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山 《甘肃教育》2009,(21):4-5
今年5月,一次去庆阳采访,在谈到学校的变化时,一位四十来岁的老师用了三个关键词——窑洞、砖瓦房、楼房。他说他上小学时的学校就是几口窑洞,中学时学校里建起了砖瓦房,工作后几年,他所在的学校里就建起了楼房。  相似文献   

2.
陕北延长县罗子山乡下西渠村小学教师王思明,扎根山村27年,克服种种困难,自力更生,勤工俭学,使当初只有两孔破窑洞的下西渠小学改变面貌,建起了二层教学楼房,使村里的两代人享受免费教育,从70年代起,下西渠村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按时毕业率都实现了100%,比延安地区普及初等教育规划整整提前了15年,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办学的路子。他以“千万别误了娃儿们”为人生信念,敬业乐业,开拓进取,把现代文明带进封闭的山村。他任教于一人一校的复式小学,从1971年算起,共有18届91名毕业生全部升入初中,其中有30名  相似文献   

3.
窑洞之光     
毛健 《大中专文苑》2014,(11):49-49
在陕北,我认识了俭爷,俭是勤俭的俭,大概当初父辈给他起名的时候就指望着他日后能勤俭持家。俭爷真的很能持家,至今仍住在窑洞里,家当不多,收拾得清爽干净,非常俭朴。俭爷说他在窑洞已住了几十年,他还说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他的曾祖父也都是住在窑洞里的。住窑洞好,冬暖夏凉。俭爷引以为荣的是他的窑洞有18米深,饲养产奶的羊儿就住在窑洞的最里端。在长长的窑洞里,一切都离不开土,像土炕、土台、土墩等家具仍占据着洞里的主要位置。窑洞由于深长少了许多光照,从里往外看人是半剪影,从外往里看人就成了黑影。要说最豁亮的地方当然数窑洞门前和窗前。一句话,这里离光源最近。  相似文献   

4.
窑洞之光     
在陕北,我认识了俭爷,俭是勤俭的俭,大概当初父辈给他起名的时候就指望着他日后能勤俭持家。俭爷真的很能持家,至今仍住在窑洞里,家当不多,收拾得清爽干净,非常俭朴。俭爷说他在窑洞已住了几十年,他还说他的父亲、他的爷爷、他的曾祖父也都是住在窑洞里的。住窑洞好,冬暖夏凉。俭爷引以为荣的是他的窑洞有18米深,饲养产奶的羊儿就住在窑洞的最里端。在长长的窑洞里,一切都离不开土,像土炕、土台、土墩等家具仍占据着洞里的主要位置。窑洞由于深长少了许多光照,从里往外看人是半剪影,从外往里看人就成了黑影。要说最豁亮的地方当然数窑洞门前和窗前。一句话,这里离光源最近。  相似文献   

5.
为了山村的未来︱︱︱记大力发展教育的裕益村委会□昭平县教育局办公室陆遗森莫日华在群山环抱、层峦叠翠的一个小山村里,有一所引人注目的学校,那就是富裕乡裕益村小学。2002年3月6日中午,自治区教育厅车芳仁副厅长一行到这所小学检查指导工作。当车副厅长得知学校两幢教学楼都是村委会从集体林场收益中拨款兴建,没有筹募群众一分钱时,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连连赞许说像这样抓教育的村委会实在不多见,一再叮嘱学校黄校长转达他对村干部们的问候。裕益小学座落在一片叫江浪坪的小山坡上,原来的校舍就是几间低矮黑暗的砖瓦房,极为简陋。由于…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指出:尊重家长,教师要主动和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和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家长.所以,在与家长的交往中,班主任的言行是否得体,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就会影响对学生的教育能否适时、适当地进行,就会影响到家长是否愿意配合老师的工作和学校的教育,就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在家庭、学校与学生之间建起一座心桥,才能达到行之有效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7.
《同学少年》2012,(5):23
周末,我回到了"阔别"三个多月的家。"天下高三一般忙",周六不休息,周日休半天春节后,我再没回过家。家在百里之外的深山里,回家一趟不容易。再过几天就要高考了,学校放了两天假,让学生放松一下,以待最后一搏。同学们归心似箭,周末一放学,顿"作鸟兽散"。  相似文献   

8.
当沧县中学学生王培培(化名)坐在空调教室里学习的时候,他想到了正在吊扇下汗流浃背地忙碌着的父亲。父亲在沧县教育局工作,在他心里,政府部门一定是办公条件优越的地方,而当他去过一次之后,那里的十余栋老旧的砖瓦房彻底颠覆了他一直以来的想法。父亲告诉他,这些房子都是建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跟父亲的年纪差不多大,几经修修补补,成为现在沧县教育局的办公地。几十年来,学校的教学楼盖的越来越漂亮,而教育局却始终如一。  相似文献   

9.
赵金玉,贵州省兴仁县鲁础营乡永德村一位苗族教师,自幼读书历经坎坷。有了知识后,他立志在乡村授业解惑,领着一帮儿女,走南闯北,从故土到他乡,从山村到城市,共创办了四所父子学校,先后使2000多名孩子重返课堂。阳春三月,我沿着赵金玉办学的足迹去寻访他那被岁月尘埃湮没却依旧闪光的故事,去解读——“找赵金玉芽喏熏那就是他办的第一所父子学校!”一位赶牛的老人指着寨子里一栋飘着国旗的楼房说。赵金玉就出生在这个山村。4岁时他母亲去世熏靠父亲拉扯大。读师范时遇饥荒学校关闭熏回村后的赵金玉便在村里的几间破仓库里垒起土凳石桌熏当起…  相似文献   

10.
今年19岁的徐超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麻洋镇一个贫困农家。父亲许元才患有胃病,一发作,就捂着肚子躺在床上大叫。母亲许凤兰在生下徐超和他哥哥后换了严重的风湿病,长年需要打针吃药。徐超的童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4岁就开始上山放牛,6岁下田种地。在当地,除了徐超家住着矮小的平房外,邻居们都自建了楼房和宽敞的砖瓦房。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家     
放学。校门口。我的同学朝我挥手: "我回家了,再见。"我点头微笑:"好的, 再见。" 我沿着学校的围墙向前走,不远处的 那幢烟灰色的楼房里,有我的家。 这是一幢老式公房。我的爸爸妈妈在 这里建起他们的家,然后在这个家里,生 活了十六年。而我,他们的爱情结晶,在这 里,度过了十七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12.
樱桃花开     
十多年前,我在大山深处一所初中任毕业班班主任。学校里三间简陋的砖瓦房是教室,那一排低矮的宿舍兼办公室呢,据说在大集体时就是一个养猪场,墙壁早已斑驳,要是遇上雨天,房中便到处唱起了“泉水叮咚响”。  相似文献   

13.
2011年秋季开学时,玉林北流市清湾镇一位姓龙的家长决定把儿子从城区学校转回镇上的初中上学,他说:“现在镇上的初中建起了新校区,比城里的学校还漂亮,而且近年来不少优秀大学毕业生被安排到学校任教,环境好,师资好,所以我要把孩子转回来念书。”  相似文献   

14.
<正>我又一次来到位于彭铺村的舅舅家,眼前的景象焕然一新:原本灰白相间的砖瓦房变成了一栋二层楼房,大门上那一幅红色的“福”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院子里鸡鸭成群,好像在愉快地嬉戏玩耍。舅舅早已穿着一件崭新的衣服站在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  相似文献   

15.
上幼儿园时,我从老师的故事里知道:有一次发大水,把唯一通往学校路上的独木桥冲垮了.于是,一个名叫雷锋的孩子卷起裤管,站在水里,把上学的小孩一个个背过去,放学时又把他们背过来.那时,我想假如我是一座桥,就要稳稳地架在小河上,让上学的孩子畅通无阻.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11月27日,在北京故宫一个偏僻的角落,几个年轻人在这里建起了另一座"故宫"。它远看像售楼中心的建筑模型,走近看则像是乐高积木搭成的。无论是梁柱上的彩画还是飞檐走兽,都由一个个小方块堆起来。这是一个3D打印出的故宫模型,建造者是苏一峻和他的团队。从2014年12月到2017年2月,苏一峻带着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的发展成长,往往要经过一个曲折的过程,必须掌握打开青少年心灵的钥匙,耐心地和反复地进行教育,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我在教育学生梦立志的工作中,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梦立志人很聪明,但读书不用功,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皮王”。他犯过几次较为严重的错误,受过处分,当我刚接替梦立志所在班的班主任时,他总是回避我。从前任班主任那里,我了解到这个孩子出身于贫农家庭,哥哥是个干部,对他要求很严格。他在学校里当了教师面规规矩矩,背后调皮捣蛋,事后还要抵赖隐瞒,自从受到处分后,便变得沉默、孤僻,但有时又会讽刺人,捉弄人。摸清楚这个学生的底细后,我觉得是可  相似文献   

18.
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习惯性地拉开桔黄色的窗帘…… 窗外是几座与家中的三层楼房极不协调的低矮砖瓦房,散落在高低不平的土坡上。土气的青黛色瓦片,浅灰色的墙,低低地诉说着旧时的沧桑。唯一的一座两层泥坯老房,经过几十年的风霜雨雪,屋顶早已破败得不成样子。  相似文献   

19.
帕斯卡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但由于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自己聪明好学,因此语文学得很好,数学也学得很出色。16岁时参加了巴黎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小组的学术活动,并发表了一篇有关圆锥曲线的出色论文,这篇论文使当年的帕斯卡名声大震,正式踏进了法国学术界的大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果。帕斯卡在1648年表演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用了几杯水,就把桶压裂了,桶里的水就从裂缝中流了出来。  相似文献   

20.
我从延安回来,印象最深的是那里的窑洞。照理说我对窑洞并不陌生,我是在窑洞里生,窑洞里长的。我对窑洞的熟悉,就像对一件穿旧了的衣服,已经忘记了它的存在。但是,当三年前,我采访延安时,这熟悉的土窑洞却让我的心猛然一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