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辉 《兰台世界》2004,(5):41-42
在中国的大地上,如珍珠一般散落着诸多历史文化名山.如中国五大岳山(简称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如中国五大镇山(筒称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五岳、五镇是中国华夏封禅史上十颗明珠,也是镇祀一方的神岳、神山.五岳、五镇的神位和岳山石、镇山石至今供奉在北京的地坛公园内.五岳、五镇历史地位尊贵显赫,数千年来,历朝历代帝王在五岳、五镇立祠建庙,封禅祭祀,经年不断.五岳、五镇文化内涵博大丰厚,而且自然风光秀丽,多为国家森林公园,她们名镇一方,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李尚智 《新闻记者》2012,(3):43-46,2
广播电视真实地记录了一座城市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化,视听影像资料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还具有文化价值和新闻价值。上海是中国广播电视的发祥地。为此,本文建议,在筹建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的同时,也有必要建设一座上海广播电视博物馆,让人们在"有声有色"中了解历史、体验文化、感受教育。作者介绍了国外广播电视博物馆的概况,对建设上海广播电视博物馆的方案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3.
贾辉 《兰台世界》2004,(5):41-42
在中国的大地上,如珍珠一般散落着诸多历史文化名山。如中国五大岳山(简称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如中国五大镇山(简称五镇)——东镇沂山,西镇吴山,南镇会稽山,北镇医巫闾山,中镇霍山。五岳、五镇是中国华夏封禅史上十颗明珠,也是镇祀一方的神岳、神山。五岳、五镇的神  相似文献   

4.
1936年8月到1937年4月,中国著名记者范长江继在中国的西北角考察后,又第二次来到中国的西北地区采访,写了大量记录重大历史转折时期情况的文章,后来集为<塞上行>.<塞上行>一书不仅及时客观的报道了西安事变真相、采访了中国红军的领导人、宣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等,而且它在写作手法上也延续了<中国的西北角>的风格,文章不仅内容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地理、文化、民族等问题,而且作者还对这些现象进行了深入、深刻的剖析,加以评论.这砦评论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黄婷 《新闻前哨》2020,(2):89-90
造纸术不仅是一种科学方法技术,更是一条联系世界各国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纽带。造纸术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四大发明之一,纸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它不仅记载了万千历史,还承载了千年文明以及是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的见证。一、造纸术从中国走向世界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中国就有了麻质纤维纸。在东汉经蔡伦的改造,进一步提高了纸张的质量、降低了原料成本,从而被广泛应用。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人们对纸的需求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6.
谢迟 《新闻爱好者》2017,(2):I0005-I0005
舞蹈是一门涵盖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它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也反映了社会生活。伴随着历史文明的不断进步,中国各个民族之间交往的不断融合。舞蹈文化也在不断地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化。研究中国舞蹈文化的历史、发展和传播,不仅能够让我们更加了解舞蹈文化的发展特点。还能提升我们对舞蹈文化更全面、系统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7.
刘绯 《山东档案》2013,(1):29-30
泰山,古称东岳,为五岳之首。它东望黄海,西襟黄河,前瞻孔孟故里,背依泉城济南,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可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历史上以泰山为中心形成了大量珍贵档案,这些档案记载了泰山的地质、地貌和生物资源,泰山的宗教、民俗和文化底蕴,以及历代名人讴歌泰山的文学、艺术、典籍及石刻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有重要的保存、研究和利用价值,做好收集、抢救泰山档案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辽宁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的散文队伍,写出了大量的散文,构筑了一个风光旖旎的散文世界。在这个文学的世界里,反映了中国的历史、社会、现实、文化、人生,也反映了辽宁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生活,同时,也反映辽宁人包括这些散文作者在内  相似文献   

9.
将中国文化自信放置于全球化这一更为宏阔的历史视阈下进行观照,不难发现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层意蕴:中华传统文化自信是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的神奇回归;中国革命文化自信是对消除殖民文化历史必然性的理性认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真理性肯定.由此,不仅可以使我们对中国文化自信获得一种新的更为宏阔的视野,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刷新"中国文化自信"的命题.  相似文献   

10.
《全国新书目》2023,(3):54-55
<正>本书作者从超过3000张作品中选取了355张,其中包含牌坊(主要是旌表类)、祠堂和塔,这三类建筑构成了本书的主题——两千年平民历史和信仰。牌坊、祠堂和塔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建筑类别,这些建筑的大量遗存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独特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正>所谓孝道文献指的是传统中国社会中出现和形成规模的提倡孝道、颂扬孝德和记录孝行的文献,是中国古代宗法制的产物。作为孝道文献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唐代上接秦汉、下启明清,出现了大量孝道文献[1]11。唐代孝道文献不仅出现在专著中,而且还散见于种类繁多的文集、诗集和史籍之中,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述考价值。一、唐代诏表类孝道文献中国封建朝代大多提倡"孝"可齐家治国,唐代也概莫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丛报》是晚清由美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办发行的第一份综合性英文月刊。办刊20年间,该刊不仅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历史文化与社会的文章,而且对中国的典籍进行了译介,很多是中国典籍的首次译介,为西方认识和了解中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图书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今书籍浩如烟海.其品类之繁多,犹如大千世界之万物,不可备述;其命名之多种多样,亦犹如春天之百花,争奇斗艳,各呈色态.书名是书籍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不仅可以窥见作者的思想情趣与人生追求,还可以领略我国从古至今学术文化的丰富与灿烂.  相似文献   

14.
《中国考古大会》作为一档考古探秘类文化节目,不仅为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考古学提供了多元的展现空间,还创新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路径.该节目强调考古文化与社会历史之间的互动意义,实现了媒介情境中考古现场的独特演绎,即虚拟与现实交融的沉浸式考古、社会意义深度阐释的文化式考古、历史事物多维展现的故事式考古.多种意味的考古形式...  相似文献   

15.
《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是一部以东亚为研究视域,以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为主题的创新之作。就东亚民俗现象,作者引证大量东亚地区的民俗史料,运用历史发生学的方法,以生成变动发展的视角,探秘东亚民俗之后的幽深之道,复原中华先民时间文化的生成过程,直探中国上古时间文化的本源,解答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力量之源、本质特征,为东亚文化的健康发展指出了建设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中国文化古籍因国家无文化遗产保护法规而大量流失海外,当代中国对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视,制定了文物保护法,划定了历史遗迹保护范围.作者进一步阐述了收集整理清代名人存世书目工作的意义.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7.
试论泰山封禅的传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古老民族的神话思维中 ,巨山大川通常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笼罩着一圈神圣的光环。在古希腊 ,奥林匹亚山是众神居住之地。在古中国 ,“五岳”、“四渎”历来享受着君王的祭祀 ,代表了天帝和各路神灵的意志。而从传说中的无怀氏、伏羲氏 ,到秦皇汉武以降的历代封建帝王 ,尤其对五岳之首的泰山青眼有加 ,甚至将滥觞于秦 ,固定于汉的“泰山封禅”奉为封建王朝的国家祭祀大典 ,更是已经成为一种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从哲学史、文化史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加以观照 ,我们可以从中挖掘出许多意味深长的民族文化心理内涵 ;而如果引入传播学视角…  相似文献   

18.
嵩山少林寺是禅宗的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祥地,建寺距今已1500多年。古老的少林寺不仅保留了大量的建筑、碑刻,还在文化形态上使得僧制、禅堂规约以及武术为代表的修习方法等得以保留,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9.
文章是为<四川高校图书馆100年>一书所写的书评.作者认为该书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而且在编纂形式、分期分段、对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对客观发展规律的揭示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还认为该书的出版,将为研究四川高校图书馆发展史,乃至中国图书馆史,提供不少可供借鉴的经验,将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茅以升先生曾说"桥梁是一国文化特征",中国古桥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见证,蕴含着千百年传统文化的精髓。本书共收录1749座古桥资料,不仅记载了古桥的技术数据、结构形式及建造方法,还对一部分构造复杂的古桥进行了技术鉴定。作者结合自己40余年的工作经验,考察全国古桥,包括现在被拆除的、被遗弃的,只要有资料可查,都收入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