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课堂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表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良性发展的动态平衡关系。大学英语生态课堂应该顺应语言习得的规律,依靠师生生态主体之间的互动协作,以学生生命发展为课堂主旨,通过灵活多样性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大学英语生态课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师生之间以平等的人格为基础,在民主的交互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探索的学习态度,激发英语学习的内在动机,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力,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宏彦 《考试周刊》2015,(9):132-133
高中地理的生态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生态课堂,地理生态课堂是指让地理的教学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朝着有利于学生的方向发展。让地理课堂的构建相对完善,并且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地理生态课堂的构建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在生态教学中,要以生态观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引。构建地理生态课堂,让地理教学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3.
<正>哲学上,生态是指在事态发展中的一种相对均衡、统一、协调的状态,是让人与群体、阶层、集团、事务、自然界、科学界之间的关系处于融洽、协调、无根本利害冲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于相互尊重、信任、帮助,使人与自然生态相处并良性互动的状态,是真善美的统一.生态课堂是指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师生关系和谐相处,以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提升.生态课堂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并维护学生的兴  相似文献   

4.
程志林 《广西教育》2013,(29):35-35
倾听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是静心学习的表现,学生能在倾听中吸收观察到的多方面信息,在静思中产生顿悟和智慧。对话体现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有效的对话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延长学生的专注时间。教师应该积极促使学生养成善于倾听,并能有效地进行对话交流的习惯,从而构建生态化的数学课堂。一、倾听与对话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参与数学学习完善的生态数学教学,是指创造一个师生共同发展的生态空间,并运用绿色、健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身上积极因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最大的发展。生态课堂必须保证学生心理处于安全与自由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活力,自始至终自愿、充分地  相似文献   

5.
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是新课程课堂改革的理想境界,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营造一种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活化教材,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生兴趣和自信心,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乐园,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态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是新课程课堂改革的理想境界,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营造一种和谐自然的对话氛围;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活化教材,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学生兴趣和自信心,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乐园,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音乐鉴赏生态课堂中,教师、学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需要教师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转变教学观念,将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学生需要来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从而让学生成为生态课堂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标准"(2011)指出:义务教育阶段把课堂生活和生态的角度探讨教学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新课题,从而出现生态课堂的议题。所谓生态课堂,即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认识到学生是具有情感意识、思想需求与多种能力的生命个体的课堂。在生态课堂中,通过有效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出每位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均有所进步与发展,以促进教与学和谐统一的课堂。其特点:满足学生多种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主动地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能够在探究和思考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教师要关注课堂问题的设置。本文主要探究了教师课堂问题设置的原则,通过教师有效地设置课堂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产生探究的灵感,促进学生思维的快速运转和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生态课堂是指学习资源、教学方式与主体(教师与学生)发展之间实现动态融合、相生相长的课堂教学系统。在课堂上,师生生态地(和谐平衡)从事各种教与学的活动。笔者认为,生态课堂中,教师既要"有为",更要"无为",应让学生成为主体,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提高能力的促进者、健全人格的引导者。"有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常言道"功夫在诗外"。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尤其是面对新课标下"一标多本"的历史教材,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产生同频共振,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堂观,摆正自己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注重生本、生生、师生之间的同频共振,引导学生深度对话文本,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课堂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濮长江 《考试周刊》2014,(99):35-35
<正>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应当处处体现以人为本,推进生态课堂建设,突破语文教学封闭空间和单向灌输模式的制约,这对提高课堂生动性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学实践证明,以人为本打造初中语文生态课堂,能够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初中语文生态课堂建设的意义及其实施要点进行简要分析。一、初中语文生态课堂简述生态,原意是指自然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实现平  相似文献   

13.
大学很多高校,为了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抛弃旧的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翻转课堂是当前最符合新教学特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运用能力,教学中课堂上的交流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通过互动交流学习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营造绿色的生态课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的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人、物质和精神,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向互动关系。生态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新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是学生成长的乐园;生态的课堂强调由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生态的课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理解,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绿色的生态课堂。一、创设自由的对话心理场人是课堂生态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课堂的主体因素,包括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教…  相似文献   

15.
连云港市教育局颁布的《市教育局关于推进初中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支持计划》中明确指出,要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真学、深学、乐学"课堂(简称"三学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真实学习、深度学习、快乐学习,努力提高初中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深化初中学校"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改革与发展。渐进式唤醒建立在"以生为本"的基础上,将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唤醒,培养其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其参与课堂实践探究活动,促使其产生真实的想法,互动交流有真言,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16.
詹小芳 《考试周刊》2011,(7):108-109
和谐的英语课堂,是教学活动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的各要素之间是一种协调、融洽的关系.师生间的思想能够碰撞和交流的课堂;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和谐、愉快学习的课堂;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本文探讨了构建和谐的初中英语课堂的一些尝试.最终在和谐的英语课堂上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结合。  相似文献   

17.
高大玲 《文教资料》2011,(34):64-66
本真教育的最大秘密就在于相信和解放心灵,相信和解放孩子,相信和解放教育者自己,让心与心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学生心灵得到升华。本真教育追求的就是服务和发展学生的绿色教育理念.建构语文绿色课堂。回归为学生服务的教育本真.是推进新课程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绿色课堂应营造师生之间生态和谐的氛围,这样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绿色课堂应尊重个性差异,在民主、平等、自然、和谐的绿色活动中.促进生命全面、和谐、自由地成长。因此,绿色课堂是个性张扬的生态课堂,是充满想象的诗意课堂,是学会倾听的和谐课堂,是真心关怀的人文课堂。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中,冲突是学生认知能力与文本内涵产生不一致理解的一种表现。在课堂上,教师要抓住文本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巧设冲突情境,鼓励学生审视、发现、思辨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能促进学生阅读思辨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在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生态课堂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生态课堂上,学生的发展追求的是自然生动的、主动的、可持续的,以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为终极指向。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精心预设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产生质疑,引发课堂对话,帮助教师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有效的课堂提问通过师生的积极互动,产生新的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能力,通过师生间的互相问与答的过程,让课堂充满着对话和交流,充满着生命力。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教师和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对话。有效的课堂对话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教师积累教学智慧,促进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