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分析了动物主体论与动物客体论两种观点。认为:动物主体论忽视了动物义务的构建,在法理上存在很大缺陷;动物客体论承认动物作为特殊的物,能合理解释人类利用动物的必然性行为。主张利用动物时应保护动物福利,这是对动物的最佳保护。  相似文献   

2.
动物解放论与以往动物保护主义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保护伦理是环境伦理学中非人类中心主义流派里的一个重要分支.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论是关于动物伦理的现代讨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与以往以人类为中心的动物保护主义不同,动物解放主义的基本原则在于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平等原则和功利原则,它主张从"动物的解放是人类解放事业的继续"出发,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直接扩展到动物身上,从而让动物拥有道德地位,以此从外部、强制性地限制人对动物的伤害行为.  相似文献   

3.
动物是地球大家庭最活跃的成员,人类与动物互相依存,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对动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之情。本习作要求学生画出森林中的小动物,难度不大,习作中,只要抓住动物特点,仔细观察,张开想像翅膀,自由表达,就能写出有个性的习作。  相似文献   

4.
人类是否更趋向于政治动物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亚里士多德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集中体现了他的政治自然主义立场。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比其他群居动物更表现为政治的动物,并给出了相应的论证。但是,这个主张却引起后世许多学者的争论和批评。当代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两位重要学者大卫·凯耶特和弗雷德·米勒分别对这个主张作出阐释,但是他们的解释存在各种问题。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完善主义理论,我们不仅可以恰当理解亚里士多德"人类本性上是政治动物"的深刻涵义,而且可以认识到人类有一种本性要成为最好的人,人的功能就是表达德性的理性活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动物保护的呼声日趋高涨。西方有思想家认为,生物圈中所有事物都应该拥有生存繁荣和自我实现的平等权利。我国则有学者提出赋予动物权利主体的地位。笔者不赞同“动物主体论”主张,并从环境伦理学、民法的基本理念、欧盟国家动物保护的立法、我国动物保护的立法现状与思考等四方面展开对动物保护的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6.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有关啄木鸟的知识,感受到动物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教育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阅读课文,认字14个,写字8个。  相似文献   

7.
动物是生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种及其多样性是人类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它关系到人类的食物、健康和生活质量.然而当前人与动物的关系不断走向冲突、对抗,人作为拥有无比优越感的主体具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保护动物不一定意味着赋予动物主体地位,动物只能是法律关系的客体,我们应把动物作为特殊的物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8.
小朋友,动物(animals)是人类的朋友(friends)。它们和我们一起居住在地球(earth)上,但是它们的生活习惯却和人类有很大的差别。我们要根据它们的习性来保护它们。你能不能根据下面四幅画,说出这些动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将中翻译出来写在横线上。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保护动物的观念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实际上动物保护的内容除了研究避免动物濒危或灭绝之外,以动物福利为目的的动物保护,如家养动物、家庭动物、实验动物、关养的野生动物及其他受人类的活动影响的动物等涉及动物福利的方面内容,往往没有得到广泛而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动物福利思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虐待动物事件呈现在人们眼前,作为与人类同为生命体之一的动物,对其究竟要如何予以保护已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话题。在伦理学界,对该问题争执的焦点在于对动物的保护是否必须让动物获得道德主体地位来实现。本文作者试以现代自然辩证法理论为考察角度,在分析动物与人的区别及动物的道德主体化理论之不足的基础上来探析动物与道德的关系,认为动物不可能成为人类道德的主体,动物在道德范畴上仍然是一种客体,我们可以把动物纳入道德的关怀范畴,以达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1.
强制辩护制度对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有重要意义,在人权保障的大背景下,构建强制辩护制度显得尤为必要。我国应当构建全面的强制辩护制度,即在刑事诉讼的侦查、起诉、审判程序中,没有辩护人为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辩护,则刑事诉讼程序不能继续进行。这种强制是对公检法机关、对政府、对律师以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强制。构建强制辩护制度是人权保障必然的价值选择,也是重新确立律师应有的社会地位.改善律师生存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不同于一般动物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在“破坏”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在保护着自然界。人类不注意保护自然资源而导致人类消亡和注意保护自然资源而与大自然协调发展,都符合物质世界发展的总规律。应该从世界观角度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价值观角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统一中确定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决定于观念的产生和演进.艺术的起源表现了原始人开始对人类自由本质的自觉和肯定,对自由的肯定意识蕴含着推动自由发展的愿望,意识和愿望的获得是令我们的动物祖先变成人类的基本因素。通过对人类的起源、艺术的起源和宗教意识的起源的分析.探寻人们对人类本质的自觉的思想源头。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教育水平是国家兴衰的标志。我国现在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现实中依然有大量适龄儿童失学辍学,这一状况引起了各界的普遍关注。但我国近几年人们对贫困生救助问题的关注更多的是集中在大学贫困生救助上,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问题的普遍性和严峻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文章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和意义、教育公平、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救助增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采探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贫困生救助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动物法律地位的界定及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自从德国民法典第90a条规定“动物不是物”及德国1998年修订的《动物福利法》和奥地利2004年修订的《联邦动物保护法》把动物确定为人的伙伴动物之后,动物的法律地位问题再次得到我国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经研究后认为,动物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对这些立法及国外特殊的判例和风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动物只能是特殊的法律关系客体或者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理念上的重大变革,其核心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人类休闲时间日益增多,休闲空间日渐拓展,由此休闲文化备受学界关注。休闲方式的优劣与休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的全面发展。而生态休闲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深层逻辑关联。系统强化生态休闲方式理论研究,不断提升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生态文明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既是积极推动休闲文化研究的重要有机构成,亦是自主增强人的身心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更是自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依赖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中外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遗产是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但我国的世界遗产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操作性不强。对我国的世界遗产法律保护现状与先进的世界遗产法律保护经验进行对比分析,深入探究我国世界遗产法律保护制度,为其进一步的完善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行政强制隔离作为一项卫生行政应急管理制度,它具有强制性、急迫性、制度与目的二元性、预防性与公共性等特点。基本人权保障是其适用的合法性底线,而比例原则则是其合理性底线。行政强制隔离制度的适用应当处理好与个体财产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等个体权益的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徐霞客的文化生态观对丽江今天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徐霞客的文化生态观主要表现在珍视人类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反对人为的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和不良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