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姜 《上海档案》2007,(10):29-29
作为标签的"海派文化"就像一个大筐,被许多人随意地装进了太多甜腻的奶油曲奇和一咬嘎崩脆的淮盐花生,填充并粉饰着,并被定格为几句格言式的口号,完完全全地意识形态化了。历史是离不开"代"的概念的,这样的海派文化不妨称作"新一代的海派文化"或"新海派文化",它与那个原生态的海派文化其实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2.
在移动互联时代,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始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从内容的提炼到形式的创新,从运营思路的发展到传播途径的整合,都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而创新型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是这项系统工程的核心,本文将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海派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目标、路径予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倪政华  范敬心 《上海档案》2007,(6):F0002-F0002
6月2日,由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办,青浦区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协办,主题为"海派文化与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第六届海派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市档案馆外滩新馆举行。市档案局馆长吴辰致开幕词。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李伦新作总结致词。该研讨会云集了对海派文化深有研究的各方面专家学者。原中宣部副部长、全国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龚心瀚认为,新时期海派文化不仅是上海综合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且关乎上海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托马斯·哈定的文化进化论作为理论视角,观照上海文化变迁对于上海广播电视的影响.通过对上海文化特殊进化与一般进化的脉络梳理,将笼统的"海派文化"概念与特征加以细化与区分,并将结论映射于上海广播电视业的历史沿革,总结和评析隐含于其中的文化特征与文化走向,为上海广播电视业的未来发展做出文化上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张硕  罗艳 《采.写.编》2021,(11):149-151
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符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优化发展,短视频适应了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以及参与式粉丝互动文化的狂欢,因此,短视频行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本文从传播学理论出发,分析了《你好,李焕英》抖音短视频的内容特色,通过其内容主题、传播角度、视频形式等特点,探索了《你好,李焕英》利用抖音短视频宣传电影的策略.通过研究,旨在为如何利用短视频在事件营销传播中发挥作用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亚文化的形成和主体心理、社会背景与传播语境改变密切相关.短视频热和主流文化、主体文化心理及商业因素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本文在审视短视频的亚文化属性的基础上,从短视频用户的主体层面切入,分析了网络短视频的亚文化属性和其形成商业逻辑的经济因素,并重点从短视频消费传播的消费主义倾向,以及网民的社会文化心理,探讨了引导青年用户正确消费短视频,规避亚文化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范红  周鑫慈 《出版广角》2021,(11):67-71
移动传播产生新的社会情景,形成新的文化传播范式.移动短视频以娱乐性、场景性、互动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生产、意义分享和价值重构等方面新的媒介表达形式.本研究以抖音平台"上#谁说京剧不抖音#"话题下的高赞视频为例,通过内容分析考察京剧短视频在抖音平台得以广泛传播的内容生产特征与意义生成机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分别就传统文化短视频内容生产、内容生产者及平台运营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视频化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传播.  相似文献   

8.
李子柒短视频的走红,是一种现象级的文化传播革新.通过镜头语言描绘了科技"快"时代中淳朴的田园生活,这是"快生活"和"慢生活"之间的一场较量.从无人知晓,到如今国内外的视频博主争相效仿的局面,李子柒式现象影响力涉及广泛.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种基于短视频与社交媒体的渠道创新,打破了近几年来的关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大多遵循的固化思维,而其短视频作品中所体现的技术表达和文本策略就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是值得时代媒体借鉴的一种传播路径新逻辑.通过对"李子柒现象"的研究,探究新时代中网络大背景下文化传播路径新的突破点,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中国文化的英式表述在短视频传播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发现:融合语音、文字、图像于一体的短视频模式更适宜中国文化的英式表述;英语教学改革中的线上课程需要抓住短视频传播"风口",在短视频课程品质中下足功夫;短视频传播为以英语开展的中国文化的西方式表述带来全新机遇.与此同时,行业融合是打...  相似文献   

10.
曹凤洁 《视听》2022,(3):131-134
匠心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日益多样,除纪录片、综艺节目等形式之外,短视频成为重要发力点.匠心文化短视频的内容构建要素影响着传播效果,内容主题中对匠心精神的表达是关键,而视频时长、媒介组合、商品互动的配合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匠心文化短视频的传播中,应重视传统工艺文化内涵的传递,对内容进行故事化打造,并在此基础上积...  相似文献   

11.
夏丹 《传媒》2021,(2):46-48
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以及5G等技术的发展,集图、音、声、像、画等多种表现手段于一体的短视频受到各国年轻用户的喜爱,市场占有率呈几何式递增.参与度高、传播面广、制作精巧的短视频兼具跨文化渗透能力与社交话题演化能力,有利于降低文化折扣,赋能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短视频的传播特点及生产现状,尝试在新技术范式下提高中国文化短视频的对外传播影响力,助力新时期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汤卫玲 《新闻传播》2013,(12):183-184
相信只要一提起海派文化,几乎所有的国人都会立即将她与上海这座城市联系起来。的确,上海历来就是一座中西汇合、别有风格、富有韵味的城市;她代表着"洋气"、"时尚"和"活力",而且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她必将与"京派文化"南北呼应、携手并肩,屹立于世界之巅。而作为海派文化背后的助推器,上海本土文化传媒机构和工作者们的辛勤耕耘功不可没,其中最为可圈可点的莫过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简称"SMG")。作为一家地方性传媒集团,SMG一直领跑于中国的传媒产业,在广播及电视业界的地位始终保持前列,连年稳定高速发展。在2011年,上海SMG传媒集团创造了将近152亿元的总体经营收入,并实现了5年增幅近198%的可喜成绩,备受观众和广告商的青睐。上海SMG传媒集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自己的文化和品牌特色,在上海海派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海海派文化的历史性、传承性和群众性又赋予了上海SMG传媒集团新的历史使命和不断创新的动力。笔者将尝试从上海SMG传媒集团媒介运营管理的视角出发,运用大众传播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领先优势及先进理念,全方位地分析、探讨其媒介运营管理的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3.
《新视觉》栏目参与联合打造的城市公共文化活动——"艺起美好"城市文化季于2017年第三季度成功举办,由《新视觉》团队创作的短视频在艺文活动推广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越来越多人习惯于短视频观看的当下,短视频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良好平台,助推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本文以"艺起美好"城市文化季的短视频创作为例,并以二维码链接技术,通过纸媒视频化内容作为论文辅助材料,分析与探讨传统媒体在用短视频记录城市文化时的可行性做法。  相似文献   

14.
林桃千 《传媒》2021,(15):94-96
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展现"三农"场景、农村生活、乡村文化的主要窗口."三农"短视频的发展呈现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变化,为此"三农"短视频的传播需定位清晰,助力乡村发展.当前"三农"短视频机理主要基于集体记忆的唤起、标签传播特色以及"后台前置"式传播,未来"三农"短视频还需注重内容和质量的表达,以此在乡村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时代涌现出各类信息传播形式,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态,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都十分明显。短视频文化建设要遵循自媒体时代文化传播的规律,挖掘人们对于短视频文化的需求,通过打造不同主题的短视频文化社区,提升短视频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短视频是一种极具多媒介特色的视听产品,为少数民族文化进入大众视野提供交流空间。“苗家阿美”账号具有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特点,将其作为个案,从建构符号化场景、文化交融、情感展演等方面研究苗族文化在短视频中的传播路径。根据其传播内容特点,分析在传播过程中视频内容呈现的不足,以此探究少数民族文化在短视频中传播的创新路径,为促进民族文化传播以及实现民族文化融合提出建议,如加深场景的符号化、增强内容的文化传播价值以及推动文化融合增强认同感等。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不仅仅要塑形,同时也要铸魂,而其灵魂就是文化建设。短视频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特有的传播符号,不仅在乡村建设中扮演着文化载体的角色,还不断推动着乡村文化的外向型传播。在短视频的赋能之下,乡村文化的传播有了新的路径,其碎片化、门槛低、易操作等特点,使得乡村文化类内容创作成为一项全民参与的活动。与此同时,短视频平台的相关扶植策略也使得传播乡村文化、展示乡村生活类的短视频有了更多的流量与关注。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短视频在乡村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指出了乡村文化类短视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文化类短视频未来的传播策略,为乡村短视频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短视频在碎片化阅读和快餐式娱乐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人们迅速获取信息的常用途径。在短视频领域中,抖音短视频的发展最为迅猛,稳居短视频领域第一。与此同时,在国家倡导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建立清朗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抖音"平台上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扩展了传播方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在短视频平台传播的现状、特点、影响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寻"抖音+传统文化"模式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刘佳 《传媒》2021,(10):73-76
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巨大的转化势能和可待激活的"引爆点",以创意赋能、短视频助力传统文化传播普及、"云动力"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型为路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文化自信、深化传统文化全球传播.  相似文献   

20.
邵静怡 《视听》2022,(3):37-39
在乡村居民主观传播和乡村文化建设客观推动的双重因素影响下,短视频成为乡土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形成了反映乡村振兴的媒介景观.乡村居民是短视频内容的重要创作主体,他们大多基于乡村景观、技能展现和情感传递三个方面,制作出极具乡村特色且风格多样的文化作品.乡土文化短视频的传播面临着同质化严重、内容浅层化、追逐流量而忽视质量等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