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情 《英语广场》2024,(8):117-120
英语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和紧迫任务。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思辨能力的关键阵地。本研究基于该课程探讨英专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旨在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辩论技能提供有效的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苏雪梅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82-83,87
通过讨论英语教学的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培养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指出整合学生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探索了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如何具体实施整合学生语言技能训练与思辨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思辨缺席症”,该症危害极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加强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双线融合思辨式”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构建正是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响应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的时代要求而进行的积极探索。新教学模式既为推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行方案,也为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新意识”服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谈起,提出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过于重视语言基本知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讲授方面缺乏对学生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判断、推理思考和辨析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已暴露出令人担忧的“思辨缺席症”,并探讨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内容依托式教学、EGP与ESP教学相结合、苏格拉底教学法等几点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除了英语语言技能之外,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CBI主题模式教学加上合理的评测设计,能够有效的将两者予以融合。本研究以商务英语口语课程为例提供了一条以思辨能力为导向的CBI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高级英语》是大三英语专业课程的主干,其讲授多采取精读的形式,重在学生对单词和语法的掌握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却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解构的视角看《高级英语》教学,重点在加强技能与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以批判为中心,批判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识储备——途径是思辨,形式是英语,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中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是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的必备课程。英语的学习也是一门语言的学习,高中英语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英语交流的能力,养成较好的英语思维。而思辨能力是培养学生英语思维的重要环节,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固化,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简要分析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级英语》是大三英语专业课程的主干,其讲授多采取"精读"的形式,重在学生对单词和语法的掌握以及课文内容的理解,却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开发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从解构的视角看《高级英语》教学,重点在加强技能与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精神,以批判为中心,批判的基础是理解——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识储备——途径是思辨,形式是英语,这种三位一体的教学一定会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张保培 《天中学刊》2015,(2):151-153
过分强调英语技能训练,压缩专业知识课学时,导致专业知识课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是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下,在语言学课程教学中,可以从英汉比较意识培养、逻辑分析和推理技能训练、批判性评价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0.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写作课程的内在机制和心理活动方式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本文分析了英语写作教学中思辨缺席的原因,探讨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结合课程特点,培养和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英语公共演讲教学定位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英语语言技能课,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意识和公民意识。从教学资源、教学模式、评估手段等方面实现演讲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可以使信息化技术成为课程的保障、信息化资源做后备支持,保证英语公共演讲课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培养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的语言学习需求正在不断增长,要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综合培养,设计成熟化、全面化的育人指导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以思辨能力为切入点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阅读的素质,使其利用思辨能力去审视课外阅读的有关要求,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本文针对加强初中生思辨能力培养,提升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3.
针对 2020 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实用性技能,还要通过语言学习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和思辨能力。将“Reading circles”教学模式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以上目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Reading circles”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读写课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索有效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公共英语演讲作为一种核心技能,在当今世界一体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公共英语演讲课程中的思辨能力训练对外语类人才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笔者从公共英语演讲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入手,分析演讲课程教学与思辨能力的关系,并进一步对学生英语演讲课程与思辨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索,从而论证学生可以通过公共英语演讲课程的开设提高思辨能力,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符合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5.
基于跨文化思辨能力提升的精读课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思辨能力是英语专业学生的短板,精读课程是英语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与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应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改革精读课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比、善思、质疑等良好的跨文化思维习惯是实现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思辨能力双重提高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6.
邵延娜 《海外英语》2023,(7):161-163
随着“一带一路”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大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在中医院校采用“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将各类权威英语竞赛纳入日常教学,重新调整教学计划、设计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打破时空局限,将教学阵地从面授课堂拓展到网络平台和移动终端上,把学科竞赛、自主学习、教学改革、应用实践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外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思辨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其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专业素养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211-214
目前英语专业存在基本技能训练不足、思辨能力培养亟待提高、研究能力培养薄弱等问题。英语专业教学可以汲取借鉴大学英语实验教学模式的优点,改进目前培养方面的不足。英语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以技能为主线、课程为依托的实验项目设计理念,通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及过程,将基本技能培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通过设计课程相互衔接的语言实验项目将思辨能力与研究能力培养相结合,从而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李丽 《英语教师》2023,(7):44-47
思辨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之一。阐述CLIL教学模式、CLIL教学框架的内涵。基于内容与语言融合式教学理论(CLIL)的4Cs框架,从认知、内容、交际和文化四个维度探讨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有机融入语言技能训练与商科知识学习的路径与方法,即设置层级性思辨能力培养目标,创设真实性思辨能力培养情境,采用多样性思辨能力培养方式,实施渐进性思辨能力培养任务,为商务英语课程实现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49):160-161
本文基于校级精品课程"影视英语"教学实践,旨在探讨多模态环境下,小组活动"影视论坛"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本课程运用"输入,吸收,输出"理论,帮助学生训练听说能力的同时,从精选的影视片段中提炼出有争议性的话题,通过极具课程特色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或辩论,得出自己的观点。整个过程涉及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创新等属于较高层次的思维技能,能有效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锐 《教书育人》2005,(10):58-59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将《高级英语》课程描述为“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要求“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可见,高级英语的教学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并兼顾知识的扩充及获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