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原大学学报》2019,(3):45-49
相传为杜光庭所作的《虬髯客传》,其中的剧情对话、人物行为,对游说艺术的运用比比皆是。而产生在小说之前的《鬼谷子》是先秦纵横家经典思想的精要,《虬髯客传》与《鬼谷子》均有政治目的表现,将《虬髯客传》的叙事情节与《鬼谷子》进行比较,不难发现,这篇唐传奇小说的叙事情节有多处对《鬼谷子》的游说艺术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2.
"识人"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历代小说均对其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识人"意识是《虬髯客传》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但往往被研究者所忽略。从人物形象的塑形看,文本不仅将"识人"意识体现在主要人物的性格结构中,而且通过"识人"意识的推演也彰显了晚唐豪侠小说的超人色彩。从"识人"意识的视角研究《虬髯客传》,不仅可以重新观照"风尘三侠"的形象特质,而且对挖掘文本的复杂内蕴也有其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代产生的武侠小说,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中的一枚奇葩,《虬髯客传》所具有的虚构、武功、任侠、言情、志怪等,不但是构成唐代武侠小说的元素,而且对后世通俗武侠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今天新派武侠小说,都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因此,我认为《虬髯客传》是唐人武侠小说之最,以之为代表使唐人武侠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达到了“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虬髯客传》以李靖、红拂、虬髯客等主要人物的言行活动为衬托,突现了李世民的天命真主形象。该小说混淆视听,旨在伪造唐初历史,其政治目的是为了宣扬天命归李氏。李世民为天生真主,目的是为李世民日后非法夺取皇位的政变行为制造合法的天命依据,为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服务。  相似文献   

5.
付洪伟 《安康学院学报》2013,25(2):65-68,96
约产生于唐代晚期的古典小说《虬髯客传》属于短篇豪侠小说的一种,文章看似温情平淡的描写背后所表现出的却是争权夺利的斗争。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认为空间不单是一种物理概念,也具有权力、法则、秩序、关系等各种特性。运用后现代主义空间理论解读《虬髯客传》,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空间隐喻性背后的权力分化、空间流动性的争夺以及资本控制下的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6.
《虬髯客传》作为唐传奇中的翘楚,开启了后世武侠小说创作的无数法门。历来论者对其研究多集中于小说作者考辨、虬髯客原型解、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探析和政治背景挖掘等方面,而对其中的空间元素有所忽略。《虬髯客传》中的空间,不仅是作为情节发生场所和叙事必不可少的场景,还与人物行为一起构成了情节发展的主要因果链,且具有更深层的隐喻义和暗示性,其在主题表达和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承担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虬髯客传》是一篇英雄传奇小说,也是一篇道教小说,代表了唐传奇的最后灿烂和辉煌。它的思想价值在于反映了以和平方式解决改朝换代、避免战争灾难的要求;它的艺术价值在于具有全面总结前人小说创作经验的历史成就。  相似文献   

8.
崔元翰系年     
崔元翰的传记资料,有《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七、《新唐书》卷二百三《文艺传(下)》之本传、权德舆《唐尚书比部郎中博陵崔元翰文集序》(《权载之文集》卷三十三、《唐文粹》卷九十二、《全唐文》卷四八九)及《南部新书》、《唐语林》等笔记。现根据有关资料,对新旧《唐书》本传等误失之处,略作订正,并加以系年。崔元翰,名鹏,以字行。深州安平人。按:崔氏名、字,诸书记载并同。唯其籍贯,《全唐文》小传云:“元翰,名鹏,以字行,  相似文献   

9.
关于《虬髯客传》作者的论述问题,历来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但至今仍然看法不一。在归纳前人的几种看法的基础上,根据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分析张说、裴铏以及杜光庭等人创作的可能性,最后得出《虬髯客传》的成书是一个累积型过程,并且真正的最后定稿者当已佚名。  相似文献   

10.
赵桦 《文教资料》2006,(25):177
《虬髯客传》是唐代豪侠小说的集大成者,描写了“风尘三侠”的故事。翻译我国古典文学的最佳排挡杨宪益夫妇把它译为英文,译笔简洁明丽,如行云流水。本文对其译文进行赏析评论。  相似文献   

11.
唐代笔记小说《松窗杂录》经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付梓,因所据版本有限,存在不少讹误.笔者搜罗《类说》、《绀珠集》、《说郛》、《历代小史》、《顾氏文房小说》、《奇晋斋丛书》、《唐人小说》、《四库全书》诸本,参考多种诗文集、笔记、类书,加以校勘.  相似文献   

12.
北宋王谠的《唐语林》是仿照《世说新语》体例创作的一部"世说体"小说。在小说的编辑体例、语言风格等方面,既有对《世说新语》学习仿拟,又有自己的特点。不仅语言隽永传神,优美流畅,气韵生动,而且在叙事方面也显示了篇幅短小、精炼简约、遗形取神的特征,生动地体现了《唐语林》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13.
凌濛初创作的《红拂》杂剧是根据唐代传奇小说《虬髯客传》改变而成的,但它不同于其他《红拂》剧作,凌濛初《红拂》杂剧的创作时间当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至万历三十三年(1605)八月之间,其创作因素是多方面的。凌濛初《红拂》杂剧,将一事化为三传,使之更具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魅力,获得了巨大成功,并得到了戏曲界的赞许,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著名晚唐传奇《虬髯客传》为个案,从古典美学角度,抓住“奇”的主要艺术特征展开论述,并进一步探索这种朴素艺术技法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古今<<虬髯客传>>研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料匮乏与研究方法的简单单一、相对落后,制约了对《虬髯客传》的突破性学术研究。在古今研究家所持的三大主要说解中,“文人游戏”说对历史真实与虚构真实辩证关系认识不足,并不成立的“侠义”说起了严重误导作用,“士”之政治人生追求说有待完善。应对古今《虬髯客传》研究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6.
涵芬楼据明抄本排印的《说郛》丛书卷二十二,收有《山家清供》一卷、《山家清事》一卷,署名均为“宋林洪字龙落号可山人和靖先生裔孙”。查阅此二书其他版本的署名,表字有出入:《小石山房丛书》本《山家清供》是“宋可山人林洪龙发”,涵芬楼影印明版《顾氏文房小说》本《山家清事》是“可山人林洪龙发”。按照名与字在意义上相辅相成的联系来考察,这个别号“可山人”的林洪,表字当是“龙发”而非“龙落”。《说郛》本的“龙落”明显不合“洪”为大水的本义,这大概是涵芬楼排校的差错,或是所据明抄本的讹误。  相似文献   

17.
据《晋书》卷82《千宝传》可知,干宝撰《搜神记》,凡30卷,每卷都由若干篇微型小说组成,旨在“明神道之不诬”。可惜,这部志怪小说后来散佚了。据《四库全书总目》及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等所考,明清时代流传的《搜神记》20卷本是明人胡震亨辑录而成的。这部20卷本流传过程中经过不少学者的整理,至今已有多种读本,例如明末有毛晋《津逮秘书》本,清代有  相似文献   

18.
红拂这一题材始见于唐代小说《虬髯客传》,明清剧作家结合个人情志和所处的特定生活背景对其进行了敷演、改编,传奇杂剧迭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红拂女以及在其身上不断凸显的女性意识使得红拂这一题材具有历史横截面上的反复塑造性和阐发性。  相似文献   

19.
《聂小倩》忠实地继承了《虬髯客传》中张一妹的卑贱女性自赎、巨眼识人于穷途的故事核心;巧妙借用了风尘三侠的人物关系图谱,却又做了全面的改版创新。两篇小说人物追求与人物命运的不同显示了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思潮与作家关注点的不同;其蕴含的识英雄、重英雄的人才发现思想使小说呈现了更为深广的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庸的小说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好看的小说,异彩纷呈,美矣美仑。读他的小说,会使人想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及近代的小说,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想到先秦的《诗经》,等等。这里不打算作全面的论述,只试图探求一下金庸的“射雕三部曲”(即《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和唐代几篇著名的剑侠传奇之间的承继关系。唐代著名的剑侠传奇主要有《虬髯客传》、《红线传》、《聂隐娘》、《昆仑奴》等。对这几篇作品,金庸曾多次提到过,如卢玉莹的《访问金庸》纪实里就有这样的对话:(卢)问:中国何时开始有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