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从历史与现状、中国与世界的广阔视野,联系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体系与中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实践及面向新世纪的要求,分别从文艺功能、文艺方向、文艺生命、文艺创作、文艺效益、文艺批评、文艺发展和文艺领导等八个方面,系统地探讨了邓小平的文艺理论体系与历史贡献,指出邓小平文艺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境界,揭示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新规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的光辉指针。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人民生活与创作的关系等方面 ,阐发了对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初步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的发表,标志着邓小平文艺理论的创立。《祝词》是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坚持和极大丰富与发展。由于各种原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都未能对社会主义条件下文艺运动和文艺创作的开展和发展进行具体全面的论述,因而建构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任务就历史地落在了邓小平的肩上。《祝词》完整而系统地建构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文学艺术的科学指导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艺的党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一个基本原则。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是当代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确立了新时期文学的党性原则,使文艺的党性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时代的内容,增加了新的特色,从而为文艺的正确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论文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结晶.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针对新时期面临的重大文艺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了新的阐述.小平同志认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代表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本精神,至今仍是我们文艺工作的指导思想.他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围绕这一总方向和总方针,邓小平同志又作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提出了新要求.他的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党要加强和改善对文艺的领导等一系列问题的阐述,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鲜明的现实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捍卫、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文艺思想,不仅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文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关于文艺的思想与电泽东邓小平关于文艺工作的思想一脉相承,并且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有了新的发展,充分表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文艺理论的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文艺思想浓厚的历史意识和鲜明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是邓小平文艺思想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的这一思想,这对于正确理解邓小平的文艺思想的实质内涵,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建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文艺理论中关于“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创作”的科学论断的论述,从三个方面阐明了邓小平文艺思想对于繁荣当代文学创作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革命文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里,对毛泽东文艺思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全党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就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面光辉旗帜。他一贯十分关心我国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在许多著作中论述了文艺问题。他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的正确纲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讲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世界观,尤其是其实事求是的精神表现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坚持《讲话》精神,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就像邓小平那样,把毛泽东文艺思想发展到新的历史高度,使之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和发展,使文艺为改革开放、建设四化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特色是实践性、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它一开始便呼唤文艺与人民大众重新结合。毛泽东的《讲话》在中国革命实践的基础上,阐明了文艺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一系列课题,创造了中国几千年从未有过的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理论。《讲话》表现了丰富的深刻的美学思想。这种同劳动群众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活动相联结的理论不会“终结”。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的《祝辞》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面对挑战 ,努力发展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 ,我们就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文艺思想和邓小平文艺理论 ,全面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 ,反对各种错误的文艺倾向。其中 ,批判民族投降主义 ,弘扬振奋民族精神 ,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始终贯穿着一种崇高的精神,一种强烈的情感,这就是邓小平同志文艺理论的人民性。关于文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中,始终把它作为文艺发展方向的中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了文艺应表现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歌颂工人、农民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描绘无产阶级新纪元的诞生。列宁在1905年发表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鲜明地指出无产阶级文学应该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的文艺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问题的精辟论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邓小平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构想出发,从两个文明建设不可偏废的高度,从文艺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为其他部门所不肥代替的高度充分肯定了新时期文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应当把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邓小平的重要文献《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为中心,较全面地论述了邓小平有关中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建设的重要思想。邓小平主要从四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的文艺思想。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文艺应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它的根本方向是“两为”,并与人民有血肉联系,必须塑造社会主义时代的新人形象,必须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7.
在文艺的根本方向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思想,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在对文艺功能的认识上,邓小平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将文艺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范畴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总体构想中加以分析和把握。在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上,邓小平改变了毛泽东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提出文艺不从属于政治又不脱离政治的新论断。在文艺应坚持的方针上,邓小平拓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内涵。在文艺创作的源泉问题上,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的思想,指出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关于“描写和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理论 ,是他根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主义文艺的任务 ,在总结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革命文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大发展。他把描写新人的标准同培养新人的任务 ,把艺术描写的内容同文艺创作的目的 ,把作家个人的创作同文艺的社会功能有机地统一起来 ,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而且具有实际操作意义 ,从而解决了社会主义文艺如何具体建设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本质观,把文艺看成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邓小平的文艺本质观是对文艺本质的科学把握,符合时代的特征和需要,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构想出发,不仅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研究经济、政治、历史和哲学,而且还深入地研究了文学和艺术。他针对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文艺美学的新命题,并作出了新的理论阐述和科学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毛泽东文艺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