给舅舅写信,让其代买。因此人写字一贯潦草,他舅见信上写的是代买“否”。白发苍苍的舅舅满街打听,也没有卖“否”的,最后花了不少精力,又经过分析揣度,给买了几个黄杏  相似文献   

18.
任何事情不过是你自己跟自己叫板,跟别人叫板没有意思,跟自己叫板才有意思.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跟自己较劲的时候,那另一个自己总是比你高出那么一点,当你已经达到某个高度,那个和你较劲的自己又要比你现在高出一点,这样反反复复,生命就有了意义.心里总是有一些希望,一些梦想,它又总会走到现实的前面去,就好像人永远追不上自己的影子一样.对我来说,就是这样,我个性如此.我心中永远有一个战场,永远在给自己出题,然后自己去解,这已经是思维和行为的习惯了,所以做什么职业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  相似文献   

19.
“存在”跟“有”的意思相近,可是又有区别。“有”通常有两种意思:“我有一本书”,这个“有”表示“领属关系”,(书“属于”我,我“领有”书);“有这么一个人”,“这种情况是有的”,这两句里的“有”表示客观存在,不表示领属关系。表示领属关系的“有”不能换成“存在”,“我有一本书”,不能说:“我存在一本书”,“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也不能说“中国存在着五千年的历史”。我们说“存在”跟“有”的意思相近,是指“有”的后一种意思说的。请看下面一段话: (1)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在中国人民面前,不但存在着强大民族敌人。而且存在着强大的实际上帮助民族敌人的国内反动势力,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中国人民不但已经有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高的觉悟程度,而且有了强大的中国解放区和日益高涨着的全国性的民主运动。(《毛泽东选集》)  相似文献   

20.
平常心、责任心、事业心这“三心”,是我从做人、做事到干事业这个顺序排列的。我觉得,人活在世上,第一位的是要学会做人,然后才能干事,干出大的事业来。 记者这种职业,有时被人称为“无冕之王”。在我看来,这种“无冕之王”是没有的,无论是国内或是国外,记者的工作有很大的自主性倒是真的,可以想做自己认为可做的事,当然这必须有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行。所以,我认为要当好记者,首先要学好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