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不久笔者上了一堂市级公开课,内容是《DNA的结构和复制》。这是高二第一轮复习中的一节复习课。“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既是该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呢?我通过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决定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一节中“基因表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之后,关于基因功能的内容,是本节教材的教学难点。有关这一小节,学生容易在以下几个方面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3.
屈伟 《生物学教学》2008,33(6):22-23
“DNA的复制”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本节之前已经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和DNA分子的结构,而DNA作为遗传物质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通过自身的复制传递遗传信息,因此学好本节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基因突变、基因工程等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正《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是遗传的分子基础这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学习这一节的时候有很多常见问题,有些是教学盲点,有些是认识误区.通过查阅参考资料,现将这些问题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在教学过程中参考.1."DNA复制的模板是DNA的两条链,转录的模板是DNA片段的一条链",为什么要强调"片段"?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转录与DNA复制的一个显著差别是转录只发生在DNA分子上特  相似文献   

5.
有关“遗传的物质基础”这部分内容,是分子遗传学的核心内容。教材在通过两个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着重说明生物的遗传特性,是和DNA的特殊结构与功能有关。所以,阐明DNA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讲授“遗传的物质基础”这节教材的重点,也是难点。只有具备关于DNA结构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DNA的功能,并为学习遗传能基本规律奠定基础,从而从分子水平认识遗传的实质。根据上述分析,“DNA的结构”这一课时的教学目的确定为: 使学生掌握由四种核苷酸按碱基配对原则连接而成的DNA分子的化学结构和双螺旋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2中《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之后,继续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遗传的本质。 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学习“DNA分子的复制”和“基因表达”等内容的基础。本节课教材没有直接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而是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通过学生动手尝试建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在构建模型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自我创造”中获取DNA分子结构的特点和DNA分子的特性等知识。本节教学需要2学时完成,本节课为第1课时。  相似文献   

7.
葛漫红 《生物学教学》2007,32(10):33-34
1 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1.1 教材分析 "DNA分子的结构"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第六章第一节,学好这节课对于学生理解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基因突变、基因工程等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是学习遗传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遗传和变异”一章既是高中《生物》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教学中利用“公式归纳法”进行教学,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解题既准确又迅速,现举例说明。1.含有标记链的DNA分子数我们先来看下题:用32P标记某生物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在经过四个细胞周期后,含有32P的DNA分子有几个()A.2B4C.8D16对于此项我们可U用下列简囹表示注:用“……”表示标记链;用“——”表示未标记链。图中所示,DNA分子经过了王次复制,每次复制的结果含有标记链的DNA分子数都是2个,既使我们让DNA分子继续复制下去,含有标记链的DNA分子数…  相似文献   

9.
陈建伟 《生物学教学》2005,30(12):28-28
在讲述“DNA的结构和复制”一节课中,有很多学生对DNA的半保留复制难以理解和掌握,特别是推导出的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规律———假如DNA分子复制n次,可以形成2n个DNA分子,其中只有2个DNA分子含有起始母链,即含有起始母链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百分比=2/2n×100%。这一规律,学生更难理解和掌握。为了化解这个难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常见的“布粘带”作为直观教具,效果非常好。具体做法是:取一条50厘米长的红色布粘带当作起始DNA分子,再取3条50厘米长的白色布粘带,把它们的两面都打开。第一次复制时,一面为红色的布粘带(为丝的…  相似文献   

10.
我在“光合作用”一节的复习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把教材中重点和难点的抽象内容转化为直观现象的知识,化虚为实。把优化组合使用多媒体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把为教者设计的教学转变为学生设计的教学,突破“光合作用”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课堂设计理念 “DNA的复制”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知识之后 ,为学生由结构推出功能、探究DNA复制的过程提供了充分的知识储备。因此 ,我采用小组讨论、启思质疑、共同探究等形式来暴露知识的本质和知识的获得过程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学目标 确定了 3个方  相似文献   

12.
生物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二节“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中安排了学生实验——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实验目的是通过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生物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如:细胞分裂、蛋白质的合成、根的吸收作用、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等)都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如果单凭语言、文字、挂图来描述,不但不容易讲清楚,而且学生学习没有兴趣,感觉枯燥无味,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的声音、图形、文字、动画来创设情境、刺激学生感官、引导学生学习,对突出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下面我就以《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为例来  相似文献   

14.
张旻 《成才之路》2011,(23):70-70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对前两章的"基因的有关知识"作了本质性的阐述,又下启后三节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遗传效应"等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2)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一节复习课"借助几何直观解决二次函数的相关问题"的教学设计、教学生成和教学反思,阐述几何直观在解题中的优势.为更好地提高复习课质量,提供一节优秀的课例,宗旨是研究复习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规范复习课的教学流程.复习课的难点在于精选典型例题和习题,重点是如何讲解例题、习题,才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教学》2017,(8):55-56
"DNA分子的结构"一节涉及脱氧核苷酸的结构组成、DNA分子的空间结构及特性、遗传信息等抽象内容,学生理解困难。采用微课、模型构建、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能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消除学生的认知错误。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是证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经典实验,同时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个难点,虽然在教材中被定位为选学内容,但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半保留复制的方式,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作用却是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8.
在本节教学中,将有丝分裂各时期细胞的特点与染色体、染色单体及其DNA的关系和数量变化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生活实例导人新课,结合课前预习学案,应用“交互武电子白板”设计课堂互动活动,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以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9.
以“DNA的复制”一节教学为例,运用问题驱动策略,以“问题”式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DNA复制的推测中,发展科学思维,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情境中,提升科学探究能力,达到发展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浙科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第三章第四节"遗传信息的表达——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包括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和原理、遗传密码在DNA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中心法则及基因的概念等教学内容。其中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既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DNA作为遗传信息分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合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