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助跑路线实践证明,四号位平拉开扣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而扣球运动员的助跑路线往往对于扣球命中率有很大影响。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我们总结得还不够,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的程度还不足。所以,在这里首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目前四号位平拉开扣球的助跑路线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两种:1.从四号位由线外以与中线成小角度(α角一般为30°左右)的路线助跑(以下简称第一种助跑路线)。如图一(a)所示:  相似文献   

2.
扣球是排球比赛中的主要进攻手段与最有效的方法。近一、二十年来,扣球的技术与相应的战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短平快、平拉开、时间差、错位进攻、前飞、背飞及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大量的训练实践和实战,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运动员研制的四号位平拉开扣球技术的要领,诸如助跑路线和步法、速度、弧度和高度以及扣球击球点的选择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员如何训练并掌握这项技术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扣球技术在排球运动中,是一项进攻性技术。是夺取发球权,进而得分的主要手段。在动作上,有以速度为主的快攻扣球;有以力量为主的强攻扣球,还有在集体配合下变化多端的战术扣球。当代排球扣球的威力,主要表现在速度、力量、高度、变化和技巧等几个方面。每个队员都应全面掌握多种多样的具有强大威力的扣球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通过长期的训练实践.提出了在进行平拉开扣球时可充分发挥个人技战术特点,适时地利用球在空中飞行的不同高度进行抢点扣球.这对丰富个人进攻战术和推动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四号位平拉开球运行时间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号位平拉开扣球技术目前已为国内外很多男女排球运动员所应用。而二传球运行时间究竟是多少最为合理?球速慢,对方三号位队员有充裕的时间移动可以组成双人拦网;球速过快则增加扣球难度和配合难度。本文对国内外一些运动员在三号位移动组成双人拦网所需的时间进行统计和采集,并进行必要的数理统计处理,从而从定量上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冲飞扣球的意义冲飞扣球是继快球、平拉开球之后,我国运动员在快速打法上的新创造。它对于发扬我国快速风格和突破高大拦网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五十年代初期,我国运动员把快球从九人排球技术中移植于六人排球,多年来,一直是小个突破大个拦网的有效手段,并成为亚洲队的绝招。随着攻防技术的不断演变、发展和规则的修改,尤其是1965年拦网规则的修改,更促进了进攻技术的发展。当时,我国运动员创造了平拉开近攻的新打法,对于突破高大拦网也很有效,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一九七二年,日本运动员创造了短平快及几种地面移位近攻新技术,也成为亚洲队对付欧洲队拦网的有效办法,第一次打破了欧洲队垄断世界冠军的局面。上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单脚起跳扣球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脚起跳扣球在比赛中已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它的技术特点及攻击效果是双脚起跳扣球无法代替的;单脚起跳扣球的助跑过程减少了踏跳并步这一环节,有利于发挥助跑速度;在单脚起跳扣球技术的研究中,应借鉴双脚起跳扣球引用的指标,使研究更加完整。为了技术的完整性,避免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有必要对落地技术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单脚起跳勾手扣球技术小议邢红林单脚起跳扣球技术是由中国女排首先运用,并创立了以单脚起跳背飞扣球为中心的快攻战术系统,是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的法宝。但近几年由于世界各队的逐渐适应和效仿,威力已不如从前。因此必须发展和创新才能进一步丰富自己。笔者从近年...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屈臂与抡臂两种扣球挥臂方式做了运动力学的机理解析,明确了其力学特征,建立了评价扣球威力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1.
沈富麟  金赟 《体育科研》2009,30(1):85-88
从国家男排部分上,海籍运动员的大力跳发球技术测试效果入手,分析与诊断影响其大力跳发球技.概动作的主要因素,并就发球抛球、发球速度的固定等两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讨论。同时对两名优秀选手的腰背肌肉力量进行监测、综合评价其大力跳发球技术动作利弊特征,并做相关的比较研究。经运动学分析,总体上两名运动员的大力跳发球抛球时间偏短、击球点偏低,一造成共发球球速慢且失误率高等,并建设性的提出跳发球技术动作诊断应因人而异,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技术动作的局部潜优势。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的运动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23人起跳技术影片的解析,并与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有关环节运动学参数变化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助跑绝对速度较低,在起跳过程中身体重心水平速度损失较小,从而获得的垂直分速度亦较小,腾起角度相应偏小,运动员的起跳能力较差,在快速助跑中跳不起来。提高跳远运动员的绝对速度能力,应是我国跳远速度训练的重点;正确处理“跑得快与跳得起”的矛盾,仍是我国跳远技术训练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在借鉴传统的篮球快攻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对高校篮球训练中运动员的快攻意识进行分析,并围绕如何培养高校篮球运动员的快攻意识,在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一些新的培养运动员快攻意识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强攻在我国男排比赛中占有重要位置,但快攻、后排攻等在比赛中运用很少,且各队水平不一、质量不高.今后只有不断强化扣球训练,才能提高扣球的攻击性和减少扣球的失误率.  相似文献   

15.
运用VTS软件分析及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国女排在第17届世锦赛中11场39局比赛的扣球技战术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中国女排各轮次技战术打法、进攻分布特点及非技术因素指标等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女排在比赛中主要以2、4号位强攻及两边拉开进攻为主,并结合2、3号位快球及后排进攻等快变战术为一体的高快结合的技战术打法。中国女排整体扣球效果好,与其对手国相比进攻实力突出且优势明显。中国女排进攻点分布范围较广,且身高及网上高度优势十分突出,但在年龄及体重方面与欧美强队存在的差距也不容忽视。中国女排各轮次进攻中最强的是第3轮,第4和第5轮相对较强,但第6轮相对较弱。建议中国女排应继续发扬高度优势,进一步丰富扣球技战术打法;加强全队配合默契的程度,并努力提高进攻队员的个人扣球突破能力。  相似文献   

16.
第9届世界杯中国女排进攻战术运用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003年世界杯女子排球赛的统计分析表明,中国女排总体进攻扣死率均高于对手。其中强攻与2000年奥运会相比,有较大提高,但不稳定,失误率高;快攻运用效果较好,失误率少,且以背快效果最佳,在比赛关键时刻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今后还须加强快攻与强攻、快攻与后攻的掩护配合,才能保持总体进攻的攻击力。  相似文献   

17.
提高排球强攻扣球技术之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强攻扣球是排球比赛中攻击对方的最主要手段之一 ,也是得分的主要手段。在当今攻势排球的发展趋势下 ,强攻扣球的实力 ,是称霸排坛的关键。强攻扣球技术是我国排球运动中的薄弱环节 ,探讨提高强攻扣球技术 ,改变我国强攻水平上的落后 ,是当前排球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谈篮球比赛中快攻战术的运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快攻是篮球进攻战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攻战术中最锐利的武器。由于快攻发动突然,攻击迅速,能给防守很大压力,并能争取主动权,达到较好的进攻效果。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则的变化以及篮球运动本身的规律等都决定了篮球运动向快速方向不断发展。结合比赛与训练实践,对产生快攻的因素;快攻战术的形式与结构;攻守原则和影响比赛快攻成功率的主要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解析2004至2009年中国队参加的世界大赛中进入前四名队伍与中国队的实况录像10场共43局比赛,以中国女排为主体,以主要进攻打法为研究内容,对中国女排常用进攻打法的运用情况和实际表现进行记录和统计,运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强攻次数在总数中的比率在逐年增大,尤其是4号位强攻,但强攻得分率一直低于比赛对手;快攻次数近几年在变少,但快攻得分高于对手;后排攻次数明显增多;两次攻方面近几年一直高于对手,且近几年进攻次数比率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张翔、郑亮扣球挥臂动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男子排球运动员张翔、郑亮的不同扣球挥臂动作进行比较分析 ,认为他们分别采用大拉臂式、直臂式这两种典型的扣球挥臂动作 ,均能在主、副攻位置上较充分、合理地发挥各自的技术、身体条件 ,取得良好的比赛效果。分析认为 ,扣球技术的诀窍在于挥臂动作。培养造就优秀的扣球手 ,应使运动员善于分化及变化不同的扣球挥臂动作 ,以便更全面地掌握扣球技术 ,力求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扣球魅力 ,使比赛更精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