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云南省大姚县海拔3657米的百草岭,被誉为楚雄彝州第一峰。大姚四季鲜花盛开,这里蜜源丰富,这里养蜂历史悠久,但要将养蜂业发展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却较为困难。经过千锤百炼,养蜂人悟出了一条道理:有好的自然条件,还要选择好的产业组织形式,把蜂农组织起来,提高科技养蜂水平,才能够把蜂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2.
心怀感恩     
正那天,读到作家丰子恺的一句话:"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细细地品味这句话,觉得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其实,生活中处处都存在令我们感恩的事物,譬如父母、生活、岁月、社会、自然、对手……懂得感恩,我们的心灵就会善感;懂得感恩,我们的胸怀就会宽广;懂得感恩,我们的爱心就会增多;懂得感恩,我们对幸福的理解就会更加丰富;懂得感恩,我们为人处世就会更加豁达。感恩父母。世上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父母给  相似文献   

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知识的学习应该从生活中吸取,只有来源于生活的知识才是"活"知识,才具有生命力。当然,知识也需要在生活中得到充分运用,才能去粗存精。  相似文献   

4.
<正>回想一下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已十余年,想想管理班级的点点滴滴有得也有失,下面我就个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做法总结如下:首先,我觉得要想管理好班级就要对待学生有爱心,让学生觉得温暖。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于高中阶段学习时间紧张,家住乡镇的学生每两周才能回家一次,作为班主任,关心学生就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又要关心他们的健康,还要关心他们是否懂得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说要写作文,就皱眉头,显得无可奈何.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6.
    
沈培新 《科教文汇》2009,(19):I0001-I0001
温家宝总理六月一日在中南海接见56个民族孩子们的时候,说了一段感人的话,他说“希望你们记住今天我讲的话,有爱,才有教育,才有道德,才有一切。希望你们懂得爱,珍惜爱,学会爱。要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要把爱变成实际行动,努力学习,团结一心,把我们这个‘大家’建设好,把祖国建设好。”  相似文献   

7.
谈起对孩子们的信任和尊重,人们就会想起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柯教育流浪儿谢苗的故事。谢苗的转变给了我们一个宝贵的启示。正如马卡柯自己所总结的:“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可能多地需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只有当教师把合理地严格要求同尊重与信任结合起来的时候,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在教育那些往往得不到信任和尊重的所谓“差生”时,更应这样做。这是许多优秀教师的实践经验证明了的真理。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说要写作文,就皱眉头,显得无可奈何。著名的教育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9.
<正>苦难是财富,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共识。著名汽车商艾顿是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终生的好友,两人私交甚笃。在一次聚会时,艾顿对丘吉尔叙述了他的过去: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辛苦  相似文献   

10.
文欣 《科教文汇》2009,(23):94-94
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教育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享有“幼儿教育之父”的美誉。他对幼儿家庭教育的论述及实践,对今天我们的广大父母也有着积极的启发,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家庭教育不可替代;家庭教育并非母亲的“专利”;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游戏材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学生的本性是什么?那就是向往快乐,追求快乐。当今所有的父母懂得子女的心理,都会努力创造条件给予子女生活快乐,如果我们的教学顺应了家长心理和学生的本性,那么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效、才会充满快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动起来,学生们活起来了,知识在他们的主动建构下自然洋溢活性因子,无论什么时候都能拉得出,打得响。快乐学习的支柱是学生的探究、发现、成功、对话。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才会乐得其所,学有所获。  相似文献   

12.
<正>班级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班级环境相应的就成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摇篮,作为教师就应该抓好班级环境的管理,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力的条件,帮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事实上对于环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就已经关注并实施过,像我国古代著名的教子故事"孟母三迁",著名的教育名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无不彰显着教育环境的重要作用。在近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就曾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孩子呱呱坠地时,给父母带来欢乐,期望。许多年轻的父母一定会想到给他充足的营养,给他丰富的知识,开发他的智力……但对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却考虑不多。其实,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极为重要的。贝多芬曾告诫后人:"把'德性'教给你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品德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这个时期,许多良好的品性很难形成。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正确,合理和适合标准的教育儿…  相似文献   

14.
正典型案例高中生晓晓最近遇到点烦心事:有时候自己不开心也不想让别人开心,喜欢生闷气,不想讲话时就摆出一副"扑克脸",不愿意做某件事时,即使心里别扭也不想让人知道。虽然她很讨厌这样,但就是改不了,怎么办?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人的自我暗示是性格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因为所有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起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重视音乐等艺术教育,培养人的"艺术的兴趣";他主张音乐教育要从小抓起,培养人才幼苗。所以在幼儿时期进行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他坚持"教学做合一",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收到良好的效果。他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非常丰富,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16.
夏海燕 《知识窗》2010,(7X):32-32
<正>我国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故事,在教育界传为佳话,给我们广大教师"鼓励是阳光"的启示。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惩罚更强  相似文献   

17.
父母教育孩子要切中要害,要选择有所为,有所不为,更明确地说,只做三件事。第一件事: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  相似文献   

18.
《世界发明》2005,(5):97-99
凭借研发掌上电脑的多年经验,索尼公司为它的最新款掌上游戏机添加了强大的功能,比如对802.11b无线网络的支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找几个朋友一起玩游戏才更有趣。不过在开始激战之前,先要为PSP设定好网络才行。  相似文献   

19.
《科学生活》2012,(12):68-71
父母与孩子沟通难,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主要症结在于教育子女方式和方法的不得当。很多家长并不懂如何教育子女,只知道给他锦衣玉食,而不懂得塑造小孩的性格和习惯等等,根基没打好,往往因此错失了培养孩子的大好时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美国人所推崇的十大有关子女教育的心理效应吧。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中一个关键问题,并不是什么技巧问题,而是一个爱心问题。关于这一点,马克思在谈到对儿童的教育时说过:“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在爱的前提下对孩子实施教育,孩子才乐意接受,教育方能获得成功。儿童爱心教育的实施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家长,一个是老师。在家长这方面,每一位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无私地奉献爱心。然而这只完成了爱的一部分,爱更多地应该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信任、理解、期望和平等等关系上,这些对教育的成功与否起着举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