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溶液是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经常接触、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重要的混合物,因此,在本章学习过程中,必须抓住“3组基本概念———溶液(溶质与溶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2个实验基本操作及其应用———溶解与过滤”;“1类化学基本计算———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下面逐一具体分析如下:一“3”组基本概念“溶液(溶质与溶剂)”、“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这三组基本概念是相互关联的一组基本知识,其间关系可表述为:在学习中要注意:1.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概念的…  相似文献   

2.
实验方案是怎样制定出来的1、钻研教材和大纲,掌握大纲和教材中要求做的实验的目的及其要求。二册自然教材,有8个实验,有的实验在课堂上可以完成。如“水的蒸馏”,“水的过滤”、“土壤里含有腐殖质”。有的实验时间长,靠在平时进行观察、记载、分析。如象“种向日葵”、“养蚕”等。课堂上完成的实验,要求学生事前作好准备(如需要哪些器材)掌  相似文献   

3.
一、复习要求1 常识性介绍 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 ;混合物分离的常用方法 :过滤、结晶 ;常见的结晶水合物 ;风化 ,潮解 .2 了解 溶液、溶质、溶剂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溶解性 ;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曲线 .3 掌握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二、知识结构  三、主要内容提示1 溶液的概念溶液是       分散到     里 ,形成、的混合物 .(1 )溶液的特征 :   性和   性 .所谓“均一” ,是指溶液各部分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所谓“稳定” ,是指外界条件不改变 ,溶剂不蒸发 ,溶液久置不分层或产生沉淀 .(2 )溶液是…  相似文献   

4.
抽象分析在数学解题中广泛应用,它可以拓宽人们的思维视野,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对不饱和溶液作深人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利用抽象的思维方法将不饱和溶液抽象为“部分饱和溶液十溶剂分层”组成(实际上是均一的)。其依据:(l)在蒸发浓缩不饱和溶液而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的过程中,是多余溶剂不断地被蒸发掉,直到溶液变为饱和。即:不饱和溶液一多余溶剂一饱和溶液。(2)在他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是向饱和溶液中添加溶剂。即:饱和溶液十溶剂一不饱和溶液。例亚现有某温度下的Zop克硝酸钾溶液,将其蒸发掉80克…  相似文献   

5.
谢京武 《化学教学》2002,(12):22-23
教学目的 :①理解饱和溶液及不饱和溶液的概念②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可能方法③了解浓溶液及稀溶液的概念④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区别⑤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教学重点 :饱和溶液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 :饱和溶液概念的建立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烧杯、酒精灯、试管夹、食盐、熟石灰、硝酸钾、高锰酸钾、蒸馏水、量筒教学用具 :投影仪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实验探究、共同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 :(在实验室授课 )[复习提问 ]①什么是溶液 ?②溶液由什么组成 ?[引入…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第142页小实验“筷子提米”: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大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使筷子直立,再继续往里加少许水,等一会儿,拿起筷子就可以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在实践教学中,要掌握好要点:①水要适量;②米粒膨胀时间。如果不成功,重做又较费时;若任教几个平行班级,大米在一个班加水膨胀后,在另一个班就不便再利用。因此,此实验往往不放在课堂上演示,而是要求学生课后做一做。现介绍一种不需加水,可重复演示的方法:在玻璃杯里堆满大米,一手用力压紧大米,另一手将筷子轻轻插入两指缝隙,然后快速将筷子插入米中。注…  相似文献   

7.
根据“调整初中化学教学要求的意见”和最近公布的过渡大钢的要求,本文简要地阐明初中化学“溶液”一章的教学要点.为使学生掌握重点、难点,选编了一组练习题,限于篇幅,必须掌握的基本题很少编入.“溶液”这一章,主要研究的是溶质和溶剂的关系,其要点为:1.使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了解物质溶解过程的实质,形成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和稳定性;同时,要明确溶液在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的重要作用.2.掌握溶解度的概念.会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懂得饱和溶液与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的本质区别.3.掌握结晶和结晶水合物的概念,了解结晶和溶解是两个互逆的过程.4.了解过滤、结晶  相似文献   

8.
1教材分析1.1教学内容分析蒸馏是必修①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中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基本方法(过滤、蒸发、蒸馏、萃取)之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的明线是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操作,提高综合实验能力;要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将蒸馏操作导向规范化,更要理解适用对象和操作流程;最后对液液互溶  相似文献   

9.
有一个“空气推动塞子时,热能减小”的演示实验:取一个大口厚玻璃瓶(图1),瓶内装入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瓶内水面上方有空气和由于水蒸发而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塞子的开口往瓶里打气,当塞子跳起时,可以看到玻璃瓶中出现了雾。本实验中,塞图1到的,但瓶中出现的雾却很不明显,所以学生对“物体对外做功,热能减小”感到很难理解。怎样改进才能使现象明显,实验变得有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呢?本人运用了酒精代替水做实验,发现实验时现象很明显:产生了浓浓的白雾。因为酒精极易蒸发,瓶内产生了大量的酒精蒸气。当温度降低时,酒…  相似文献   

10.
1饱和溶液蒸发溶剂例1 将20℃W克NaNO3饱和溶液加热,蒸发一部分水后再冷却到20℃时,经过滤得a克晶体和b克滤液,求该温度下NaNO3的溶解度为( )。分析:原溶液是饱和溶液,所以当原溶液蒸发溶剂后减少的溶液(W-b)克也是饱和的,故析出a克溶质后,溶剂减少量为(W-a-b)克,则=,即S=,故选(A)。2不饱和溶液蒸发溶剂例2 已知t℃时,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m克中含溶质Wg,若该溶液蒸发b克水恢复到t℃时,析出溶质W1克,若原溶液蒸发C克水并恢复到t℃时,则析出溶质W2克,用S表示该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下式中正确的是( )。分析:本题…  相似文献   

11.
王旻 《福建教育》2000,(8):74-75
自然科教材中的许多学生实验,必须花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如第九册《根的作用》一课中要学生做证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先安排学生采用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在容器中放些水,找一棵带根的植物,把根漫在水里,在容器的水面处做一记号,过些时间,观察容器中的水会不会减少。”再让学生分析这样的实验为什么不严密(水面会蒸发水分),  相似文献   

12.
中学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物理教学过程,不是只让学生掌握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培养探求知识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我曾将课本中,部分学生分组的验证性实验变为具有“探索性质”的实验,也就是把学生的分组实验放在教师讲解有关内容之前,让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来“发现”规律获取知识。让学生作为“探索者”在“发现”知识,把学习过程变成“模拟的科研过程”,变成学生在教师和课本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哪些类型的实验可变为“探索性”实验  相似文献   

13.
斗球慧羹i藕磺秦《芝登塑丝组不限条件分类稀溶液浓溶液过滤结晶混合物分离 一。溶、}一郧仁一 l溶质的质影响因素溶解度曲线量分数(计算、胜...,才...卫J‘we矛」溶质溶剂样!娜i缄攀摊袭彝琼蒙i聋嶂窦彝鑫瞒拳知识点能力层次解读诊释溶液、溶质、溶剂了解解一解一握了一了一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过滤、蒸发 理解溶液的基本特征,了解溶液的组成并能判断溶质、溶剂 了解其相对性及其转化关系,了解其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理解固体溶解度的“四要素’认了解温度…  相似文献   

14.
一、复习要求1.了解溶质、溶剂、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溶液、是浊液与乳浊液在工农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他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跟溶液的“浓”、“稀”的关系;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物质的溶解、结晶。结晶水合物等概念;分离混合物的喻用方法——过滤、结晶。2.理解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3.掌握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的计算。二、知识网络三、主要内容提示1.溶液、是油液和乳浊液的比较2.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及区别在复习溶质、溶剂和溶液这三个概念时,要抓…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实验的主人,但真正要让学生“做主”,让学生会“做主”,却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凡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小学自然(科学)实验设计的教学中,让学生一开始就一步到位地独立设计实验方案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对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实验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使他们获  相似文献   

16.
1、理解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要抓住以下五点 :( 1 )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 2 )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 ,仅是物质被分散的程度不同。( 3)溶液多是无色的 ,少数溶液有颜色。( 4)要会分辨溶液中的溶剂、溶质。通常不指明溶剂的溶液 ,指的就是水溶液。( 5 )掌握溶液的典型实例 ,使概念具体化。2、掌握溶解度概念( 1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要抓住以下四点 :①一定要指明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某溶剂”里 ,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才有意义。②饱和溶液是对一定溶质而言。例如KNO3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KN0…  相似文献   

17.
一、掌握要求1.了解溶质与溶剂、悬浊液与浮浊液的概念;溶液、悬浊浪、乳浊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般应用;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的“浓”、“稀”关系;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与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物质的结晶、结晶水合物;混合物的分离及其方法──过滤、结晶。2.理解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解度的概念。3.应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二、知识体系三、内容辅导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2溶质、溶剂、溶液学习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要抓住三点:(1)抓住溶液的特征。溶液的特征是“均一”、…  相似文献   

18.
所谓思维热点,就是指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问题。教师组织好课堂思维热点的关键在于,在设计教学时,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风,做到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一般说,思维热点的组织安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抓住教材研究的中心问题,通过实验组织思维热点。教材中要研究的问题,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再现,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例如:在教学初中化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一节时,教师可通过实验让学生展开思维,并小结出如下关系: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增加溶剂降温,减少溶剂,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教…  相似文献   

19.
崔鹏 《现代教学》2006,(7):112-115
教学设计思路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初中化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概念,是溶液概念的深化,同时是学习物质的溶解度的基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这部分的内容有一定难度。初中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常见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现象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状态又是比较陌生的。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以及它们与溶液“浓”“稀”之间的辩证关系。根据初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及学科要求,本节课的目标设守为:  相似文献   

20.
张维刚 《江西教育》2006,(18):35-36
音乐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学校教育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既有在学习音乐中严谨、规范的“古典”,又有表现音乐时激情、创造的“浪漫”。本人在数年的实际教学探索中,在课堂上实验了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全新教学方法。本文就音乐教学中如何具体生动地进行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与设想。一、学生“小教师”的严谨教师应灵活把握教材中的内容,把要掌握的教材内容简化为几十个小的“知识点”,用形象精练的语言首先让全体同学明白,然后每一个“知识点”分配给一个同学,这个同学将重点准备这个“知识点”,不但要懂而且要能讲。一旦课堂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