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傣族剪纸是傣族极具民族特色的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艺术的瑰宝。调研发现,傣族剪纸在建档保护方面存在档案材料分散、传承人档案缺失以及档案保护缺乏数字化支持等问题。文章根据傣族剪纸的自身特点,在收集整理档案、建立传承人专项档案和档案数字化建设与开发等方面给出一些建议,这对傣族剪纸的科学合理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傈僳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民族特色,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实地调研发现,傈僳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存在针对性政策法规缺位、传承人档案缺失、相关档案部门被边缘化等现实问题。因此,应从政策法规、建档保护机制以及对传承人档案地位的重视等方面解决问题,这对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保护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工作的现状及手机APP的应用状况,剖析美国StoryCorps口述史项目中手机APP的设计思路,提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APP的基本理念与功能模块,并建议从法律上明确非物质文 化遗产传承人传承项目的公开范围,以宣传、奖励等方式吸引公众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档APP,从而将这一项目推行至更广泛的社会公众.  相似文献   

4.
为了及时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社会历史记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口述档案逐渐成为一种重要形式.文章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实践工作的进展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档案建档工作在组织保障、资金投入、对象选择和建档流程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档案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目前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急需档案部门对他们进行立档保护,建立传承人档案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工作的核心就是传承人档案资源的建设,目前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急需档案部门对他们进行立档保护,建立传承人档案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视野     
《陕西档案》2012,(2):17-19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核心就是传承人档案资源的建设,目前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急需档案部门对他们进行立档保护,建立传承人档案可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完整性,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制定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指标体系,对传承人实行精细化管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搭建多元化平台;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支持和培养是增强传承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建设方面作用发挥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老虎笙"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老虎笙"进行建档保护,对彝族传统文化传承、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丰富档案信息资源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老虎笙"建档保护工作存在的优势,针对"老虎笙"档案信息收集、参与主体和建档途径等提出"老虎笙"建档实践思路,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历来就是社会瞩目的焦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有的已经濒临灭绝。本文拟从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解读、厦门市翔安农民画的现状、厦门市农民画建档保护的实现途径几个方面入手,表达这样一个观点: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建档保护势在必行、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1.
<正>与政府部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建档不同,企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别具一格。"中华老字号"企业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简称"昆中药")申报的"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2014年12月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云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载者和传递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表现。笔者以国家文化部公布的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为研究对象,以区域分布和年龄分布为研究角度,研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的现状,并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文化遗产保护中愈发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业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不断发展,日益丰富。通过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从概念、特征、原则和建档主体、建档客体、建档背景环境和建档路径等研究议题出发,检视了当前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研究的主要进展和现存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档案是一种特殊的有机体,将口述档案相关理念和方法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是一种双赢的行为。本文从建档过程中采访对象的确定,采访设备的选择,采访过程的实施三个环节入手,阐释了从传承人口中获得隐性知识并利用已获得的隐性知识获得新的知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教训都表明,加强传承人档案管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的核心和关键.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的概念、内容、特点、地位、作用及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档案的定义 目前,传承人的概念得到较多认同的是祁庆富所言,“在有重要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代表某项遗产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掌握杰出的技术、技艺、技能,为社区、群体、族群所公认的有影响力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中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入手,分析了中国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必要性,针对建档主体多元化的现实状况,提出构建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建档机制的观点,并探讨了协同建档机制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7.
周杰 《山东档案》2011,(1):43-43
近日,在滨州市第三次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扶持资金发放仪式上,来自全市各县区的19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20名传承人喜领扶持金。据悉,滨州市文广新局从2008年开始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建立档案,并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扶持。截止目前,已先后3次投入9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50项,扶持优秀民间艺人58名。  相似文献   

18.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方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萧放 《文化遗产》2008,(1):127-132
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决定了传承人的认定原则。单一属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们从个体的历史传承与社会声望两个向度考虑;综合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文化整体中切分重要文化环节,确定关键传承人。对认定为非遗传承人的对象不仅要有经济、社会的生活保障,还需精神关怀。当然传承人也应该自觉承担传承文明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9.
史静 《文化遗产》2016,(4):74-80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常重要的口述主体,让他们开口言说自己的历史,掌握话语权,意味着他们成为历史的主体。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具有极强的集体性,分析传承人记忆与口述的集体性特点,有助于在对中国传承人进行口述史的研究实践中,更好地采集口述资料,并提升出中国传承人口述史集体性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20.
王晓燕 《兰台世界》2019,(z1):26-27
<正>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使数以万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流传,有些已濒于失传。为了使这些民间文化瑰宝存活下来,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国家不仅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1]可见,传承和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并为其建档,是当代人责无旁贷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