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诚信原则作为法律化的道德准则,从更深层次上把握了公平的要义,在审判实践中有着重要作用。首先要调整当事人之间失衡的利益关系,恢复、重建利益平衡;其次是解释、评价当事人的民事法律行为,防止发生纠纷后当事人的趋利避害、进行恶意辩解,指引当事人善意、正当行使权利并履行义务;再次是补充、解释法律,弥补法律条款不能涵盖全部现实生活的不足,对法律规范做出符合立法旨意的正确阐释,防止从个人目的出发任意曲解法律。适用诚信原则应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准绳,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审慎、适度。  相似文献   

2.
论诚实信用原则的效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其功能是多样的,而效益功能在其诸功能中最具整体性和现实性。它的功能表现为:保护交易安全,减少交易成本,确保市场主体利益的最大实现;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补充法律漏洞,保证法律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及时调整和法律实效的充分实现;帮助市场参加者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交易风气,有利于我国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3.
诚信原则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诚信原则发展的四个历史阶段看,诚信原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诚信原则,则是现代市场经济道德准则的法律化,也是二十世纪立法技术发展的结果.诚信原则对市场经济的法律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对民事主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年前调整作用,对民事法律行为的解释、评价和补充作用,对民事法律的解释和漏洞填补作用,限制私权绝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民事活动中基本的准则及道德要求.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活动的当事人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道德准则,恪守诺言,诚实不欺.该原则确立了民事主体的行为规则,平衡了多方利益关系,并具有对法律进行修正、弥补的功能,兼具有道德性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双重特点.在司法实践中,该原则可通过民事惩罚性赔偿制度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5.
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诚实信用原则可适用于民事审判的全部环节。无论是案件事实认定、适用法律的选择还是法律解释还是漏洞补充,抑或是裁判规范的援引与司法社会效果的衡量,都必须遵循诚信原则,受诚信原则规制。民法诚信原则是市民社会道德准则的法律化,司法为诚信原则的实施提供国家强制力保证。司法具有明显的社会导向功能。针对我国目前诚信严重缺失的社会现实,诚信原则的有效适用,可有效防止诚信滑坡,有力推进我国社会诚信建设。  相似文献   

6.
诚实信用原则兼有道德性规范和法律性规范的双重特点。诚实信用原则在大陆法系内的确立,是对大陆法系追求法律的绝对主义,否认司法活动的能动性造成的弊端的补救。就其宗旨而言,任何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中规定诚实信用原则或有关诚实信用的具体法律规范,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某种秩序,以体现一定的利益平衡。诚实信用原则具有补充性、不确定性、衡平性的特点,并产生确定行为规则、平衡利益冲突、为法律和合同的解释确定准则、减少交易费用从而增进效率四项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我国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做了较为系统的讨论、分析,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做为一条法律条文,它不仅是道德准则,而且还应成为一项法律规范,具有法律调节和道德调节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学文科》2005,(6):4-6
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有着密切联系,二是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一般说来,凡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谴责的行为;凡是我国法律所鼓励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所倡导和赞扬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对诚实信用的内涵及其作为道德伦理准则的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重点讨论了诚实信用在法律领域中的意义与功能,说明了诚实信用原则存在并可被适用于普遍的社会境况与人性之中,法治领域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不过是具体的,最低的道德,因而都仅仅是一些具体的,特殊的,琐琐碎碎的规则;法律自身没有原则;法律是双道德原则为原则的,法律的原则,如正义,平等,自由等等,并不是法律,而是道德,因此,大体说来,一切社会活动最终便都是对于某种道德的实现,于是虽然一个社会的道德本身,不过是一纸空,是软弱无力的,因而并不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因;但是,一个社会实行何种道德,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原因,推行优良的道德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原因;推行恶劣道德是社会停滞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于2010新修订的《国家赔偿法》,明确规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地位。但由于立法的相对粗疏,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在该法中未明确规定,造成在司法实践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具体数额各地区、不同案件中差异极大。这一状况在刑事冤错案件的精神损害赔偿中尤为明显。为贯彻国家立法的目标,实现个案正义,制定相对科学、明确且统一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标准有其必要性。应当准确理解精神损害赔偿金的"抚慰"功能,科学界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关联因素,合理提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上限标准。  相似文献   

12.
案例教学对深化刑法分论教学改革意义重大,重视案例教学法是刑法分论教学改革的合理途径。恰当地设定案例,进行案例教学,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分论知识的有效方法,不但可使学生全面理解法条内容,掌握司法技能,还可增强学生处理具体问题的实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罗尔斯的正义学说对研究法与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我国司法理论与实践问题有较大的启发作用。罗尔斯论述了正义二原则的实现过程,提出了政治正义、经济(分配)正义和个人正义问题,并论述了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对正义的严重侵犯下,人们可以采取良心拒绝、非暴力反抗的方式拒绝服从法律。在承认实体公正难检验性的前提下,“视为公正说”正是罗尔斯“纯粹程序正义”在司法审判中的体现。就法治建设而论,国家在立法时应当更多地考虑予弱者以更多的权利配置,在司法时也应考虑保护弱者的原则得以更具体的贯彻。  相似文献   

14.
法律规范不可能包罗万象,而社会生活却是变幻莫测的,欲以有限的规范把握无限的社会就不可能将法律设定为一个封闭的体系。法律条文中一般规定与特殊规定的设置既可以满足实在法对法的稳定性与可预见性的需求,又可以达至法律灵活适用的境界。旨在实现普遍正义的一般规定与意在增加法律弹性、为个案正义留出余地的特殊规定在实现普遍正义与个案正义进而实现法治理想的追求中有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诉法关于审前准备程序的规定,无论在诉讼理论上和实践中均存在许多弊端,因而在以“强化庭审功能,实现司法公正”为目标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许多地方采取了“一步到庭”的作法,但其效果却事与愿违。实现司法公正的目标不在于取消审前准备程序,而是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法官和当事人良性互动的审前准备程序。  相似文献   

16.
缺席判决作为诉讼中一种重要的结案方式,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都有明确规定。然而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缺席判决制度无疑是一种缺憾,与现行的诉讼经济理念相违背,也不利于诉讼公正的实现。本文认为,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结合我国的司法经验和实际国情,构建我国的刑事诉讼缺席判决制度。  相似文献   

17.
市场公正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目标,这根源于市场游戏规则、市场行为正当性以及价值规律作用发挥的需要.而商业贿赂存在的危害性是腐蚀市场主体之间的机会平等,其本质是对市场公正根基的噬啮,这反衬出反商业贿赂的落脚点是对市场公正的修复.为回归到这一原点必须依赖于双重机制的建构:机会平等的内部规则设定和商业贿赂治理的外部长效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协商性司法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诉讼主体通过对话与协商,经过利益博弈,达成互惠的协议,从而解决刑事争端的一系列程序或制度的总称。协商性司法的制度形式分为横向的协商制度和纵向的协商制度。刑事诉权理论为协商性司法提供了正当性理论基础,既诉权的平等性是横向的协商性司法程序正当性的保障;刑事诉权主体对诉权有限的处分权,是横向的协商性司法制度的前提;诉权对审判权的制约,使法官参与协商不受制于片面的犯罪追诉目的,从而有利于罪刑协商的顺利开展;被害人是诉权的主体,因此其参与协商是协商性司法制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近现代法治国家,诉讼和审判作为公民权利实现的最终和最重要的手段,其制度和理念始终受到高度重视。但在中国,无论司法机关本身还是一般公民均对诉讼的各个方面在理解上存在着某些误区,突出表现在对诉讼功能的认识、对中西诉讼观念体制的兼容吸收、对诉讼机制改革的价值取向等问题上。虽然我国司法机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反观国际社会及各法治较完善的国家,针对国际间司法协助的增多及涉外案件的大量出现,已基本形成了一系列关于诉讼活动特别是民事诉讼的国际惯例和先进制度,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吸收。  相似文献   

20.
The study examined the meaning of personal belief in a just world and students’ experience of their teachers’ behavior toward them personally for school distress in different class contexts. The study involved 827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from 61 classes (grades 9 to 11).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more the students believed in a personal just world, the more they felt their teachers’ behavior toward them personally to be just, and the less school distress they experienc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elief in a just world (BJW) and school distress was partly mediated by students’ personal experience of teacher justice. These associations were stable across school tracks, schools, and classes.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and the just world theory, a strong BJW seems to function as a rather context-independent personal resource for students, explaining their individual experience of teacher justice and school distress. Moreover, teacher justice seems to be a key feature of schools explaining students’ well-being at scho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