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春以来,丹江口市凉水河镇成校教师利用双休日分头到各村指导春耕备耕生产,包括小麦、油菜、柑桔、茶园、蔬菜大棚的春季管理,农药、种子、化肥、农膜的选购,早育秧及旱育秧栽植技术等。他们每到一处都亲自操作,耐心讲解、示范,直到农民听懂学会为止。还及时向农民介绍传送农民急需的信息和好的农用品。据统计,近两年该镇成校共举办各种农技培训班50余期(次),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1200多人,推广应用80项农业实用新技术,有力  相似文献   

2.
1998年,我们胡集镇农业生产总值6亿万元,位居钟祥市第一,农民人均年纯收入3700元,比上年增加105元。据统计,科技进步在我镇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已达到42%。作为农村成教工作者,如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我们作了以下探索和实践:一、组建农业技术讲示团,为农业产业化培养各种人才讲示团以镇村成校专业教师为成员,以畜牧兽医、畜禽养殖、农作物栽培与管理、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使用与维修、农村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为培训内容,主要  相似文献   

3.
荆楚大地     
钟祥市旧口镇坚持“三个结合”,抓好科技培训,深受农村干部和农民欢迎。①内外结合,镇成校先后与华农大、省林科所和钟祥市的水产、林业、畜牧等局,签订有技术培训和经济开发合同,开展经常性技  相似文献   

4.
钟祥市旧口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994年采取五条措施真心实意为农民致富服务,受到农民欢迎。这五条措施是:一是挂村联户,深入开展“2100”活动。成校与两个村挂钩,与100个农户建立联系,接照“一村一品”、“一户一品”的模式,给村组和各农户制定开发项目,推广优良品种,传授科技知识,提供致富信息,二是大力开展技术培训。镇成校办有林果、种植、养殖、特产4个长班,培训对象是党员、村组干部、种养大户代表,共计553人.长班学制两年,农闲时集中学习两个月,主要学理论知识,实行定向  相似文献   

5.
公元1999年7月16日,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却是钟祥市九里回族乡黄庵村四组农民余永祥终身难忘的时刻。这天,他收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局颁发的“颈口护肩电热温足保暖被”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三年心血,终得回报,捧着绿色证书,余永祥与妻子相拥而泣……1961年3月8日,余永祥降生于钟祥市东桥镇三星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作为父母掌上明珠的余永祥,  相似文献   

6.
荆楚风景线     
罗集镇成校引科技进农户钟祥市罗集镇成校采取多种方式引科技进农户,使全镇掀起了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的新高潮。自1993年以来,罗集镇委、镇政府便把每年培训1500户农民作为科技兴镇,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6年来,全镇共培训农民10300人次,其中85%的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并涌现出800多个技术示范户。通过科技培训和科技扶贫,  相似文献   

7.
在广阔的江汉平原北部的田野上,经常活跃着一支深受农民朋友欢迎的成职校专业教师队伍,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曲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乐章,奏出了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最强音。这支队伍是由钟祥市乡两级成职校专业教师所组成。去年,他们采取挂联方式,以智力扶持为契机,全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共挂村116个,联系农户1150户,帮助农户引进优良品种、推广新技术项目1242个。他们先后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共举办实用技术专题讲座35期,召开现场会25场次,现场指导近500次,印发科技资料3700份,受训农民达12800  相似文献   

8.
钟祥市张集镇位于大洪山西麓。为了大力发展山区经济,该镇依托资源优势,走科教兴镇之路。取得明显效果。1998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3.3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548亿元,农业总产值7753万元。在农业总产值中多种经营总产值占601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7.6%。199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270元。实践证明,在科教兴镇的实践中,该镇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张集特点的职业  相似文献   

9.
荆楚风景线     
郧县涌现大批“家庭科技小能手”郧县杨溪中学学生江成兴运用在校所学的技术,指导家人搞大棚种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比去年提前了半个多月上市,价格格外走俏,预计收入要比去年多500元。据统计,在郧县像江成兴这样的科技小能手共有1000多个。尝到科技甜果的农民们对学校推行的素质教育大加赞赏。受传统渎书思想的影响,郧县许多农民把孩子读书的目的定位于考大学。因此,今年学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积极提倡“减员”时,许多家长怕因此而耽误了孩子,有的甚至认为学校“不负责任”。鉴此,该校首先做好素质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召开家长会、师生座谈会,帮助家长和学生树立正确的教  相似文献   

10.
今年伊始,宜城市朱市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紧紧围绕该镇养猪、优质梨和蔬菜生产三大支柱产业,按照农时和农民需求,积极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为了扩大技术推广面,他们还创办了《科技简报》,发至全镇5000多个农户,为农民学技术提供了方便,深受广大农户欢迎。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钟祥市是全国效益农业建设试点市,农业综合实力居全国百强行列。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加大教育综合改革力度,优化教育结构,形成了三教统筹协调发展的格局。1995年12月经省政府验收合格,全市提前3年实现了“两基”达标。全市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职后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短期实用技术培训为两翼的教育体系基本形成。1996年被省政府授予“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称号。全市乡乡镇镇有职业技术和成人教育中心,514个行政村依托村小学建起村成人文化  相似文献   

12.
战后,日本从1950至1975年的短短25年间完成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和农业人口非农化转移的过程,主要归功于日本的农民职业教育。在分析日本农民职业教育的特点及经验的基础上转变思维观念,加大政策扶持,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和终身教育,推行"产学研"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发展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要振兴黄陂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把农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为此,我们科委把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列为1997年主要任务之一。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力求培训内容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农民要求相适应,不断调动农民参加培训、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在具体培训工作中,我们注重搞好如下“三个结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的特有内涵,并对这种内涵进行了“职业性”和“新型性”两个维度的现代解读,进而把新型职业农民分为从业和创业两大类型。最后,指出了这种内涵的解读对农民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钟祥,因明嘉皇帝赐“钟聚祥瑞”而得名。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农业科技示范园里,飘香的名优瓜果;排列整齐的精养鱼塘里,鲜活的特种养殖水产;青山绿水间,一群群膘肥体壮的牛羊……吸引了八方客商,成为教育兴农的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近两年,钟祥市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为农民致富铺路架桥,教育兴农的路子越走越广。教育兴农载体建设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担负着教育兴农的重任,是教育兴农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农民科技致富奔小康的桥  相似文献   

16.
地处鄂西北的老河口市,自1996年“两基”验收以来,着力发展职成教育,实现了职成教育由”小而全型”向“规模效益型”转变,市职教中心被省教委命名为首批“512工程学校”,15所乡镇成校有3所被评为省级示范性成校,5所被评为襄樊市级示范性成校,7所被评为襄樊市合格成校。老河口市对职成教育的重视程度、投人力度令人瞩目:教育部门服务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所取得的成绩同样令人瞩目。如仙人渡的大棚蔬菜、孟楼的莲藕、沿河乡镇办的果树、袁冲的干枣和朝  相似文献   

17.
一、现状湖北省社区教育实验工作是在“九五”期间开始的,武汉市是国家“九五”重点课题《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实验区(正式启动于1996年,其研究专文《成才》已刊发)。至2000年,湖北省共确定了武汉市的青山区(城区)、蔡甸区(郊区)、新洲区(郊区)、荆州市沙市区(城区)、宜昌市宜都市(农村)、荆门市钟祥市(农村)、武汉钢铁公司(企业)、江汉石油管理局(企业)等8个单位为湖北省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从我省8个社区教育实验单位的工作情况来看,目前已  相似文献   

18.
实行农科教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挥成教职能,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科学、技术素质,是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近几年来,我们狠抓农科教三结合,有力地促进了科教“为农民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农村经济服务”,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7年保持全省县市级首强地位。一、构建成教网络,狠抓四个落实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计划、有组织、规范化、系统化地开展农民技术教育,培养造就一代跨世纪的新型农民,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精神,经乡政府研究决定,从1997年7月起,全乡在继续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工作的同时,大力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一、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绿色证书”是农民从事农业技术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经当地政  相似文献   

20.
利用面板单位根、协整检验方法和面板误差纠正模型,根据中国30个省份1978—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收入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东部地区存在从农民收入到农业机械化的单向因果关系,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从长期来看,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农业机械化和农民收入的双向因果关系,而中部地区存在从农业机械化到农民收入的单向因果关系。国家在制定相关的政策时,要从技术进步对农民增收的长期效应入手,并且要综合考虑各个地区农业机械化与农民收入间不同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