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减"不仅是教育观念的变革,更是教育生态的重构,从表象的"减负"走向深层的"提质",是武汉市光谷第三小学在教育教学管理中需要深入研讨的课题. 基于"双减"政策落地的需要,基于学校减负提质的愿景,我们明确了"三主"思路,即学校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力军.做好减负提质,践行学校...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高中课标课程的全面实施,"减负、增效、提质"的教学理念已成共识.而要实现"减负、增效、提质",就必须开展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3.
"减负提质"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当前存在过于依赖外在减负而导致减负实效不高的现实。自主减负是指学生通过优化学习过程与方法而对学业负担进行自我调节,进而创造"量力负担"并实现学习质量提升的一种减负方式。自主减负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表明其在实现"减负提质"过程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成洁英 《湖南教育》2007,(10):35-35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系统中最为活跃的要素,也是教师能够控制的主要变量.传统"讲解式"教学方法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满堂灌,师生角色倒置,必然造成学生学得苦,学得很累,而效率却不高.要做到"减负提质",改革教学方法是关键.下面以我所教的科学学科为例,具体谈谈我是如何做到"减负提质"的.  相似文献   

5.
"减负"与"提质"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减负"首先从学生在校时间上减下来,作业量上减下来,考试成绩一锤定音的精神压力上减下来.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对数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双减"下的数学作业"减量"不"减质".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命题要实施"提质""增效"策略.数学作业设计的焦点实现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目标"的"三级跳",实现从机械的、单调的、乏味的到生活化的、有文化底蕴的大转变.这样的数学作业设计才能真正实现"减负""提质".  相似文献   

7.
崔建梅 《教育》2022,(3):70-71
"双减"政策的根本是减负提质,减负提质的关键是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学生学习"有后劲儿".而培养学生"后劲儿"的核心阵地在课堂,作业变革将倒逼课堂的变革.基于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兴实验学校立足核心阵地,转变育人观念,紧紧围绕"一个精准""两个创新""两个'三'的思考"规范课堂新生态,以作业变革助力课堂规范改进,提...  相似文献   

8.
课堂是"提质减负"的主战场,笔者从实际课堂教学出发,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增补课堂实验,调整教学内容结构等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实现"提质减负"。  相似文献   

9.
自“双减”政策落实以来,“减负提质”成了热点话题。聚焦数学作业设计,教师需要变革传统作业形式,而单元作业成为实现“减负提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基于单元作业设计的理念,以生为本,让学生通过作业经历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提升其学习效率,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王世杰 《云南教育》2009,(24):43-44
“减负提质”一直是教学中较为复杂的议题。既要“减负”,又要“提质”,这是教师所期盼的理想境界,但在实践中往往把握不住分寸。如何才能“减负提质”,实现“减负”与“提质”的有机统一?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农村教学一线的教师,我一直在思考、探索与实践着。要实现“减负提质”,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