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未成年人读者信息隐私权是该群体在数字环境中所享有的自由阅读、生活安宁不被打扰、私密信息不被发现的权利,但图书馆智慧化服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未成年人读者信息隐私权的保护风险,亟需在理论实践上采取更加规范与实质的方案来加强对图书馆未成年人读者信息隐私权的保护。本文从信息隐私权的概念入手,认为图书馆在保护未成年人读者信息隐私权的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需要确立具体的保护规则,建立保护制度,并在风险预防原则、独立保护原则、实效性保护原则的指导下,通过在《公共图书馆法》中增设义务条款、在内部落实合规责任、在外部优化协同模式等方法实现对未成年人读者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卢义杰 《青年记者》2022,(21):84-85
个人信息权益纠纷或将成为继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之后的媒体纠纷新增长点。以公共利益作为报道出发点,慎重甄别及模糊处理私密信息,适当匿名化,均可构成有效的抗辩事由。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中的用户隐私权保护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网络隐私侵害已成为图书馆开展网络信息服务时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论述图书馆在网络信息服务工作中侵犯用户个人隐私的可能方式,然后从国家、图书馆和用户3个角度对用户隐私保护的策略展开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网站已经成为读者服务的新阵地,网站在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同时,必须注重对读者信息隐私权的保护。本文以制定网络隐私权保护声明,提供了读者信息隐私权保护方法新探。  相似文献   

5.
论读者隐私权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上个人的信息保护已成为网络使用者最为关切的问题。本文列举了在图书馆管理中,特别是传统服务、网络服务中与读者隐私产生的;中突,并指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试析因特网用户的信息交互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分析了因特网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类型及特点,并对典型的因特网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如社会相符行为、聚群行为、利他行为、从众行为及公开与私密并存的网上信息交互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思想出发,似乎有信息就一定有公开信息与私密信息之分,有信息系统就一定会产生信息孤岛现象;从技术角度去看,信息孤岛问题是可能逐步解决、直至消灭的——这就是本文提出的GRID猜想——与关注档案信息化的专家学者共同研讨的档案信息传递问题。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社会经济发展使读者信息需求发生了变化也将进一步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要顺应读者信息需求的变化,采取5项措施开展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9.
李丽 《新闻世界》2008,(7):93-95
随着传播技术的日益发展,一种新的新闻形式——私密新闻借助互联网应运而生。私密新闻具有半公开性、受众的高度参与性、受众关系的紧密性等特点,其在新闻价值衡量、传播模式、传播类型和传播主体等方面与传统新闻有很大的不同。面对私密新闻的产生和发展,我们应该有正确的态度。私密新闻同传统新闻类型并非互相排斥,互相对立,而是可以取长补短,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建筑类院校的读者需求特点,结合检索工作的实际,论述了如何开发利用互联网上的建筑类信息资源,以帮助读者更快、更准地获取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