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马剑华 《中华武术》2002,(12):28-28
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转来了《中华武术》2002年第6期申云同志的《听口令还是听音乐?》一文,该文认为海文社出版的《中国太极拳剑音乐》口令音带中的“预备…‘起势”两个口令配置有错,建议将“预备”这一口令提前到前奏音乐的最后一(小)节中呼出,  相似文献   

2.
申云 《中华武术》2002,(6):35-35
本文就24式、42式、48式、88式等太极拳套路的专用音乐磁带(口令带)中,对起势和收势口令做些探讨。其音乐磁带是指《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1998年以后出的修改版,(作曲:李伟才、朱富华、奚职虎、陈汇康,口令:刘德萱),并参照《太极  相似文献   

3.
申云 《武当》2003,(2):17-17
本文就24式、42式、48式、88式等太极拳套路的音乐磁带(口令带)中的起势和收势口令发表看法。其音乐磁带是指“中国太极拳·剑音乐(口令带)”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1998年以后出的修改版,李伟才、朱富华、奚耿虎、陈汇康作曲;刘德萱口令。并参照《太极拳运动》(修订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运动司编,1997年1月印刷.和《42式太极拳·剑.附竞赛规则》(1993年版)等书上的动作,以及李德印、李春莲编著的《二十四式太极拳教与学》音乐曲谱(李伟才作曲)。  相似文献   

4.
发令小知识     
发令员在下达口令时一定要有语速和语调上的变化。有些发令员在下达“预备”口令时故意加快语速(或加强语调),致使口令特别急促,运动员在这种听觉刺激下很容易抢跑。因此,在下达“预备”口令时,应适当放缓语速,尽量保持语调平稳,让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到枪声上,这样会大大降低运动员的抢跑次数。  相似文献   

5.
在短跑比赛中,当发令员发出“预备”的口令后,运动员的精神处于高度的集中状态.整个注意力都集中于即将开始的比赛上,随着“砰”的一声枪响,运动员如箭脱弦,向终点疾跑而去。然而,在预备的口令后,什么时候鸣枪,运动员的反应将是最快呢?这也许是一个颇有趣的问题。原来人的注意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当运动员听到预备口令后,注意力集中于枪声,如太快或太慢鸣枪,将会影响运动员的起跑速度,这是因为人的感受性是不能长时期地保持固定状态,而是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  相似文献   

6.
由上海市集邮总公司、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制作出版的《中国邮票大全》(第一辑)、VCD版金碟和多媒体CD-ROM版金碟日前发行。这是上海首次采用光盘形式发行的“中国邮票”史料。 《中国邮票大全》(第一辑)收入了1949年到1997年新中国的全部邮票图案和相关资料(志号、名称、发行量、发行日期等),数据翔实,史料丰富,达到比  相似文献   

7.
拜读了《体育教学》2003年第5期中的《小学体育教学中“1、2、3”口令的灵活运用》一文受益匪浅。但笔者对运用“1、2、3”口令有些不同的看法,借此文与李老师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陈雄 《中华武术》2006,(5):20-20
教我练拳二十载的恩师林墨根先生说:“不要小看‘起势’动作简单,其要领贯穿于整套拳架大松大柔之中。”有练家喻“起势”乃太极拳架之母,确实言之有理。在练此势两手臂未举之前,应检查一下预备式是否自然站立、立身中正(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对应成一直线)、全身放松(其中肩井穴、膻中穴、劳宫穴、涌泉穴尤为重要)、头颈竖直松开上领、下颌略向后收,两眼向前平视,静心平气,含胸拔背,然后准备做起势动作。  相似文献   

9.
高保中 《武当》2023,(1):9-11
<正>起势在太极拳中的地位非常之高,杨澄甫宗师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这样写道:“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望学者首当于此注意焉。”将起势定位于太极拳“练法用法”的“根本”。在传统杨式太极拳中,作为第一式的起势,是无极生太极的关键之所在,杨澄甫宗师说:“尤要精神内固,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牵强。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这句话所含已有“体用兼全”。凝神静心,体态安详,意气兼备,应物而发。这完全就是“内外合一”之境,我于此揣摩已久,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0.
<正> “口令”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然而对学生的“呼合”,却往往容易忽视,所以本文重点谈谈学生的“呼合”。什么是学生的“呼合”?学生的“呼合”是指学生对教师口令的口头反应。例如,在队列练习中,教师口令“报数”,学生呼合“1、2、3、4、5、6……”,在小学低年级的向左(右)转的教学中,教师口令“向左(右)——转”,学生呼合“1-2”;在投掷教学中,教师口令“预备——投”,学生呼合“嘿”。让学生做“呼合”在教学中有以下好处: 1.可以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在教学中仅仅靠教师的口令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常处于被动状  相似文献   

11.
太极拳是我国古传的一种内家拳术,有着极高的修身养性价值和强体防身作用,深受武术爱好者的喜爱。太极拳的运动原理和拳势作用是很科学的,其技击制敌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现就太极拳起势制敌的时机及变招,来领略太极拳“粘随不脱,手足并用”的短打原理和“棚、捋、挤、按、采、(扌列)、肘、靠”的技击作用。 太极拳的起势是太极拳套路的开始动作,有的称之为“太极起势”或“太极出手”。古代拳术大都是直接以第一拳为起势,俗称“开门势”或“初势”,由起势基本上可以识  相似文献   

12.
拜读了《体育教学》杂志1998年第1期徐章铭老师的《“无声口令”整队小尝试》一文后,颇受启发。用之于教学实践,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认为,如果“在课堂上较多地运用无声口令法”(见徐文),确实存在不少弊端。我们愿和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以促进体育课堂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3.
感悟太极拳     
音乐一响,打拳开始,身心放松,意动身随,细细品味起势的感觉,有一种抖落风尘、虚灵乘化、自然流畅的感觉,似乎把自身的“小太极”融人到天地宇宙之间的“大太极”之中。正如杨氏太极拳名家赵斌先生所言:“意趣环生味无穷,恰似杨柳摆春风,练到柔和优美处,行云流水一般同”。  相似文献   

14.
沈育 《体育教学》2001,(4):44-44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在学校组织的一次体育教研活动中,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教快速跑起跑动作时,如何发令?”我随口答道:三个口令——“各就位”、“预备”、“跑”。那位老师听了我的回答后,摇了摇头。正当我感到莫名其妙时,他又对我说:“你仔细看一看初一的体育课本吧”。我拿过  相似文献   

15.
<正>站立式起跑是体育教师最熟悉的一个动作,属于小学的教学内容,但是它准确的口令是什么,大家未必在意。通过网络查阅得知,这一口令有三种不同的叫法,一是各就位-跑!二是预备-跑!三是各就位-预备-跑!这三种叫法中,第一种叫法在网络上搜到的解释最多。  相似文献   

16.
一、游戏目的发展儿童跑的能力和身体协调性,满足儿童喜欢模仿的心理需求,培养其战备意识和创新精神。二、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队(或若干队),分别成一路纵队排在安全线后。安全线前2 m 划一条预备线,距离标志物25 m。每人手持一条对折绳站好(附图)。“预备”时,各队1号“飞机”迅速站在预备线上的起飞点,同时单手在头上方做连续旋摇对折绳动作(模仿飞机螺旋浆),并发出轰鸣声。当教师下达“起飞”口令后,1号“飞机”保持上述姿势沿直线向前跑出,绕过本队标志返回至“降落点”,2号“飞机”马上起飞,其余依次进行。返回的“飞机”直马上排到本队队尾。以最先安全完成飞行的队名次列前。  相似文献   

17.
<正>一、生活教育理论在课堂得到具体体现体育生活化贯穿《障碍跑》一课教学的始终,教学器材课桌、音乐凳和椅子,这些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器材,让学生有可以很好的感受,同时,也给体育教师体育器材的使用提供了借鉴,便于普及。倪老师带领学生变换着口令,引导学生在变化的口令中自我练习和模仿学习,从而自然  相似文献   

18.
<正> 1.“步调一致”人数相等的两个纵队,后边的同学将双手搭在前边同学的两肩上,两队排头均站在起点线后。当听到教师下达“预备——走”的口令后,各排同学都同时向前迈出同侧腿,大踏步地向前走去,看哪个队先到达终点线。  相似文献   

19.
本套武术操是在弘扬中华武术精神,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开发校本教材的思想下创编的,在推广后受到越来越多同学的喜爱。它采用了《男儿当自强》的音乐伴奏,还可根据音乐或动作适当加入口令。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体育课教学和日常体育活动中,每个体育教师都要经常使用“口令”,但在使用“口令”方面,不尽人人得法,下面谈谈个人体会,同大家商讨。一、“口令”的重要: “口令”是指挥学生行动的命令,是组织教学、调动队伍的信号,是每一个教师必备的基本功。因此,要求体育教师在下达“口令”时,应做到:口齿清楚、声音宏亮、节奏准确、语调威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