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从一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同时,我国《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两者结合来看,我们可以认为,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素材与来源,生活经验也是幼儿游戏的重要基础。一、发现问题自主性游戏作为一种培养幼儿主动  相似文献   

2.
卡佛最令人着迷的是他的身份.他不像托尔斯泰、霍桑等出身高贵的作家--其个人生活无法让普通读者接近,如果避开他小说家的身份不谈,生活中的卡佛可能就是个酒鬼、投资失败者、婚姻抛弃者……他融入美国当下中下层的市井生活--开一辆破车,有三五个好友,玩世不恭,朋友间还吵吵闹闹,不同的是他既是这些生活的展示者,同时也是这些生活的记录者.  相似文献   

3.
大凡好作品,皆来源于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才能写出好文章.因而生活中每一个具体的、实在的东西就成了我们观察、感受、以及思考的对象.下面分别从三个方面谈一下我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游戏精神的实质 何谓游戏精神?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人的游戏活动玩味着某种东西."这里的"某种东西"所表达的正是所谓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重在解释"怎样的精神",而不是"怎洋的游戏".游戏是人的天性,无论是孩子、教师,还是家长都有游戏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这是钱钟书对于婚姻这座围城的描述.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昔日向往的象牙塔又何尝不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张飞穿针     
今天我们玩了一个叫做"张飞穿针"的游戏.何老师说,这个游戏源于一个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这次他要让我们做一回"张飞",体验一下大眼瞪小眼的滋味.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每一组中一个同学拿针,一个同学拿线,两个人分别站在桌子的两旁,以最快速度穿好针线的那组为胜.  相似文献   

7.
活动案例:绳子的"诱惑" 我执教的是自编美术教材<有趣的绳子拼贴>,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 课前十分钟:做各种绳子游戏(玩陀螺、跳皮筋等) 一、谈话导入:绳子从生活中来 师:生活中的绳子能带给我们许多快乐.它们不仅可以绑东西、扎辫子、打毛衣,还可以玩贴画的游戏.  相似文献   

8.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代替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一种游戏.它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认知发展、语言发展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每次游戏前,我们总是给予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区的权利.每个游戏主题的确定,虽然我们都是严格按照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兴趣、需要等来进行的,但是在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区的过程中还是常常会发现很多幼儿争相抢着玩几个游戏区(如娃娃家),而有些游戏区(如超市)则经常处于受冷落的状态--热门游戏区的幼儿通常忙得不亦乐乎.而冷门游戏区的幼儿则很"悠闲".  相似文献   

9.
记得一位学者说过,一个好例子胜过一堆大道理.这话是十分深刻的.我们知道,撰写教学文稿只谈教学原则、观念,难免空泛,只写教学技能、技巧,易致盲目.我们写文章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文笔和才华,而是拿一点"真懂得、真体会到的东西来告诉读者".一个典型的例子能反映教育教学认识和实践上的真理.撰写教学文稿如何选用、活用例子呢?  相似文献   

10.
对初中英语"五步教学法"中的重要环节--导入法进行探讨,主要对实物、情景、设问、图片和游戏五种来谈导入的方式运用.  相似文献   

11.
如果你问赛车手,他们是如何通过那些紧要关头却不会撞到任何东西.你得到的答案是,"看你想去的地方,不要看你不想去的地方"。如果你看着墙壁,很可能你就会撞上去。这个比喻也可以用在我们的生活中。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你想要的东西上,而不是你不想要的。人们经常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想着他们期望摆脱的事情--我想要减十磅.或者他们不想的事情--我期望没有这些帐单。要反过来试着把注意力放在你想做的事情上。  相似文献   

12.
一、游戏精神的实质何谓游戏精神?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说:"人的游戏活动玩味着某种东西。"这里的"某种东西"所表达的正是所谓的"游戏精神"。游戏精神重在解释"怎样的精神",而不是"怎洋的游戏"。游戏是人的天性,无论是孩子、教师,还是家长都有游戏的需要。事实证明,游戏不仅代表着幼儿自由、天真无邪、自然的天性,它还能激发其潜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明天就要嫁给他了,再想一想,你爱不爱和他在一起的那种生活?因为你不是嫁给一个人,你是嫁给一种生活.爱情是"此时此地",事关现在,婚姻是"从此以后",事关一生.kgkg冲动的时候,你说"我们结婚吧",结果也许你发现,你嫁给了无数个等待的夜晚,嫁给了只播足球的电视,嫁给了一堆臭袜子和脏盘子……kgkg.kgkg.  相似文献   

14.
一、运用"平面镜哲学",仔细观察生活 生活就是一面大镜子,镜子中包含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色彩斑斓的景和物.而写作,又源于活生生的生活.源于生活的文章才是有生命力的文章.所以,在写作前,必须要学会观察生活.可学生却老是在抱怨:"我每天都过着家到学校、学校到家这样两点一线的枯燥日子,哪还有时间来观察生活啊?"很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写人,不是"目光炯炯",就是"精神抖擞";写树,不是"枝叶茂盛",就是"参天耸立";写花,不是"姹紫嫣红",就是"绚丽夺目".还有的学生写起作文来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道(倒)不出",心里有话却苦于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5.
一看到"做爱"两个字,您可千万别想歪了!我们这里说的可是"大爱",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靠"爱"来支撑,对供我们生活、成长、发展的能源.我们更要报以"爱"的回报,而不是无节制地掠夺和浪费.说到这里您一定能猜出Gary这篇文章的目的了吧!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相似文献   

16.
肖遥的故事     
张彦丽 《初中生》2002,(23):66-67
肖遥,一个不俗的名字.人如其名,长得不是很出众,但又与众不同.肖遥是我们班的班长,又是校团支部书记兼文体委员.不过"官衔"太多并不是什么好事.肖遥可是我们班里的--  相似文献   

17.
在电脑上输入"黄行福"三个字,轻点鼠标,就会有很多文章蹦到你的面前:他的名字下有18926条搜索结果,随之跳出来的是人民网、光明论坛、教育在线、<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上用他的名字发表的120多篇文章,真可谓铺天盖地.文章的体裁有杂谈、随笔、论文,内容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毫不亚于我们许多大学教授.尤其是谈"教师与师傅""教育与游戏""农村教师为何精神休眠"等文章,几乎每一篇都引发了一场讨论.你很难相信,这些文章是从一所边远的山乡中学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8.
<正>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玩耍",它具有简便、易行、经济,不受时间、场地限制等特点,对增强幼儿体质、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有良好的作用。民间游戏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能促进幼儿的新陈代谢。民间游戏对材料的要求较低,"一根绳"、"一个沙包"、"小竹筒"等随处可寻的东西使游戏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9.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形式。作为教师,除了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之外,还要注意在游戏过程中给予幼儿适时、恰当的指导。皮亚杰曾说:"当我们教授幼儿某个东西时,我们正妨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所以,并不是教师每一次的指导和介入都是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东西"起初是两个方位词,表示"东方"和"西方".在现代汉语中,"东西"已演变成了一个词,具有两个基本义项:①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②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东西"古今词义相差甚远,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前人的一些探索成果,谈了"东西"一词由词组变为一个词的词义演变的具体历程及后起义项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