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者”字到底是一个什么词?有什么意义?历来说法不一。 我们认为:要对“者”字作出切合实际的结论,使认识渐趋统一,就必须把“者”字放在语言组织里,放在“者”字结构里来研究。要研究“者”字结构里几个主要成分的作用和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要研究“者”字结构在言语中同别的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要研究“者”字结构的本质属性。与此同时,还要从“者”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把握合作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合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教育教学目标上要把握一个“度”字。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一个“能”字。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一个“活”字。在教学管理上要贯彻一个“严”字。在教学对象上要落实一个“全”字。在教学评价上要克服一个“分”字。  相似文献   

3.
刘爱香 《天津教育》2021,(7):182-183
本文立足对家乡民俗文化资源的熟悉,开展了“绿色、自然、和谐”的乡土特色园本课程,突出“农”字特色,将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游戏氛围中成就了幼儿真实自然的游戏状态,体验愉悦,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4.
“情”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纽带。我们常说“以诚相待”、“以情感人”,我们教育学生也常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课堂教学中当然也少不了“情”。我国古代就有“乐教”的说法,现在也有“愉快教育”之说,这里的“乐”、“愉快”,说到底也是讲在教学中要有“情”,以师之“情”,带动“生”之情,使他们乐学,愉快地接受知识。课堂教学中只有把握了这个“情”字,才能创设良好的氛围,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顺利地实施、完成教学目标;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去探索去创新。有经验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北师大教材语文一年级下册“丁丁冬冬学识字”中“带木字旁的字”。 设计理念: 利用情境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  相似文献   

6.
“愉快教育”又叫快乐教学,其实质是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愉快教育”作为现代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已在全国迅速推广,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愉快教育要让教育带有乐趣,要让青少年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愉快教育有利于消除学习中的紧张情绪,抑制疲劳,保持旺盛精力,从而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7.
也说“教”“育”二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拜读了王静先生的大作“试论《说文解字》中的‘教育’二字”(见《教育研究》1995年第3期,以下简称“王文”)。“王文”对“教”、“育”二字作了新的阐释,堪称是笔探今古的佳作,特别是在“育”字的考释上,辨析明详,识见精透,实为难得。只可惜,王文关于“教”字的论述,尚有值得商榷之处。 充分占有资料,然后加以分析比较,以推求出可靠的结论来,这是在训诂学研究中应该  相似文献   

8.
古人的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古人有“名”有“字”,“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字”又称为表字。二者既有区别,不可混为一谈,同时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人们在古书阅读中,对于遇到的大量古人的“名”和“字”,往往容易忽略。如果我们对古人“名”、“字”进行认真分析、研究,不难发现其中有许多值得提  相似文献   

9.
随着“愉快教育”的深入人心,倪谷音的名字也越来越被社会所传颂。传播“愉快教育”已成为倪谷音永远的追求,作家杜宣为她题写的“愉快”二字高挂在办公室,她在工作中享受“愉快”,在生活中体验“愉快”。  相似文献   

10.
所谓治教“三字诀”,即指在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三个字,即:“爱”“尊”“造”。  相似文献   

11.
汉语“了”字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汉语虚词,许多学者曾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而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观照“了”字研究,将使我们发现不少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广东第二课堂》2005,(1):34-35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个传统习俗,就是在新年快要来临时在门上倒挂一个“福”字。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在汉语中,“福”字意味着好运与兴旺,一般倒挂在门上是因为在汉语中表示颠倒、。反向的词是“倒”,而这个字的发音与汉语中“到达”的“到”是一样的。这样,这种行为(过年时倒挂“福”字)就常被用来象征好运与兴旺到达家中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材五年制第六册《三味书屋》一课,讲述了鲁迅先生小时在三味书屋学习的故事。鲁迅先生为料理家务,往返于当铺和药铺之间,一次迟到受到了寿镜吾老先生的批评,于是鲁迅在书桌上刻下了一个“早”字,从此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文中对“早”字有几句形象生动的描述,“像一个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衬托出鲁迅先生把“早”字刻进心里的暗暗决心。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是对学生进行严以律己、遵守时间教育的好教材。笔者教学这一课,紧抓“早”而设计教程理解内容,紧扣“早”而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围绕“学…  相似文献   

14.
慎用“最”字刘瑞琦目前,不少学校在教育活动中往往以“最”字来激励学生的进步。教室中张贴着一张张表格,有“看谁成绩最好”,有“看谁最守纪律”;评比活动中的称号有“最佳能手”、“最佳队员”、“最佳方案”;在对学生的评语中也往往用“最”字作为激励,如“希望...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孩子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字,大概就是“你”了——“你太不像话了!”“你真是槽透了!”“你应该……你不应该……”在一片“你你你”的批评、质问乃至斥责声中,孩子或惶惶然, 或茫茫然,或愤愤然,效果都不怎么好。效果不怎么好的原因,固然可以从孩子自身去找。但是家长不太讲究教育艺术,恐怕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试想,连珠炮式的“你你  相似文献   

16.
“者”是古代汉语中很常用的一个词,但是对“者”字词性的研究,学者们意见分歧颇大。翻阅较有权威性的语法著作和字词典,关于“者”字的词性众说纷纭,令初学者难以适从。为此,笔者对“者”字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方便初学者阅读理解。  相似文献   

17.
“字本位”是近几年以徐通锵教授为首的一些语言学家提出的最新理论概括。“字本位”即认为“字”才是汉语最基本、最重要的结构单位;汉语是以“字”为结构单位的语言,其突出特点是“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概念”的—一对应的顽强的表义性。所以“字本位”不仅应该是语言研究、语法研究的一个方法论原则,而且也应该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摆脱不了“少慢差费”的讥评,这同我们对最根本的环节,即文字教学环节,重视不够,远未达到“字本位”,有着直接关系。教师教字,不外领读、抄写,方法单调,硬性灌输,不讲…  相似文献   

18.
“也”字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是一个虚词,没有实在的意义,在句子中有时作助词,有时作副词,人们在阅读中几乎忽视它的存在。可当我们细细品味和咀嚼不同句子中的“也”字时,就会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常用字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相似文献   

19.
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何时起倒贴“福”字,这“福”字倒贴与什么人有关,有怎样的传说?笔者经过多方搜集,原来,倒贴“福”字民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20.
我校开展的愉快教育的实验研究始于8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愉快教育的基本模式(简称愉快教育“十知道”)。一、愉快教育的指导思想“两爱”“两全”“两适应”,即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爱学生;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