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人很可能需要做好一种长期与恐怖主义共同生活的精神准备.作为一种邪恶的政治现象.本轮恐怖主义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
只要各国舰队能够合作,对付索马里海盗仅仅只是一场小小的联合军事演习对付海盗的主要方式有三种:第一是攻占海盗的岸上巢穴,彻底消灭海盗;第二是封锁沿海,见到海盗船只出海就打,以此完全制止海盗行动;第三是为商船提供护航,让海盗袭击不能得逞。显然护航方式成本最高,也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这种方式的政治风险最小,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传播的角度审视恐怖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恐怖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 ,也是一种传播现象。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了国际恐怖主义的成因 ,认为恐怖主义是国际传播领域中霸权和反霸权相互斗争的产物 ,恐怖主义是冲破传播霸权、谋求话语权力的一种畸形手段。而在国际传播领域内 ,又以霸权对于反抗力量的主动配合为“施霸———反霸”模式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4.
恐怖袭击在世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发生。中国虽然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但同样深受恐怖主义之害。面对现实和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中国开始布下应对恐怖主义的阵型  相似文献   

5.
恐怖主义是当代的“政治瘟疫”,恐怖分子常常制造令人发指的暴力犯罪.美国学者施密德和德格拉夫认为,现代恐怖主义变得更加频繁与血腥,既跟其“暴力传播战略”有关,也跟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电视,尤其是卫星电视的发展密切相关.①考察这种血腥的恐怖主义犯罪与电视媒体的关系,需要从身体政治的角度出发,才能更深入地把握它.  相似文献   

6.
恐怖主义与西方媒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志择 《新闻记者》2006,14(5):54-56
大众媒介具有放大事件效果的功能,这一点是恐怖组织所熟知的。他们所实施的恐怖袭击主要目的是制造出媒介事件,然后借助西方媒介的报道引起世界的关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西方的大众媒介是被利用的工具,是恐怖主义媒介逻辑的真正执行者。  相似文献   

7.
自 2 0世纪 60年代末以来 ,恐怖主义逐渐成为一大国际公害。从本质上说 ,恐怖主义作为一种有政治或社会目的 ,以劫机、绑架、爆炸等为攻击方式的特殊暴力或暴力威胁活动 ,其产生与泛滥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 ,是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矛盾尖锐化的产物。① 但是 ,西方新闻传媒对于恐怖主义的泛滥也起着比较严重的消极作用。即使是在西方社会内部 ,人们对于西方新闻传媒在“新闻自由”旗帜下对恐怖主义活动的宣传报道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指责与批评意见。例如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尖锐地指出西方新闻传媒的宣传报道是恐怖主义活动赖以存在…  相似文献   

8.
王华锋 《兰台世界》2012,(25):62-63
海盗问题一向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民国初期,随着中国经济、航运业的发展以及政局的动荡,海盗活动愈发活跃。本文试以《申报》为主要材料,对民国时期的海盗问题展开初步探讨。一、《申报》报道的民国海盗抢劫案《申报》是清末民初中国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民国时期海盗活动猖獗,《申报》对海盗这一社会现象给予了高度关注,不仅对案件进行及时报道和后续跟踪报道,同时刊登相关评论性文章,海盗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9.
我们是海盗,凶猛的海盗;左手拿着酒瓶,右手捧着财宝;我们是海盗,自由自在的海盗;在旗帜的指引下,为了生存而辛劳;我们是海盗,没有明天的海盗;永远没有终点,在七大洋上飘荡……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7,(8):60-66
本文以"盗版"和"海盗"共同的英文表达"pirate"的语义和语境为切入点,考察现代版权制度中私人财产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博弈。在数字时代,"海盗"隐喻一方面被媒介公司和版权企业用作话语修辞,将盗版行为犯罪化以维护私人财产权利;另一方面,它也被欧洲和北美的行动者用作符号资源,与商业垄断权力抗争以倡导社会公共利益。对于在全球传播网络中处于边缘位置的南半球欠发达国家,提倡一个新的盗版意象——作为媒介使用者——更为有益。  相似文献   

11.
《全国新书目》2013,(11):78-79
本书的架构就是从中国的未来、美国的未来、中美关系的未来、印度的未来、伊斯兰世界的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未来、地缘政治和全球化的未来、民主的未来、李光耀怎么想等等。李光耀认为“中国希望和美国平等共享这个世纪”。他肯定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反复无常表示失望。他对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继而讨论了印度的未来、伊斯兰恐怖主义、经济增长、地缘政治和全球化以及民主等话题。李光耀直言不讳,以直自的语言表达了对多元文化论、福利国家、教育以及自由市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是海盗 凶猛的海盗 左手拿着酒瓶 右手捧着财宝 我们是海盗 自由自在的海盗 在旗帜的指引下 为了生存而辛劳 我们是海盗 没有明天的海盗 永远没有终点 在七大洋上飘荡…… 许多年前,一部小小的游戏风靡了广大的玩家。它没有美丽的画面、没有动听的音乐……但是它的魅力却是不可抵挡的—那就是光荣公司制作的游戏《大航海时代2》。  相似文献   

13.
海盗是一门相当古老的犯罪行业,自有船只航行以来,就有海盗的存在。本书既介绍了当下的海盗,又介绍了古代的海盗,所以它可以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来读,也可以作为一部文史普及读物来读。  相似文献   

14.
《加勒比海盗》中,杰克船长“妖里妖气”的装扮一直让人印象深刻,其中,他的单边大耳环功不可没。不过,大耳环倒并非杰克的专利,大多数海盗都有这癖好,以至有种说法,戴耳环的不都是海盗,但海盗都戴耳环。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美国新保守主义政治上曾经的支持者.福山的反思发人深省.尤其是在民主能否从外部用武力强加.和民主是否是医治恐怖主义的良药这两个问题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提起"海盗",大部分国人脑海中浮现的,恐怕十之八九都是一副洋人模样——他们大多横行于海上,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例如史上的挪威海盗,又如今日祸害世界的索马里海盗。对海盗的这番印象,不能说完全离谱,但也多少说明,对于这个千百年来始终  相似文献   

17.
王燕  刘莹 《新闻爱好者》2012,(11):16-17
伴随着政治生活的复杂性,新闻媒体中出现了大量的政治谣言,必须进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政治管理中的政治谣言可以分为主动型政治谣言和被动型政治谣言。不同类型的政治谣言在政治管理中的运用方式和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主动性政治谣言目的性强,容易识别,被动型政治谣言对社会公共危机更具有煽动性。  相似文献   

18.
王燕  刘莹 《新闻爱好者》2012,(22):16-17
伴随着政治生活的复杂性,新闻媒体中出现了大量的政治谣言,必须进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政治管理中的政治谣言可以分为主动型政治谣言和被动型政治谣言。不同类型的政治谣言在政治管理中的运用方式和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主动性政治谣言目的性强,容易识别,被动型政治谣言对社会公共危机更具有煽动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媒体中存在两种政治:传统主流媒体表达的"宏观政治"和以微博代表的网络自媒体表达的"微观政治"。微观政治与宏观政治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考察的对象是镶嵌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文化权力关系而非宏观的国家权力、政党权力、阶级权力等关系。微观政治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不涉及暴力,是一种微观政治意识和社会变革要求的文化批评,是一种相对平和的柔性政治。微博空间的微观政治在某种程度上能影响宏观社会政治的走向,如释放社会压力、化解社会矛盾、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和职能转化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政府要认识到微博空间的微观政治对于宏观社会政治的合理和完善不乏补偏救弊作用,能对宏观政治的改良和进步起到平衡和牵制的作用。但微观政治的实行也必须是在理性精神的指导下,在为社会整体性变革的斗争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樱洁 《新闻传播》2010,(6):136-136
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还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进程当中,政治组织和政治过程的制度化、程序化、法制化是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同时,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提高广大公民的普遍参与民主。能够实现大众广泛有序地政治参与。新闻传播代表民意、是民主政治的具体表现,是公众真正行使民主权力。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