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素质教育概念的界定 有人将素质增长率定义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则将它规定为一种类型的“教育”。到底素质教育应该是哪一个层次的概念?无可否认,素质教育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来说,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它并不是这一层次上的概念。这一层次上的概念是“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正是“教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而“素质教育”只是“教育”这个“属”内的一个“种”。我们承认素质教育也是这样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因为“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可见用“有目的、有计划  相似文献   

2.
几乎每一个工业化国家,甚至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都将幼儿园教育视为一项社会责任。例如,在法国,3岁至6岁的幼儿有80%进入了学前教育机构。儿童所需费用由家庭负担,但一些较贫困地区的家长们每天只需付1法郎。美国“先行教育计划”(由美国政府出资,旨在为贫困家庭儿童开设的补偿教育计划——译者)已经帮助贫困学前儿童及其家庭达25年之久。美国提出在1994年以前,使所有4岁的需政府帮助的儿童都得到“先行教育计划”的帮助,国会也于最近通过一个儿童保育提案,决定今后每4年拨款8.25亿美元用于儿童保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个别教育计划”的含义“个别教育计划”这个概念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伴随着我国特殊教育和外国的交流,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的特殊教育界首先出现的。“个别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又被称为“个别化教育方案”。原始意义上的个别教育计划是美国1975年颁布的《全体残障儿童教育法案》中的一项内容,是指由地方教育部门的代表、学校教师、心理学工作者、医生、社会工作者以及家长或监护人组成的小组为残疾障碍儿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JIP? JIP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太地区实施的“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简称APEID)中设立的一项提高小学教育质量联合革新计划(简称JIP)。 (二)JIP是如何产生的? 长期以来,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小学教育质量普遍不高。尤其是这些国家的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着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巩固率低,留级率高,辍学现象严重等问题。初等教育结束时,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不能获得基本的学习技能,学习成绩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对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5.
“教育策划”已被教育界认可。许多中小学通过教育策划,在办学的实践中取得了成功。这是一个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是对一个概念的界定,是一个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是一个带有基础性的问题。策划这个概念与计划(包括规划)、决策、管理这三个概念有着重要关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一定区别。一、策划与计划。“计划”在经典管理理论中被确定为管理的重要职能,被称为“管理之首”,它是为管理对象在一段时间内所规定的工作蓝图。计划被一个合法程序确定后,具有广泛的约束力,在计划管辖范围之内的人与事都要“按此办理”,事后要依此检查、总结…  相似文献   

6.
儿童的委托--美国家长参与儿童早期教育情况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十分重视家长对儿童早期教育的积极参与,他们把家长的参与看作是孩子委托给父母的一种使命和责任。联邦政府推出了家长参与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首要计划”和“先行计划”等项目。地方政府也通过一系列家校合作项目及其典型示例研究,为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提供帮助和服务。家长对儿童早期学校教育的参与,不仅反映了美国的教育管理化传统,标示了其学校管理民主化和开放化的特色,而且也代表了其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一、终生学习概念的提出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等概念的提出有一个过程。其中终身教育、终生学习观念的思想萌芽在中国与西方皆古已有之,但终身教育一词出现则在1919年英国成人教育重建委员会的报告中。二战结束前后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逐渐被英、法等欧洲国家采纳。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巴黎召开“第三届国际文化教育发展委员会”上由朗格郎提出“终身教育”议案并被普遍认同之后,它作为一种教育的新概念在世界上流传开来了,如中国大陆颁布的《教育法》中也已提出“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紧…  相似文献   

8.
最近,对于“母爱”和“爱的教育”问题,不少同志写了文章,开展了争论。读了这些文章,受益不浅。但也有些不同意见,写在下面,请同志们指教。“母爱”究竟是一种什么概念有的同志提出,资产阶级教育家或有严重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人所提倡的“母爱”是指抽象的爱、超阶级的爱,这个概念,是一种超阶级的概念;对于这种“母爱”,应当批判。另一些同志不同意这种意见,认为“母爱决不是一种‘超阶级的概念’”。(参考《人民教育》1963年12期第21页) 我认为:抽象的、一般的提“母爱”,没有具体规定“母爱”的阶级性,显然指的是抽象的爱、超阶级的爱;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和老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大幅度提高,传统产业将被逐步改造或逐渐消失,以往那种就业前的“一次教育,终生受益”已不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构建从业人员“终身教育”的培训体系,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对继续教育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以来,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教育思潮,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继续教育视为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全球科技竞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工业化社会的兴起,需要大批符合某种统一标准的工人,学校教育在班级授课制的支持下迅速取代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凸现了其与工业社会的相关性,上升为使其它教育类型黯然失色的显性地位。家庭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也失去了其原有的重要性,家长(尤其在母亲参与社会工作之后)越来越倾向于将子女的教育任务转嫁给学校,“教育的私人性被抽象化了——排除了父母对公共教育的直接的教育意识。”[1]家庭在工业社会中逐渐成为了一种经济实体的代表,它的教育功能被边缘化。一、家庭边缘化给教育改革理论带来的错觉家庭教育功能边缘化使得家庭不再对儿…  相似文献   

11.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呼声由来已久。早在1899年,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中就指出,所谓理想的学校,就是“一种更系统、更扩大、更加明智和更适当的方式去做大多数家庭由于各种原因只能以一种比较简单和偶然的形式去完成的工作罢了”,学校的任务,就是“加深和扩展它关于与家庭生活相联系的价值的观念”,在他看来,没有家庭及家长的参与,要实现青少年“自由,圆满的生长”则几乎是天方夜谭。时至今日,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仍更多地局限于单向度地对学校教育的服务,参与的层次低且大多流于形式。认识是实践的先导,对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合理性的认识是超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障碍、建立良好家校关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思格斯否认现代教育的概念,列宁的现代教育概念也是相对的,所以现代教育没有确定的内涵,泛指‘当今’需要提倡和应用的教育”(参见《现代教育的理论探讨》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以下简称《探讨》)。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提倡参与性学习。“参与”,被定义为“主动介入其中,自觉承担责任,积极干预事态,尽力创造发展。”这样的参与,是很有美育意义的。所谓美育,指培养人们在正确的审美观指导下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它是人类在美化客观世界的同时美化自身的一种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一)美国家庭学校兴起的背景当代美国越来越多的家长拒绝把孩子送往学校,代之让孩子在家里接受教育。这样一种家庭学校教育及其实践作为一种教育自由选择运动已推及其他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泰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家庭学校教育”指学龄儿童不通过公立的或私立的学校,而以家庭为基础和地点接受教育。家庭学校教育在美国各个州不断发展,并且逐渐得到社会、政府和学校的支持,走上了合法的健康的道路。1993年,父母自教自养的法案在美国50多个州均获通过,“在家上学”获得了法律支持。根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2001年7月发布的…  相似文献   

15.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切实发挥教育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必须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打破学校和社会的界限,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会为平台,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一、学校、家庭、社会在德育中的作用(一)学校的作用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往往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校不同于家庭、社会的影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所收集的10~15岁青少年样本,本文考察了父母参与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青少年教育期望”这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这种作用的城乡差异.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都通过父母参与这条路径间接作用于子女对自身的教育期望.分城乡来看,本文所关注的父母参与的两个雏度——学业期待和日常关怀——有效解释了城市家庭中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而在农村家庭中,父母参与也部分解释了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教育期望的影响.本文还对父母参与在城乡样本中差异化的中介作用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学生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是青少年学生心灵中缺乏宽容精神。宽容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德,它有利于个人福祉的增加和社会和谐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宽容”,需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维度创设宽容的环境,这也是一种示范性的宽容教育;让学生“学会宽容”还需要直接的宽容教育,宽容教育应避免方式上的“灌输”,需要具有内容和方法上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8.
“教育能力发展计划”以提升发展中国家教育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己任,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主动尝试。该计划重点关注教育部门综合改革、培养生活和工作技能、培养高质量教师三个行动领域,在推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支持教育数字化建设、注重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关注弱势群体学习与发展、制定综合教师政策、更新教师培训内容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教育能力发展计划”也面临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亟需转型、教师政策制定和落实难以推进等挑战。面向未来,“教育能力发展计划”或将进一步延续包容合作的工作理念,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契机,重视弱势群体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少年儿童研究》2014,(1):63-64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教育网络,共同完成教育仟务。为深入了解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共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总结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共育的成功经验,在第十四届“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一成功计划”研讨会即将召开之际,“成功计划”办公室决定开展征文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20.
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特别是非洲,20世纪80年代在教育方面是失误的时代。从法国人弗朗索瓦·奥里维尔(下称“奥”)与阿达马·温(下称“温”)的对话可看出,发展中国家所需要的并非是富国的“马歇尔计划”,而是如何更聪明地利用现有的人、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