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的口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体育的角度看,体育如何使城市生活更美好呢?我认为,就是要采用生活化的体育手段,实质性地改善市民生活.  相似文献   

2.
邹德学 《阅读》2007,(2):14-14
那一夜,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萤火虫得意洋洋地飞来飞去,逢人便说:“唉!可把我累坏了,到处都需要我去送光明。要是没有我,这个世界不就完蛋了吗?我是你们生活中惟一的太阳啊!”  相似文献   

3.
如何引导高职院校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掌握学生"心思"的症结所在,巧用"攻心术",发挥引导、点拨、启发、激励功能,推动学生心理"知、情、意、行"各环节协调发展,层层递进,不断解决好"学什么?为什么学?","我要学好!我能学好!","怎样学?如何学?","我的大学生活我做主!"这四个连为一体的系列问题,坚持做学生"心灵的守护者和领航者",才能促使学生自觉而积极地面对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4.
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丁茂的短篇小说集《阴影》,那涌动着生活清新气息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我,便一篇一篇地细读下去。我欣赏小说集的名字———“阴影”,它确实是整本小说精炼而又精彩的概括。集子选定的是作家八0年———八五年发表的作品,反映的正是这一阶段农村生活。这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时节,新的农村经济政策已投射到中国大地,但极左路线的阴影却不甘心乖乖地退避三舍,它不仅残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而且残存在人们的心里。新政策和旧思想的撕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协调,便是这时期农村问题的焦点。作家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翻抽屉看书     
谢倩霓 《阅读》2014,(3):4-5
小时候,我生活在一座四面环山的乡村小镇子上,周围没有书店,没有摆小人书的书摊,也没有人看书。可是有一天,我在家里翻抽屉玩,竟然意外地翻出来一本封面被撕掉了一半的厚厚的书。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父亲的四十余封信。这些信距今已有多年了,信纸已然发黄,笔迹也因岁月的潮气浸袭而变得模糊不清。从考上师范到参加工作,我的人生轨迹便被界定在城市,而父母却自始至今都扎根在那山青水秀的乡下。于是,信便成为我和父母感情交流的纽带。父亲隔三岔五地给我写信,其中我印象特别深的有三封。第一封信距现在已经9年了。那时我刚考进师范,第一次一个人远离父母在外生活,感觉很不适应。收到父亲第一封家信时,压抑的思乡之情像开闸的洪水一样涌上心头,泪水也止不住地越擦越多。父亲的信中有一段话对我感触很深。他说:“孩子,我首先要告诫你不要想家,要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你既然已经选择了当教师,  相似文献   

7.
<正>"什么时光最值得真爱?是这幸福的中学时代/什么时光最难以忘怀?是这美好的中学时代/友谊的阳光在心灵照耀,知识的泉水把心田灌溉。"每当我站在讲台上,听到学生演唱这首《中学时代》,看到他们渴望知识的双眼时,身为音乐教师的我真正地感到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它源源不断地流淌在我们的生活里,浸润着我们的心田。对世界观处于形成时期的中学生来讲,一首好的歌曲能把他们  相似文献   

8.
书虫T型台     
《阅读》2014,(10):F0002-F0002
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小时候,我天天缠着妈妈给我读书,最喜欢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它解答了我心中很多的困惑。渐渐地,我认识了更多的字,能够独立地阅读了,要说哪本书给我的印象最深,非《一年级的小豆豆》莫属,书里的小豆豆就好像是真实世界的自己一样,看着他的成长脚印,我学到了很多,有了小豆豆的陪伴,生活更充实了;现在的我爱看《我的第一本历史探险漫画书》、《中国兔子德国草》等一些轻松幽默的书籍,它们带我“走”出国门,看到了世界。  相似文献   

9.
萧萍 《阅读》2007,(6):4-5
我选择关于儿童的写作与研究,与我的生活理想有关。很久以来我都习惯于这样一类生活——单纯、清洁、宁静。我一直认为,我是天生地依赖和泊靠着儿童时的幻梦与感受走到现在的。在写儿童诗和儿童故事的时候,我感到一种由衷的安宁和喜悦,儿歌一样的童年仿佛就围绕在身边,像小时候晒太阳时让奶奶给我剪下一片一片小而透明的指甲,有点慵懒的温暖和甜蜜,从这一点而言,我想我是个享乐主义者。  相似文献   

10.
青春无悔     
1991年仲夏,我从湖北省计划管理干部学院毕业,当时22岁。完全可以在汉找到一份合适工作的我,毅然踏上了归乡之路,回到了鄂西北这个生我养我的穷山城。8月28日,我到房县财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报到,成了一名成人中专学校的教师。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它成了我人生的支柱。第一次上课前,我拿出工作日记本,在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教书。”这便是我从此以后生活、工作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11.
假如我的同桌是马小跳,那我的生活一定会增添很多色彩。一天,我正聚精会神地听课,马小跳竟把手伸进了书包。我想:八成没什么好事。果然,他拿出了一只小猫。定睛一看,妈呀,他竟把妹妹杜真子的宝贝猫带来了。马小跳斜着眼,抓着猫对我调皮地笑着,那神情里一定藏着什么坏主意。我急忙向他妥协,把他早上跟我要的弹子给了他。他这才把猫放回了书包。好险,要是被老师看见,非收了猫不可。中午,练字时间到了,我走进了教室,坐在了椅子上,马小跳做了一种奇怪的表情。我猜想十有八九他又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了。果不出我所料,当老师让我们描红时,…  相似文献   

12.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觖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地理研究性学习只有符合地理学习活动的规律,才是积极有效的。如情景教学,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我爱学”、“我会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运用和掌  相似文献   

13.
刘克锡 《阅读》2012,(11):28-29
高尔基曾经写过三本自传体的长篇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详尽记述了他所经历的苦难以及流浪、奔波、求索、进取的人生经历。从这一系列的作品中,我们感受到作家的写作灵感来源于社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人与社会是分不开的,我们要多多地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去,多看,多想,多写。1".近距离"接触生活。"近距离"就是要结  相似文献   

14.
很早以前我就渴望着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住房,对于我来说这是对独立生活的一种渴望,自己的住房成为独立生活的象征。当我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后,我开始了对它的精心设计。回顾自己的装修历程,发现自己对家庭居室的装修观念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从装修风格和过程上看,这是一个由繁人简的变化过程。从设计理念上看,这是一个由审美为主,到实用为主,再到身心舒适为主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所显现的正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家居室内环境设计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始终期盼着快乐的降临,也在努力地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快乐。然而,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总有不尽人意的事情,为了追寻那份心中的荣耀,撒谎也就成为一种手段、一个借口。依稀记得那次抽查作业的经历。当我要求小虎(化名)同学将练习订正纸上交时,小虎同学怯生生地说:"老师,昨天晚上我做作业了,记得放在书包中的,可...  相似文献   

16.
书虫T型台     
《阅读》2014,(11):F0002-F0002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书虫”,无论哪本书,我都能滔滔不绝地讲出一段话来。 我读过很多故事书,其中最喜欢的是《草房子》。这本书描绘了令小男孩桑桑终身难忘的小学生活。这六年中,他亲眼目睹和经历了一连串看似好笑却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纯洁的感情,有与厄运拼搏时的优雅,有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着,有垂暮老人在最后一刻闪耀的人性光彩……  相似文献   

17.
陈怡叠 《阅读》2009,(5):24-25
我是生活在热带雨林的一只快乐的小鸟。这里空气清新,食物充足,我每天都和小伙伴们在枝繁叶茂的林间嬉戏,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相似文献   

18.
写好读后感     
柏村 《阅读》2011,(6):21-23
同学们,在介绍写读后感的方法之前,让我们先来共同阅读《生活真美好——读<我是大卫>有感》吧——生活真美好——读《我是大卫》有感今年暑假,我读了《我是大卫》这本书。  相似文献   

19.
与博客同行     
纪梅花 《阅读》2015,(4):42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多种路径,每位教师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行走,而我觉得有一种方式,可以伴随我成长的脚步一路走下去,那就是写博客。不管社会如何快速发展,物质生活如何丰富,人的精神家园不该荒芜。我和我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博客结缘于2009年。博客就像是自家的庭院,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装饰,做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更重要的是,可以记录下自己的文字,还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网络上互相鼓  相似文献   

20.
走出欺骗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机会或选择。正因为有了这些机会和选择,一个人才会在正确的选择中健康地成长起来,从而一步步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心中的梦想。刚刚从临时供职的单位上辞职回家没两天,原打算回乡下做自由撰稿人的我,宁静的心情一时又被远方打来的一个电话,撩拨得火辣起来。朋友首先询问了我家里的情况,然后说过来跟我一起干吧,我在广西的北海做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