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库恩科学哲学思想对翻译学的指导意义,尤其是他提出的不可通约性概念对翻译的影响,描述了奎因的翻译的不确定性和库恩的不可通约性的内涵及其相互关联,并结合中西翻译学构想以及我国翻译范式的嬗变,指出全新的建构主义翻译范式还应借鉴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中的科学合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郭华 《考试周刊》2012,(2):33-34
本文在建构主义翻译观的框架下,以吕俊教授提出的建构主义翻译学的三个翻译标准为指导,对《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中的一些文化专有项的实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苏曼  罗雷 《考试周刊》2012,(52):33-34
"范式"作为一种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文章分析了西方翻译范式的演进过程,并结合国内近五年相关翻译类核心期刊文章的定量分析,指出了中国翻译学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探讨了西方翻译范式对中国翻译学研究的借鉴意义,从而为中国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跨学科性和多元视角是翻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生态翻译学的概念是由国内学者胡庚申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该理论为翻译的研究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文章尝试用生态翻译学的"三维"原则指导典籍翻译,并以此解读《论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5.
结构主义翻译理论是静态的,它以语言学为基础进行探讨,但忽视了许多与翻译相关的外部要素,比如主体要素、语境要素等,这大大影响了它的实践性。而解构主义虽然考虑了语言之外的要素,却始终是缺乏实际指向的研究,是一种没有文本所指的研究,它不是以实践为目标和导向的,因此缺乏实践指导性,也没有方法论的意义。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目的就是要重新以翻译本体为基础,重建翻译学。因此,建构的翻译学是一种重建性质的研究,是一种以交往理性为基础,以建构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翻译研究,并把这一研究对象作为独立的学科知识体系来建构。  相似文献   

6.
吴丽莉 《文教资料》2008,(29):41-43
本文首先仔细梳理了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两位学者提出的关联理论这一具有强大解释力的理论,着重解释了关联理论框架中的语境观,然后从翻译学角度探讨了该理论对翻译学的启示和帮助.文章中利用图表和实例说明了关联理论对翻译过程研究的启示以及在翻译结果评价中的应用,进一步说明关联理论是把翻译学同语用学特别是认知语用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翻译理论构建的切入点.笔者认为一个基于关联理论的翻译学理论框架能够将认知语用学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翻译研究领域,为该学科打开一个更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筚路蓝缕 学而不泥——著名翻译理论家吕俊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俊教授在提出"建构主义翻译学"这个理论时,以美国科学社会学家R.K.默顿所提出 "科学社会学"的思想为指导,即运用"共识性真理",承认在不同时期的共识具有真理性.他指出建构主义实质是一种社会学理论,即把知识和科学纳入社会学的领域来研究,强调知识是由社会、文化与个人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而不是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强调建构翻译学理论要关注语言问题,因为语言问题才是翻译研究最重要的问题,其他因素都通过语言才能起作用;强调哲学在"建构主义翻译学"理论建构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要注意吸收旧有范式中合理的部分,批判并摒弃其不合理的部分等等.  相似文献   

8.
中外交流的发展让众多外国影视作品传入中国,丰富了国内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一部影视作品成功引入国内主要得益于高质量的字幕翻译,本文以《生活大爆炸》的字幕翻译为例,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角度解读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并对未来相关领域字幕翻译研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盛俐 《绥化学院学报》2013,(11):108-111
“生态翻译学”是生态学和翻译学的联姻,提倡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研究翻译.文章将在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探讨《生死疲劳》的英译本中源语和译入语间的三维转换,对葛浩文这一成功译作进行解码,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借鉴,以期更多的中国优秀文学作品被更好地推向海外.  相似文献   

10.
文化派翻译理论在当今的翻译研究领域里占据着主导和中心的位置,使得翻译研究偏离了其本体,误导了翻译研究的发展。赵彦春教授的《翻译学归结论》正是为了突破目前国内译界的困境而作出的努力。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对于《翻译学归结论》的思考:一、归结论是否过于概括或简单;二、归结论对文化派的批评是否客观;三、归结论是否是传统翻译理论的简单回归。  相似文献   

11.
黄丽文 《海外英语》2011,(8):186-187
In light of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EST texts, this paper uses the constructivism translatology to guide the translation of EST into Chinese. Regarding EST translation as a communication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uthor adopts the three constructivism translation criteria to evaluate the translation, and draw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constructivist the three constructivist translation criteria could guide effectively the translation of EST.  相似文献   

12.
作为第一个被引入中国,继而在不同时期形成两个“言必称奈达”现象的西方译论,奈达译论有其自身魅力。通过回顾其理论形成过程,探究在中国形成“奈达现象”的原因,进而对当前中国译者引进西方译论以及建立翻译学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影片片名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高度概括了电影的主要内容。成功的影片片名翻译不仅给影片票房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影片本身的国际影响力。运用生态翻译学原理,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探究影片片名翻译的跨语际、跨文化转换活动,从语言纬、文化纬、交际纬层面对影片片名的翻译进行研究,为影片片名翻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4.
彭俊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135-137,14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广告业蓬勃发展起来,广告翻译也越来越频繁。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对广告翻译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和总结了广告翻译中审美经验的概念、特征以及审美经验得以再现的翻译手段。  相似文献   

15.
翻译的标准问题一直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翻译标准多元性的存在正是这些争论的体现。本文讨论翻译标准的多元性发展,旨在探讨翻译标准多元性出现的原因及其必然性,指出翻译标准多元性的构建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并成为翻译学建设的驱动力,但这种翻译标准多元性应该是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流派众多、更迭迅速,对于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影响深远。中国翻译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还是传统的语文学范式,80年代转向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到90年代中期以后又转向解构主义多元范式阶段,现在以哈贝马斯的普遍语用学理论为指导提出的建构主义的翻译学研究也已展开。这些范式的嬗替离不开中国学者对西方文论孜孜不倦的学习与借鉴,但在此过程中也难免某些误区,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7.
传统翻译教学模式侧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接受翻译知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而任务型教学法强调教师的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完成教学任务,来获得翻译能力。本文试图从翻译教学的教学大纲、翻译能力培养和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三个方面来分析,探讨任务型教学是否适合翻译教学。  相似文献   

18.
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而且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漉。这篇论文从文化的视角来考察佛经翻译,通过讨论佛经翻译对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影响,对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对典籍英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在此把典籍英译实践作为专题加以研究,剖析典籍英译实践在翻译学发展和构建中的重要意义,强调典籍英译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拓宽与充实译学领地,促进译学的发展。希望与译界的前辈和同仁一同讨论提高,为促进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研究的发展,弘扬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0.
译文检验是翻译学理论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其概念而言,翻译标准的内涵包含并大于译文检验,并为译文检验提供依据.翻译检验标准的制定遵循以下发展趋势: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跨学科研究相结合,有时不仅跨一个学科,甚至要跨多个学科;不同文体检验标准区别对待.在制定具体微观标准时还要考虑以下因素:要以检验任务的目标为导向;对不同文体的检验“方面”要有差异;各个“方面”所占权重也要有所不同,区别对待;对译者、读者进行细分最终来完成一份译文检验标准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