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武钢第二炼钢厂在提高铸坯质量上所采用的一些连铸新技术,如为改善连铸坯中心偏析和提高铸坯等轴晶率,采用电磁搅拌技术和动态轻压下(ASTC)技术;在改善铸坯表面质量和减少粘连漏钢上采用液压非正弦振动技术,在提高连铸钢水纯净度上采用直弧型铸机,有效促进夹杂物的上浮,以满足二炼钢厂对冷轧板、中厚板以及硅钢等产品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了判断铸坯表面缺陷与钢轨表面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作者在铸坯表面制作人工缺陷,通过正常轧制,依据轧制延伸系数在钢轨成品对应人工缺陷处取样,采用Olympus PME3型光学显微镜和Quanta 400扫描电镜分析裂纹形貌,可判断铸坯表面缺陷与钢轨表面缺陷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从而明确了重轨铸坯的棱部缺陷是重轨裂纹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旋转磁场的搅拌作用能抑制枝晶的生长,增加游离晶的数量,因此共晶Al-Si合金宏观组织的晶粒呈明显细化趋势,且晶粒尺寸也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而变得均匀化.磁场冲刷产生的大量游离晶核来不及完全重熔,变成等轴晶的晶核,有利于等轴晶的生长,所以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共晶Al-Si合金柱状晶区宽度减少,等轴晶区宽度增大.旋转磁场使柱状晶迎流侧和背流侧的过冷度不同,使其生长方向发生偏转,转向迎流方向生长,且随磁场强度的增大,柱状晶偏转的角度增大.  相似文献   

4.
中碳钢连铸板坯存在着在冷却、运输、二次切割、存放过程中不时出现批量低温状态开裂的现象。通过低倍及微观检验观察,将发生低温开裂的铸坯与正常铸坯进行微观组织对比,找出铸态组织中存在的缺陷。根据中碳钢的成分及铸坯凝固冷却过程的特性,提出调整冷却制度、缓冷和保温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用K/Na-Mo复合变质剂对M2铸造高速钢进行变质处理,对试样进行组织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K/Na-Mo复合变质剂的加入,M2高速钢中铸态碳化物趋于断网,骨状晶转变为等轴晶,组织得到了优化,同时M2高速钢的韧性明显提高,硬度和红硬性也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铸坯表面振痕深度的测量,主要是操作人员使用游标卡尺或电镜直接对振痕深度进行手动测量,这种测量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精度较差,且每条铸坯的表面振痕深度不一。必须对其进行多处测量,因此操作人员的劳动量较大。针对此问题,设计了自学习智能模糊控制算法应用于铸坯振痕测量中,该装置能灵活地对冷却后的铸坯表面进行振痕深度的连续测量。  相似文献   

7.
高拉速下铸坯的润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影响高速连铸铸坯润滑的各种因素,提出高速连铸下保护查的物化性能及相关技术的改进。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三钢闽光生产的20CrMnTiH齿轮钢方坯中的夹杂物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铸坯内弧表面到铸坯1/2厚度夹杂物数量逐渐增多,1/4厚度和1/2厚度夹杂物数量相差不大;铸坯中主要存在氧化物、硫化物和TiN夹杂物,其中,氧化物主要成分是CaO-Al2 O3-SiO2-MgO-CaS,部分尺寸较大,TiN夹杂物数量较多,但大部分尺寸较小,铸坯中大尺寸氧化物夹杂和小尺寸氧化物夹杂的成分相近,其中,大尺寸钙铝酸盐夹杂物主要来源于卷渣;Therm-Calc软件计算得到的铸坯凝固过程中形成的夹杂物类型与扫描电镜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通过取缺陷试样进行金相分析,发现45号钢板表面裂纹区域氧化圆点密布、氧化特征明显,确定其铸坯进入加热炉之前已经存在裂纹,而进一步取铸坯缺陷试样分析可知,裂纹在连铸高温阶段已经出现,即起源于结晶器内,针对结晶器一冷水、保护渣等进行了优化改进并持续实施,使边裂缺陷下降至1%以内,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可信和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动态轻压下技术的原理和实践应用做了简要的介绍,并根据矩形坯生产的中高碳钢的低倍组织情况,对动态轻压下的使用模式及压下辊的选择进行了优化,使矩形坯的中心疏松、缩孔和中心偏析等内部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本钢1880mm薄板坯连铸连轧机组,利用短流程板坯温度条件好、轧机能力强等工艺设备特点,通过优化轧制工艺要点,并利用平整机组,大批量稳定生产厚度1.6mm和2.0mm的集装箱板SPA-H。  相似文献   

12.
介质波导具有损耗小和辐射小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光通讯领域。平板波导是一种重要的平面介质波导,其中的TE波和TM波的传输特性,更是为波导器件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本征方程是分析传输特性的重要方程,而TE波较TM波具有相对简单的电磁场连续性边界条件,其本征方程已有详细介绍。从TM波的波动方程出发,推导出三层平板波导TM波的场分布,并根据电磁场的连续性边界条件,逐步推到出它的本征方程。  相似文献   

13.
三种屏蔽电磁场的经典方法和原理以及缺点,提出用超导体完全屏蔽电场,磁场和电磁场的可能性,最后比较电磁场和万有引力场的局部屏蔽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扩散工艺对6.5%WtSi高硅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用电沉积-扩散工艺制造Fe-65mg.g-1高硅钢片的研制工作。电沉积工艺具有低温沉积、无强烈腐蚀、无污染、成本低、工艺操作性好的特点。对于0.5mm厚的硅钢片,用电沉积-扩散工艺处理后的磁性能为:P1.5/50=1.86 w/kg,P0.2/10000=103.2w/kg,B5000=1.64T,磁性能可与日本NKK公司CVD工艺产品相媲美。  相似文献   

15.
根据狭义相对论和电磁学原理 ,导出了在两参照系中分别同时测量的磁通量和感应电动势的变换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电液伺服阀的工作原理及各部分对其工作的影响;论述了电液伺服阀产生故障的原因及电液伺服阀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电磁场的基本理论,对在时变磁场中的旋转半固态浆料受力状态进行了理论解析,并建立单极对旋转电磁搅拌器数值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了电磁搅拌器内的电磁感应强度分布和电磁力分布。  相似文献   

18.
用共沉淀法制备Fe3O4磁性粒子,选用聚乙二醇和琼脂制备核/双壳医用磁性微球.最佳工艺条件为:Fe3+/Fe2+之比在1.70~1.75;沉淀剂25%NH3.H2O过量20~30%,在温度35℃,pH值11,反应时间为1h;琼脂的包覆最佳温度为50℃,pH值为9,时间1h;聚乙二醇包裹最佳温度为55℃,pH值为4,时间1h,可以通过调节搅拌速度和超声波分散时间控制Fe3O4粒子的尺度,实验确定包覆剂用量.并用透射电镜、分光光度计、古埃磁天平等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19.
溶剂萃取过程新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近年来溶剂萃取的新进展.认为反胶团溶剂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萃取、电泳萃取、超声萃取、预分散萃取、磁场协助溶剂萃取、液膜萃取、内耦合萃取反交替分离过程、离子液体萃取等是溶剂萃取发展的新方向.溶剂萃取已成为一项得到广泛应用的分离提纯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