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亚玲 《科教文汇》2011,(17):94-95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觉得要解决作文教学的难题就是要消除孩子们"害怕写作文的心理",要从培养孩子快乐作文入手。在不断的尝试中我总结了作文教学中的"四不"原则:作文前不指导,作文时不打草稿,春游、秋游不写作文,作文批改不操刀动斧舍得打分。让舍弃成就一份快乐。  相似文献   

2.
陈明 《科学中国人》2014,(8S):168-168
作文教学,向来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常常是教师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换来的却是学生的不情愿写、不会写,要么是七拼八凑来的美文,要么是干干巴巴的"枯枝"。如何让师生轻松、快乐地完成作文教学的任务?三步走足以!  相似文献   

3.
快乐体育是从情感教学入手,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自主性,对学生进行健全的身体教育、人格教育的一种教学思想。本文阐述了在学校开展快乐体育的作用及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一直重视"怎么写"而忽视了"写什么",因此,我们要反思: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缺失在于过分地重视"术",而作文教学应是"立言"与"立人"的统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因此,笔者认为指导学生"写什么"比教会学生"怎么写"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快乐作文”教学是指渗透着“快乐教育” 的作文教学,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体会 到抒发情感的快乐。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快乐作文呢, 下面是我的一点做法,希望和同行商榷。 一、激发写作兴趣,让学生喜欢作文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 一听说要写作文,就感觉无话可说,或者两、三 句话就把事情说完了。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很强的作 业。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字词句篇,表情达意。 这就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小学生的生活阅历 浅,语言文字学习的也少,一定感到困难。实际  相似文献   

6.
“快乐作文”教学是指渗透着“快乐教育”的作文教学,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过程中体会到抒发情感的快乐。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快乐作文呢,下面是我的一点做法,希望和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7.
赵霞 《科技风》2011,(23):225
长期以来,"为作文而作文"的教学模式禁锢了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更是"畏作文如虎",激不起写作兴趣,更谈不上提高写作水平了。如何将快乐融入作文,给孩子们的心灵松绑,为孩子们快乐作文开拓一方自由飞翔的蓝天,其实就是教会学生摄取生活材料。  相似文献   

8.
快乐地作文,又因作文而快乐,这是广大师生的永远追求。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让我们立足于实际,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多专研,多探讨,相信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会开出快乐的花朵,芬芳了我们教师,更芬芳了学生。  相似文献   

9.
提及作文课,老师、学生都很觉得棘手。老师是因为上作文课时,学生不感兴趣,动手写作时,无从下笔。至于学生,他们往往是出于应对的态度,并不是发自内心想写,没有写作的欲望。这造成了一种尴尬的局面,对于作文,大家都是怕。那么转变作文的教学思路问题就亟待解决。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写作文呢?最为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作文课堂上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参与的快乐,体会到融入的快乐,体会到收获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杨冬兰 《知识窗》2013,(3):70-7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心中永远的痛"。学生作文程式化、成人化、泛政治化的倾向,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母语的积极性,这是语文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张考灵 《科教文汇》2013,(3):194-194,198
厌学现象在我国中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突出的学习心理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现代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根据我国中学生的特征,从多重层面分析了现代中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与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策略。引导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  相似文献   

12.
梁玉清 《科教文汇》2012,(14):94-94,98
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的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的心灵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让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尤其是最受感动的,印象最深的,不拘字数地写出来,这样就能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学生写作文,感到最难的则是无话可写。为解决此难题,我在语文教学中提出了三点弥补方法,即多读书、多积累、多练。  相似文献   

13.
杨丹霞 《科教文汇》2014,(2):127-129
本文探讨教师应该如何通过合作学习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创新有效的写作模式,让学生建立自信,敢于下笔,乐于实践,充分享受写作的快乐。本文介绍了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题材,增加写作过程的真实性.并通过小组合作开拓学生的思路,增加写作评价和修改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黄泳顺 《科教文汇》2013,(21):110-110,112
构建校园体育特色是校园体育工作者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方向,也是提升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体育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下,推动课外活动、体育竞技的有效实施。改革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条不紊地进行"快乐体育"改革与探索。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体育大课间活动与校园体育特色现状,探讨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郝红 《科教文汇》2013,(2):151-152
本文针对当前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要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增强作文教学的计划性、创新性、有效性,坚持师生双管齐下,坚持课堂课外多元推进,全面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和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6.
郝红 《科教文汇》2013,(1):151-152
新课程标准在其实验稿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阐释了更加丰富的理念和内涵,课堂是教育工作者落实、践行教育理念的主阵地,教学的效果、效率、效益都是在课堂上产出的。新课改语境下的数学课堂应是情智共生的课堂,预设和生成相统一的课堂,结果和过程相统一的课堂,师生交往和对话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雷春鸣 《科教文汇》2014,(15):132-13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习作资源开发与利用;教师应成为生活习作素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本文笔者试图从让学生参与体验校园生活、留心关注社会活动、观察体悟家庭生活三方面粗浅地谈谈如何挖掘学生生活习作资源,拓展小学语文课程空间,达成生活素材与习作教学的整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8.
侯军英 《科教文汇》2013,(36):190-191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已成为热点话题。本文在总结现代大学生所具备的创业心理品质现状基础上,着重讨论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提出从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自信心等方面进行创业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  相似文献   

19.
项如意 《科教文汇》2012,(23):105-106
本文联系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结合新课程提出的开放式作文教学的思路,倡导开放作文命题、开放作文内容、开放作文形式、开放作文评改,并适时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让学生学会积累、学会立意、学会更多的写作方法,以促进作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宋彬彬 《科教文汇》2014,(14):171-172
目前不少小学生写作无话可说,上作文课苦不堪言。针对这种情况,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启发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做一个学生信任的老师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以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的心灵在作文中飞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