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新课程异步教学的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必须要经过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训练阶段、过渡阶段和正式教学阶段。其中,训练阶段主要是教师运用异步教学理论和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方法的训练使每个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人人过自学关,这是实现学生学习的个体化、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和教学活动的过程化的前提条件,是关系到新课程异步教学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阶段。现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浅谈训练学生过自学关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2.
实施新课程的方法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刚刚步入实验阶段的教师,面对新教材的呈现方式与要求惘然无措。“新课程与异步教学”的研究,全面提出了“学生学习的个体化,教师指导的异步化,教学活动的过程化”。对新课程教学目标与异步教学方法进行了科学整合,全面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彻底克服了新课程实施方法的瓶颈。为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全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敏 《异步教学研究》2007,(3):22-23,30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引导学生对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长期实践和应用,使他们形成比较固定的学习行为。尝试中我认为新课程异步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新课程异步教学的“六因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程异步教学的“六因素”是指学生解决一个一个学习问题的个体学习过程:自学→启发→复习→作业→改错→小结。这个过程能有效地帮助和促进学生解决每一个学习问题,这个学习过程能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而形成学生的学习能…  相似文献   

4.
异步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代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结构中,注重学生的自学过程和学生学习的科学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初中地理教学的经验,谈一谈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异步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异步教学模式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把异步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与新课程的具体教学实施相结合,在为实现新课程培养目标服务的过程中形成,带有新课程教学特点的异步教学模式。它是实施新课程体育教学的催化剂,是体育教师转变角色的桥梁。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体育异步教学在实现教师角色转变中所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黎世法教授对异步教学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我们国家成千上万的学校和教师实施了异步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黎世法教授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投入这场火热的改革浪潮,他创立的异步教学法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促进了学生的成长,使学生终身受益,凡是搞异步教学实验的学校和老师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县的许多教师也和大家一样,对异步教学情有独钟,研究异步教学已有10多年了,在这长期的实施和研究中,很多老师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回忆我走过的路程,使我深深感到:异步教学中蕴含着新课程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则是:“一切为了每一…  相似文献   

7.
2002年,我校引进了黎世法教授的新课程异步教学法,我们积极地参与了新课程异步教学的实验,经过我俩四年不断努力的实践,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从异步教学法给教师教学思想带来的转变,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行为的改变,新课程异步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实验效果和我们的心得等五个方面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16日至20日,湖北大学黎世法教授亲临我校进行为期5天的新课程异步教学现场指导,并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全程培训,把初一(9)班作为异步教学示范班,对该班69名学生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经过培训,我校全体师生受益匪浅,全体教师一致表示,在新的一年里,我校全面推行新课程异步教学法,并争取把我校办成新课程异步教学实验研究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9.
2002年,我校引进了黎世法教授的新课程异步教学法,我们积极地参与了新课程异步教学的实验,经过我俩四年不断努力的实践,实验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从异步教学法给教师教学思想带来的转变,由此产生的教学行为的改变,新课程异步教学法的实行过程,实验效果和我们的心得等五个方面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异步教学是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因为异步教学是一种有明确教学目标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的主导者,能将教师的三种指导形式与学生的五种学习形式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中,使教师的“五步”指导与学生的“六步”学习紧密结合进行的,以学生的个体独学为基础,充分运用一切教学条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组织课内外全部教学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头脑,达到高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学效果能及时反馈的教学方式。异步教学把学生从“老师讲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异步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方式,运用异步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沙湖嘴小学是一所公办学校。学校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在国家变革基础教育课程和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基础上,以异步教学理论为指导,着力加强了“变革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探索。新课程异步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指导的异步化、学生学习的个体化、获取知识的过程化是新课程异步教学的理论精髓。新课程异步教学模式简称“六段教学”模式,它是由教师的五步指导程序(提出问题———指示方法———明了学情———研讨学习———…  相似文献   

13.
异步教学中教师的“五步指导”第一步是“提出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首先要从提出问题开始,问题能控制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以保证学生学习的补充性和有效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解决一系列学习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新课程异步教学是一个问题化的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理解和记忆知识,而是为了解决课本和社会生活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以及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体育新课程改革是在我国深化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体育教师应主动更新教育观念,以新课程异步教学精神为指针,以终身体育观点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并实现“六转变”教学观,并把它们合理地运用到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为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这六个转变是:第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第二,由重统一规格向重差异性教学改变;第三,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第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第五,由重单向信息传递向重综合信息交流转变;第六,由重“一刀切”教学向重教学个性化转变。新课程体育异步教学…  相似文献   

15.
提出问题是新课程异步教学六段教学过程的第一阶段,而教师提出的问题一般都体现于教师编写的自学参考提纲中。它是教师全面的、重要的课前准备活动。精心编写自学参考提纲能把教师的精力投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备课中去,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指导效果,对学生的自学有着重要的指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异步教学中教师的五步指导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首先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这样就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有效性,由此可知,问题是学生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中遨游的灯塔和航标。而教师所提的问题,主要在自学参考提纲中,设计一份好的自学参考提纲,能对学生自学新知起主导作用,是学生学习新知的路标、向导、引路石、指南针!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异步教学中教师的五步指导第一步就是提出问题。教师指导学生的学习,首先要从提出问题开始,这样就可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保证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和有效性,由此可知,问题是学生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中遨游的灯塔和航标。而教师所提的问题,主要在自学参考提纲中,设计一  相似文献   

18.
吴敏 《异步教学研究》2004,(4):43-43,F003
提出问题是新课程异步教学六段教学过程的第一阶段,而教师提出的问题都体现于教师编写的自学参考提纲中。它是教师全面的、重要的课前准备活动。精心编写自学参考提纲能把教师的精力投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备课中去,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指导效果,对学生的自学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实施新课程异步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管理是保证实现一定目标的系统工程。新课程异步教学管理系统指的是,根据教学方式一定要适合学情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确定的教学管理系统。它是一个以教师为主导的,从每位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的,学校进行宏观控制,学生进行微观自主计划学习的教学管理系统。由于普通高中的学生是根据自己制订的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进行学习的,每位学生的学情(学习水平、学习兴趣、学习需要等)是不同的,而且每个学生的学情是经常变化的,因此说,普通高中新课程异步教学管理系统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适应学生学情变化、学校宏观控制、学生微观自主计划学习的动态教学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异步教学模式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把异步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与新课程的具体教学实施相结合,在为实现新课程培养目标服务的过程中形成,带有新课程教学特点的异步教学模式。它是实施新课程体育教学的催化剂,是体育教师转变角色的舞台。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体育异步教学在实现老师角色转变中所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