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在探讨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内涵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高校心理咨询师职业枯竭的成因,有社会因素、工作因素等外因,也有人格特质、未完成事件和知识准备等内因,并提出了预防职业枯竭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职业圈》2004,(2)
职业概况根据前程无忧最新发布的《2004年中国主要城市白领薪酬报告》显示:2003年整体收入最高的5大行业中,咨询业位居其中。咨询师已成为现代白领中的“新贵”。现在,为进军这一潜力行业,咨询师考证及培训成了人们追逐的热点。除了以往常见的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企业法律顾问执业  相似文献   

3.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 ",或过度疲劳综合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长期工作的重压之下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文章针对如何巧用激励理论破解我国医疗工作者的职业倦怠情绪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熊丽克  封福霖 《职业圈》2010,(8):259-260
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是指辅导员对于所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挥辅导员队伍作用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稳定和发展辅导员队伍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是指辅导员对于所从事辅导员这一职业的肯定性评价,是影响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发挥辅导员队伍作用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影响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的因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稳定和发展辅导员队伍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邓华山  梁耿雄 《职业圈》2008,(11):118-119
大学生选择职业过程中在心理和行为上存在着一些盲点,如自我认识不足,求职定位不准;目光短浅,只看钱途;脱离实际,期望过高等。出现这些盲点有其内在的因素,对此,教育工作者要转变就业指导观念,正确引导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7.
作为省属国有发电企业,浙能兰溪发电公司通过搭建“多维”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平台,开展心理咨询师培训、建立职工心理疏导预控和危机干预机制、丰富活动载体和加强思想引导等举措,积极疏导排解员工不良情绪,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帮助人、凝聚人的人本思想,让员工的心更美更健康,为企业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营造了蓬勃向上的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8.
公用事业处通过构建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成立事业处阳光驿站心理咨询服务室、组织爱心传递活动等方式,培养一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提供的专业服务,包括亲子教育、情感婚姻、疾病调理、社会适应、家庭矛盾、求学择业、变态心理、感悟人生,还包括人格测验、心理行为问题评估、应激问题评估等。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咨询服务,咨询师和志愿者经常与一线员工亲密接触,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直接与职工对话、谈心。认真倾听员工心声,全面把握员工的思想脉搏,知道大家的所盼所怨,再针对员工的思想和现实问题,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有的放矢地解除人们心理上的“病痛”,使带“病”上岗的员工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从而起到了精神保健、心理保健、思想保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林岩  姜鲁平 《职业圈》2007,(4S):134-135
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影响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因素主要有自身,环境,网络等。构建和谐心理应注重修身,加强制度建设,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加强网络文明与监管力度等。  相似文献   

10.
心理疏导的含义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疏导是指,心理咨询师与心理疾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产生积极影响,对患者阻塞的心理进行疏通引导,使之畅通无阻,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而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来说,主要是通过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帮助职工进行心理调试,缓解心理压力,宣泄不良情绪,从而促进职工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其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进行学生工作的核心内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显著与否,则与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建设息息相关。本文主要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辅导员职业素养建设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连钠  马麟  吴中伟  田良英 《职业圈》2010,(32):120-121
作为高校的办学主体,教职工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工作中为学校的发展做着积极的贡献,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等状态,会对工作的积极性、学校的凝聚力和理念的创新性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  相似文献   

13.
在生涯发展理念下,高校就业指导的目标应该完成从简单的人职匹配转向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从求职技能训练转向人的潜能开发和全面发展的职业化素质的培养,从一次性职业选择指导转向整个生涯选择的指导。文章在阐述上述就业指导目标演进的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就业指导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目前,有诸多因素阻碍着高职院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转变体育教师的教育理念,大力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和教材,开设职业特色课,兴趣选项课,融健身性、职业性、大众性、终身性等为一体的体育教学新模式是高职院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郭素红 《职业圈》2008,(6):161-162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党和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社会各方面应有力配合,积极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大学生自身也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要把正确的职业理想与务实的就业定位结合起来,要有科学的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6.
邹玉 《职业圈》2012,(29):106-106
女职工素质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女职工所具备的知识水平,思想道德品质、心理承受能力、职业能力、创新精神、观念、气质、性格、身体状况等诸多因素的总合。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就是要引导女职工树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帮助女职工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17.
曾婧  成云 《职业圈》2008,(12):68-69
中小学教师是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组织、职业、个人等四个方面的因素。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也应从这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教师是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的职业.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组织、职业、个人等四个方面的因素.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也应从这四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选择职业过程中在心理和行为上存在着一些盲点,如自我认识不足,求职定位不准;目光短浅,只看钱途;脱离实际,期望过高等.出现这些盲点有其内在的因素,对此,教育工作者要转变就业指导观念,正确引导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20.
龙建 《职业圈》2007,(6X):40-40,46
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和谐的内容,提出构建心理和谐管理指数以及高校进行心理和谐管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