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放生成型课堂的特点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课堂教学是预设和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其典型表现就是以教材、教案和教师为本位,实行计划教学。每节课的内容、任务和进程都具体地甚至按时间顺序分解在教案里,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规定程序一样,是教材和教案的展开过程,这种指令性的课程范式将师生双方封闭和束缚在了狭窄的课程流水线上,甚至连教学终端的结果也是精确划一地预设好了的。作为教学和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所应有的分歧和争鸣、生命和活力均被拒斥于课程视野之外,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开放生成型课堂珍视教学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倡导突破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生成、开放的创造天地,从而使  相似文献   

2.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趋向于"开放式"教学,"开放"将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之魂.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利成长与发展的土壤,要求教师的教学成为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中心的育人行为,使课堂充满学生情感、智慧、人格成长的阳光雨露,最终让课堂成为师生生命的绿洲.那么,怎样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们存数学教学中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使学生插上创新的翅膀,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3.
钟启泉先生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高中生物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理念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学生生命观和人文关怀。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如果失去了它的生成性。那么课堂也就失去了弹性和生命活力,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那么,我们如何在实践中科学有效地实施生成性课堂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趋向于开放式教学,开放将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之魂。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的统一体。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倡导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属于生活。它要求教育提供给学生顺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高中生物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理念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学生生命观和人文关怀。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倡导生成性教学,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一个动态的、成长的、变化的、有生命的完整历程。然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以师为本,刻意执行预设教案,冷落课堂生成,课堂教学孤立、封闭、僵化,学生难以展翅高飞。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如何突破“预设”窠臼,变“预设”为生成,及时捕捉生成的智慧火花,构建课堂动态生成式的教学,让课堂绽放活力,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但传统教学过分地强调预设与封闭,过分追求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精心设计每一句话、准确计算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等造成课堂教学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生命色彩,师生的生命力就在这样的预设中被人为地白白耗费了。  相似文献   

10.
余文森 《江西教育》2003,(16):19-20
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封闭导致僵化,只有开放,才有可能搞活。开放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一、目标的开放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及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开放的课…  相似文献   

11.
新理念下的课堂是活的,随机生成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力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力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本文以一道试题讲评为例,说明在课堂上如何让"预设"与"生成"齐头并进.一、试题再现  相似文献   

13.
张光华 《四川教育》2005,(12):22-22
新课程指出,开放对应于封闭,生成对应于预设,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学的运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序,并因此表现出相对的封闭性,也正是基于此,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张伟娟 《考试周刊》2011,(40):65-66
课堂教学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从生命力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课堂学情灵活多样、变化莫测,师生唯有从容迎变、应变,形成高效互动,才能生成课堂,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师要能敏锐地捕捉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抓住生成的教育资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历程,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教师须善于捕捉即时出现的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和情境或观点,善于调整和改变预先的教学设计,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从而达成或拓展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那么,如何更好地让思想品德课堂超越预设,在动态生成中呈现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呢?一、精心预设是促进课堂动态生成的"敲门砖"生成与预设是矛盾统一体。教师精心预设,准备得越充分(根据课程标准及学情),就越能更好地捕捉、利用生成性动态资源。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教育智慧,利用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各种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流程,动态处理课堂,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强调知识教学的逻辑与效率,却忽视了学生生命体验过程,学生获得的是"死"的知识,没有得到能动发展。而"生成性教学"能弥补上述不足,关注学生自主建构与生命体验,在多向互动中生成理解,得到意义提升。对此,笔者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例,研究了生成性教学的实施方法,使物理课堂教学变成激情与智慧有机融合的过程。一、整体规划,弹性预设,孕育生成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绝非被动盲目的,以预设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预设教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在课堂上重新生成、不断组织的过程,是人性不断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  相似文献   

19.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能挑战已有认知结构,这样的数学课堂是不具有生成性的;在学习时只关注知识技能而没有经历生命成长,这样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如果教师能够尊重教材预设学情,尊重差异机智互动,尊重情感经历发展,就能生成活力四射、个性张扬、异彩纷呈的课堂。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从本质上讲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面对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独具慧眼的教师会善于捕捉并及时纳入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使课堂生成出人意外的精彩。因此,也有人把“课堂生成”称为“未曾预约的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