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调查,当前城市中有超过半数的中学生基本没有课外阅读,少数学生能读点课外读物,但以流行读物、娱乐快餐式读物为主,涉足严肃读物或经典著作的微乎其微。笔者曾对刚进高中的四个班239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古今中外经典名著或伟人传记中较适宜中学生阅读的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简爱》、《老人与海》、《鲁迅传记》、《秋雨散文》等,全部读过的没有一个人,部分读过的不到60%,均没有读过的竟超过40%。为语文课本配编的课外读物《语文读本》,竟然也有超过65%的学生没认真读过。此种情况在高中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2.
一、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据调查,当前城市中有超过半数的中学生基本没有课外阅读,少数学生能读点课外读物,但以流行读物、娱乐快餐式读物为主,涉足严肃读物或经典著作的微乎其微。笔者曾对刚进高中的四个班239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古今中外经典名著或伟人传记中较适宜中学生阅读的作品,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简爱》、《老人与海》、《鲁迅传记》、《秋雨散文》等,全部读过的没有一个人,部分读过的不到60%,均没有读过的竟超过40%。为语文课本配编的课外读物《语文读本》,竟然也有超过65%的学生没认真读过。此种…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育》2004,(12):4-4
第三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近日公布,数据显示,首先国民阅读率5年来持续走低,去年只有51.7%,比1998年下降了8.7%,换言之,有近半数的国民基本不读书。其次是国人为什么不读书?超过半数人的回答是“没时间”。  相似文献   

4.
据了解,文学名著在当今中学生群体里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反映,高中三年下来,他们从未读过一本大部头文学名著。对于一些名家经典的了解,仅限于语文教材中所提到的那一些,他们知道托尔斯泰、莎士比亚、海明威。也知道《红楼梦》《悲惨世界》《十日谈》,却仅仅是把这些作为文学常识来识记的。经老师的大力倡导,有时甚至是硬性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青年报》5月19日报道,近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结果显示,2005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8.7%。“这说明一年里我国国民中有一半多人没读书,我们认为这是阅读危机。”据课题主要负责人之一,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应用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徐升国介绍,自1999年启动调查以来,国民阅读率已经连续6年持续走低,这次是首次跌破50%。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写到:"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本书了,虽《国策》《史记》都作事迹搬过去,何况《水浒传》。"[1]如今金圣叹批评的读过书之后"只记得若干事迹"的中学生多矣!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化浅阅读为深阅读呢?评点是个好方法。所谓"评",就是评论,或言简意赅或洋洋洒洒;所谓"点",意即圈画标点,留下印记,突显阅读直感。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4·23”是世界读书日,4月22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2008》。相对于第四、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第六次调查结果让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感到,“该读书的人不读书、该读书的时间不读书、该读的书不读”现象如今仍然存在,但已经有了缓和,甚至出现转机。郝振省说,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  相似文献   

8.
爱青 《课外阅读》2010,(9):28-28
前一阵子在一篇文章里看到这么一段话:《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学生的阅读量平均每年为5000字,还不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孩子阅读量的六分之一。还有权威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5年,我国的国民阅读量从60.4%下降到了48.7%。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2008年公布的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户均年消费图书仅1.75本。看完这些话和数据,不由得陷入深思,人们都怎么了?世风日下,人们被物质利益所诱惑,极其浮躁,不能静下心来读书了,这种情况也慢慢影响到孩子了。我们不能让情况任其发展,我们要采取措施让孩子多读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在加拿大,中学生文化水平低是个很普遍的现象.中学生考试不及格更是家常便饭,据调查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不爱或厌恶读书。该调查结果还显示,在2008年。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个一年内没有读过一本书,女生情况虽然好些,但也有10%的学生一年内没有读过一本书。教育专家担心地指出,这种情况令人非常担忧,这事关国家的未来,绝不能再继续下去,必须采取强制措施尽快扭转。于是,魁北克教育部决定在中学发起读书运动,要求学生读书。  相似文献   

10.
《教育文汇》2007,(7):12-13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但来自当日《人民日报》的消息说,在以课业负担之重闻名全球的中国。孩子们却根本没有自由阅读的时间和精力。调查显示,近8成中学生没时间读课外书,孩子们手中放不下来的书籍,多半是课本,是习题集、作文选,或是被视为减压玩具的动漫书、校园故事、恐怖小说……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自去年底开始组织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今年4月21日,世界阅读日前夕,将结果正式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首次低于50%。2005年我国广义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仅为42.2%(有阅读行为的读者群体在全体国民中所占比例);而狭义的识字者阅读率仅为48.7%(指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行为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对照前3次的调查结果,清楚地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率在持续走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张思文 《学子》2014,(8):39-39
《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中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开展有益的读书活动,多读书、读好书,这对于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非常有益的,应该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由于农村相对落后的教育现状,导致农村中学生无论从阅读的质量还是阅读的数量都远远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我县三所农村中学的350名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至今读完1~4本文学名著的初中生占63.2%,5本以上仅占33.6%。《语文课程标准》利《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了明确规定,并指定了必读书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菩《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历来是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那么,实际有多少学生读过四大名著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教材语言资源的建设与应用”课题组最近组织了一次全国范围内的课外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四大名著的阅读状况并不乐观,四部名著全部阅读过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27.7%,而阅读原著的只占7.9%。  相似文献   

15.
网络"死活读不下去的图书"调查统计结果令人瞠目:《红楼梦》高居榜首,另外三大名著也悉数上榜,这既是国人目前的阅读现状,更折射出语文教育的尴尬。现在的语文教育几乎完全为了应试,绝大多数学生中学毕业,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除了课本与教辅,几乎没有读过几本书,这直接导致整个国民的阅读率下降。语文教育要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阅读名著是提高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语文教育落实名著阅读的策略是教师要带头读名著,要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要在课堂上领着学生读,要体现在教学评价上。  相似文献   

16.
学好语文这门功课,归根结底就是要引导学生读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定了中学生课外必读书目要求广大中学生阅读,这对提高中学生的语文整体水平无疑是一个有利举措。为此,我们语文教师探索出一条使学生在读书中积累,在积累中发展的教学之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为目的的“读书——积累——发展”的语文教改活动。这其中的五个“一”工程,坚持到今天,语文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天必做五件事:“读书笔记一篇”、“阅读三千字左右的文章一篇”、“熟悉一条成语”、“熟记一则名人名言”、“背诵古诗一首”。  相似文献   

17.
青锋  李小飞 《当代电大》2006,(12):41-41
我没读过红楼梦,一般人我不告诉他,担心被讥笑为没有文化。但是我确实认认真真地读完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青春之歌》,《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小二黑结婚》更是反反复复读过数遍,这说明我并不完全是个文盲。  相似文献   

18.
《文学教育(上)》2014,(11):157-158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了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均较2012年有所上升;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2.48本,比2012年增加了0.13本,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首次超半数。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超半数国民自认读书少,表示不满意的有23.5%,  相似文献   

19.
熊洁 《现代语文》2007,(4):76-76
《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初中阶段要求每个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文学名著。语文教学实践也使我们深刻领悟到:学语文的根只有扎在丰富的课外阅读,特别是中外名著的沃土中,吸取精华,加以升华,才能有所收获。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使每个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让书籍成为中学生永远的朋友。  相似文献   

20.
据笔者在我校三至六年级五百余名学生中的调查.读课外书的学生仅占27.6%,而且这些学生中的36.1%只读过《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儿童版,阅读量不足;他们阅读只注重情节,只看不写,没有写阅读感受或启示;没有摘录妙语佳句,缺乏语言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