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很喜欢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说过的这样一句话:"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语文教学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背"。当然,我说的背不是有口无心的小和尚念经式的背,而是有思考的背诵。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说说语文教学中的背。  相似文献   

2.
裴玉翠 《考试周刊》2011,(83):58-58
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语文教学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就是"背"。当然,我说的背不是有口无心的小和尚念经式的背,而是有思考的背诵。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十分重要的现状,就是语文教师要不要教的问题。比如现在叫得最响的口号,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甚至具体规定"教师讲课不得超过5—10分钟",教师要做课堂的隐身者,要站在课堂的角落里。很显然,这几乎是要取消教师的教了。难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真的不该教了?所谓教学,本就包涵着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强调学生学,而忽视教师教,则此种教学,实际上是自学而不是教学了,教师在教学中就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的主阵地,纵观我们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有一个现象值得深思: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要改变语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的状况,首先就要努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使每堂语文课都成为有效教学。有效的教学必须首先实现教学目标的优化,把深刻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凝练简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真正做到"语文姓语",要扎扎实实地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科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是让笔者感觉很困惑的、很头痛的一件事。平时教学中生怕备课不全面、不仔细,该想的问题全部想,该做的练习全部涉及。一篇课文往往要花好几节课,结果筋疲力尽,还感觉不尽如人意。2009年5月15日至17日,笔者有幸参加"全国著名教育专家支教援教万里行中、小学精品课展示教学研讨会"观摩活动及09骨干教师培训活动。通过观摩培训,精彩的展示、精辟的分析、睿智的归纳、浅显易行的实践理论,使笔者从教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困惑、迷茫,也算找到清晰的答案。语文教学应该勇敢地走出低谷,走出误区,还语文教学以真实面目。  相似文献   

6.
本人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很多年了,深知农村作文在小学语文里和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合称"三大板块",地位极其重要。作文是衡量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尺度,是现代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的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作文教学。提起小学生作文,社会上颇多批评,普遍认为"写作水平低"、"不会写东西"。小学语文教师感到难教,教了这么多年,也还解决不了"作文难"的老大难问题。学生感到难写,每次教师一出题布置,学生们便望题兴叹,感到无从下手,找不到材料,无话可说,没什么可写的。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接手一个新班时,怎样给学生上好第一节语文课呢?有些老师喜欢先来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比如我姓什么,叫什么,今后的一学期里,就由我教大家语文等等,然后就开始第一篇课文的教学。也有些老师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就向学生提出一系列今后学习语文的要求。这样的做法到底好还是不好呢?这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第一节甚至包括第二节、第三节语文课,不宜马上讲授课文,也不宜马上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学习语文的要求,而是应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了,才会产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而只要学生对语文有兴趣了,学生就会“死心塌地”地爱上语文。  相似文献   

8.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这是作为老师经常听到的一段话。的确,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的做到"授之以渔"。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担负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重任。"听、说、读、写"乃语文之根本,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努力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不曾相信,自己简单的一句话,竟给学生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刚接手教这个班语文的时候,我鼓励全体学生说:"语文的学习一点都不难,你们要紧紧地记住——语文即生活……"学生因为这一句话而喜欢语文,学好语文。其实,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现在很多教师都很重视课前的预设,在备课中思考得更多的是"我该教什么?该怎么教?"而很少问自己:我为什么确定这些内容?为什么要这么教?这样教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什么帮助?在教研活动中,一些教师听课也只关注教师是怎样教的,很少关注或不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这种做法违背了新课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常见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却体现不足。  相似文献   

12.
张正治 《学周刊C版》2014,(7):174-175
谈到语文教学,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语文课谁都能教.但真正能把它教好、教活的没几个人。一节语文课之后.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论:这节课不好.沉闷、课堂不活跃.我听了直想瞌睡……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改教案为学案.摆正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位置.让学生动起来,活化课堂,让语文课堂精彩化.成为学生乐学、爱学的主阵地。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的战场.抓住了阅读教学.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素质就能得到大幅提高。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富 《考试周刊》2014,(32):45-45
正在农村初中,一些学生害怕学习语文。我曾在任教的两个班上进行过调查,发现112人中,有30人说害怕语文,有22人说对语文没感觉,有27人说不怕语文但也说不上喜欢,只有33人说喜欢语文。不少学生认为上语文课听与不听差不多,甚至有些老师也持有这样的观点。如何改变现状呢?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要"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我认为,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  相似文献   

14.
谈到语文教学,常听到有人这样说:语文课谁都能教,但真正能把它教好、教活的没几个人。一节语文课之后,常常听到这样的评论:这节课不好,沉闷、课堂不活跃,我听了直想瞌睡……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改教案为学案,摆正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位置,让学生动起来,活化课堂,让语文课堂精彩化,成为学生乐学、爱学的主阵地。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的战场,抓住了阅读教学,学生的语文能力、综合素质就能得到大幅提高。笔者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15.
曾有幸两次聆听程少堂先生的学术报告,深深吸引我的竟不是他的标新立异,而是他的幽默气质。他说备课要"备幽默",教学要"教(学)出幽默美",还说"语文课要讲得学生高兴听,就要进入审美状态,也就是要讲出语文味来,就要学会玩教材……‘玩儿’并不一定是不严肃,  相似文献   

16.
当下的教育界很喧嚣也很热闹,各种教育理论层出不穷,各种教学模式花样翻新,让人大有应接不暇之感,许多老师就在这种浪潮中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迷失了语文教学的本真。其实,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不必追求太多的时髦,我们的前辈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照样把书教得很好,教出来的学生素质也很高,所以我们要淡定,要沉得住气,要能坚守,坚守语文教学的根。那么,语文教学的根在哪呢?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位农村小学教师,教了12年的高年级数学,近几年改教中、高年级语文,常听同事们说:“我们农村小学的作文难教,学生的作文一塌糊涂,无法改。”但我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觉得我班学生的作文普遍写的好,每学期期末考试学生的作文得分要高于别的班,学生对写作文很感兴趣,同事们问我有什么好方法,我告诉他们,我只是利用本地资源去教学生写作。  相似文献   

18.
探索语文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语文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途径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魏书生我和学生讨论怎样搞好语文教学,有学生说:"语文课有点像"豆腐",水分很大,晾干了真东西不多。有的说语文课像弹簧课,能伸能缩,一篇课文讲一节也行,两节也行,三节、四节还有话可说。语文课确有这样的待点:...  相似文献   

19.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是自我反省对人生的重要意义,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备好课、上好课之后,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做一番反思也是必要的。对于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常见形式便是记"教后记",那么"教后记"应该记什么?记录的这些内容又会带来哪些具体的好处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以前我常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勉励学生勤奋学习。可是今天我却茫然了,这语文教学该教给孩子们什么呢?是该教给学生知识?还是该教给学生能力?陈大荣主任的一句话"现已提倡学海无涯乐作舟"让我豁然开朗。我想说:"我们该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心境,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发自内心地说:‘我喜欢学习语文。’"让孩子们快乐学语文,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教学中,我尝试了几种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