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邱友益  段金成画 《网球》2010,(12):100-112
他们是业余圈,却在模仿职业的生活,享受和职业选手一样的爱与痛。 他们爱训练,更爱比赛,网球冠军,是他们的另外一个生活信念,在球场,他们统一为一个身份——球员。  相似文献   

2.
自1968年网球比赛步入公开赛时代,网球运动就同企业赞助开始结缘,相互依赖,互相促进,不断发展。直至如今如同才子佳人,让旁人艳慕不已。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彼此“爱”得如此甜蜜呢?让我们先来看看赞助商的动机。赞助商赞助体育赛事的目的少不了以下几点。 增加公司的曝光率 网球巡回赛从开年的第一个大满贯澳洲公开赛到11月底的年终总  相似文献   

3.
Ami  行云 《网球天地》2014,(6):17-19
作为网球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法国在网球的版图上有着足够的地位。然而进入公开赛时代之后,他们出现的大满贯冠军、网球巨星远不如澳大利亚、美国这些后起之秀。不过,即便没有大量涌现大满贯冠军,法国网球一直没出现大面积的人才断档,这与他们的网球硬件设施普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直接推动了他们的青少年网球发展。  相似文献   

4.
《网球天地》2023,(10):18-21
<正>网球是一项源于西方的运动,却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焕发出独特的生命力,从十九世纪传入中国,网球已在中国发展成为一项备受欢迎的体育活动,深深扎根在中国的各个城市。2023年,一场名为“中国网球历史文化巡展”的文化盛宴在北京、石家庄、广州精彩亮相。此次展览旨在通过展示网球与历史文化的融合,推动网球事业发展和传承。网球文化是网球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软实力的体现,对于网球事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十四五”网球项目发展规划》和《网球项目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提出了加强网球思想文化引领,深入挖掘网球文化特质和内涵,  相似文献   

5.
冠军答案     
保罗·费恩  李硕 《网球》2012,(10):26-32
所有的冠军都对他们所从事的运动有着无与伦比的激情,也许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是正是这样的激情促使他们不断前进。康纳斯热爱竞争,桑普拉斯渴望胜利,小威廉姆斯喜欢站在聚光灯下的感觉,伦德尔享受训练,而费德勒热爱关于网球的一切。正是由于这份激情和热爱,他们才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相似文献   

6.
殷鼎 《四川体育科学》2013,(6):109-111,115
轮椅网球作为网球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对于残疾人身心及网球运动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我国轮椅网球起步晚、发展缓慢,技术基础薄弱,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轮椅网球的现状,以及影响我国轮椅网球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我国轮椅网球运动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十年共度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网球有着执著的爱,他们把这 份热情爱屋及乌至关于网球的一切,这种近乎偏执的爱着 实让人感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全明星猜想》做了一期节目叫做《网球嘉年华》,记录的就是这样一些网球收藏家。其中 有一位嘉宾不得不让人惊奇,他在家中建立了一个网球资料馆,这里不但有录相带和移动硬盘记录的上千场比赛,还有我们创刊 10年以来的所有期刊,整整100期。 他就是北京体育大学的网球教师孙卫星,作为国内知名的网球裁判,从事网球20余年的经历让他有太多的故事来讲述。脚 印是一步步踩出来的,他对网球也经历了从懵懂到深入的过程。1981年,北京体育大学建成了第一片网球场,这惟一的一片红土 场却成了这些刚刚接触网球的人们的乐土,孙老师把这种单纯的爱好一直断断续续地进行了10年。90年代初,北京建成了许多  相似文献   

8.
任何网球明星在事业上的成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他们往往有着过人的天赋、扎实的基本功、全面的网球技术和超人的体力。不过,除了这些“看得见”的因素之外,网球明星们大多还有一颗无坚不摧的坚韧而必胜的心。现在,我们就让那些大牌球星们为我们上一堂心理素质训练课吧!  相似文献   

9.
胡捷 《网球天地》2014,(10):134-136
为进一步提升会员的网球专业素质、增强服务温州网坛赛事的能力,今年7月,温州和平女子网球俱乐部组建了温州地区第一支网球女子裁判队。这是一支公益的爱心裁判队。女子裁判队队员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为温州的网球事业发展奉献着自己的一份爱止)。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湖北省竞技网球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湖北省有着良好的网球发展社会环境,近年来为中国网球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但也存在培养渠道单一、群众基础不牢等诸多问题。研究通过对影响湖北省竞技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为湖北省竞技网球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网球》2011,(10):56-59
祝贺《网球》创刊百期!在过去几年当中,《网球》培养出了很多忠实的读者,令他们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希望《网球》能再接再厉,期待下一个百期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邱友益 《网球》2010,(5):121-121
在游戏中享受乐趣在孩子成为职业运动员之前,网球仅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如果在孩子刚学网球时就给他们很大的压力,他们就有可能被压力所击溃,对网球产生逆反心理,最终远离这项运动。喜欢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把网球看作是一种游戏,在游戏中锻炼各项技能,感受到网球的乐趣和快乐,才会让孩子真正喜欢这项运动,并且日久弥坚。“对孩子来说,谁能忍受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训练。让他们在游戏中寻找到网球的乐趣,这才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范立仁 《网球天地》2014,(11):124-125
中网期间恰逢国庆长假,中央国家机关的网球爱好者没有放过这难得的饕餮盛宴。看,他们享受了网球的快乐,学到了网球技术,在网球文化方面也有了更深的体会。 享受快乐 徐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看中网是我家国庆节安排的“保留节目”,每年全家总能因中网而实现三代同堂。今年国庆正赶上北京降温,父母虽年逾花甲,可看中网的热情不减,大老远从北京的东南角赶到西北角来看球。  相似文献   

14.
《网球天地》2014,(8):137-137
当绿色小球在温布尔顿的绿荫球场上跳跃,激起全世界无数网球爱好者的热情时,上海的青少年网球选手也听到了来自网球的呼唤,纷纷拿起他们的球拍,走出家门,以更加独特的方式享受欢乐假期,以网球的名义,天天向上。  相似文献   

15.
曹晓磊 《网球天地》2023,(10):106-109
<正>网球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四大满贯赛事发展至今都有着超过100年的历史,每项经典的网球赛事都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和思想,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品牌。中国网球公开赛(以下简称:中网)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体育局、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承办的赛事,由北京中国网球公开赛体育推广有限公司运营。这是亚洲唯一一个以国家命名的综合性网球赛事。  相似文献   

16.
春风料峭,正是挥拍击球时。3月20~29日,全国少年(14岁组)网球排名赛暨ITF国际青少年排名赛中国选拔赛在天津网球运动中心举行,能来参加此次选拔赛的队员均为年初在武汉举行的青少年排名赛第1、2站前32名的选手。同时,本次比赛的男、女前3名队员将代表中国队参加7月初在欧洲举行的青少年4国5站赛。 从看他们比赛的第一眼起我就知道这样的比赛是对灿烂春天最好的诠释。年轻的队员们都在尽可能地享受着网球带给他们的快乐,“享受快乐”带给他们的是青春的飞扬和火热的激情,“享受快乐”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去放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们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他们敏捷,他们强悍,他们灵巧,他们坚韧,他们是红土地宠爱的孩子们。每年初夏,红土网球赛事总能带来那么多赏心悦目的享受。黄色网球带着强烈上旋在深红色场地反弹,高高跳起在明媚的阳光中;回合球的鏖战充满张力,攻守转换只在转瞬之间;滑步制造的轨迹在网前戛然而止,精妙的小球轻轻回落到球网另一侧……喜爱网球的你怎能错过这些精彩的瞬  相似文献   

18.
陈迪 《网球》2014,(1):115-115
对于网球选手来说,如果能够"二十而立",那无疑是最幸福和幸运的事情,但如果能够在三十岁后还保持"不惑",拿着球拍站在赛场,我相信他们的内心一定充满着对网球的热爱,也能更加纯粹地享受网球带来的快乐。古语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职业网球赛场,也许用"二十而立,三十不惑"来形容更为恰切。网球曾经像跳水、体操和国际象棋一样,是最容易诞生天才运动员的体育项目。比约·博格、贝克尔、奥斯丁、辛吉斯,他们都在20岁之前就获得了大满贯冠军。不过,最近几年网球运动的发展潮流是,这项运动正逐渐成为一项"高龄运  相似文献   

19.
李硕 《网球》2010,(4):44-46
我们可以发现网球的优雅气质多么适合出现在劳伦斯的派对上,这里灯光闪亮,衣香鬓影,运动员们手捧香槟酒,谈笑风生。对于网球选手来说,这是再熟悉不过的一幕,他们在世界各地的巡回赛中都享受这样的礼遇,而在这里他们的魅力超出了网球范围。在劳伦斯十年的颁奖中,网球仅仅有三次缺席。  相似文献   

20.
邱友益  陈功 《网球》2013,(8):112-113
1每期的《网球》杂志上都会出现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读者对他们的长相非常熟悉,却很少有机会去了解他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这个群体的名字叫动作示范教练。杂志创刊十年,从国家队功勋教头到普通的业余球员,《网球》杂志上留下来许多示范教练的身影。其中,老读者们一定对杂志创刊初期那个技术动作非常标准,身材修长,留着一头秀发,浑身散发着阳光气息的帅哥教练,有着极其深刻的印象。他的名字叫杨涛,是最早在《网球》杂志上亮相的示范教练之一。说到和《网球》杂志的结缘,杨涛用了"近水楼台"这个成语。杨涛当时在朝阳网球俱乐部当驻场教练,住在地下一层的员工宿舍,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