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人们的办报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以往,人们总希望一张报纸能够满足更多人的阅读需求。现在已经认识到:要使一张报纸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读者的需求是十分困难的。因而就有了一张面向市场的报纸,应有适合自己的目标读者这样的经营理念。读者  相似文献   

2.
围绕“用新闻创造价值”这一办报理念进行的一系列大胆探索和实践,不仅提升了《威海日报》、《威海晚报》的质量和水准,而且使报社真正找到了自己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坐标和工作着力点。用新闻创造什么价值呢?要创造服务大局、凝心聚力的宣传价值,创造提供信息、服务读者的传播价值,创造构建平台、促进合作的服务价值,创造整合资源、互动共赢的经济价值。“用新闻创造价值”的途径很多,威海日报社在4个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一是牢记主流媒体的责任,树立主流媒体的地位,形成主流新闻的强势;二是发挥报纸优势,整合社会资源,策划实施更多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兼备的大型活动;三是发挥报纸品牌优势,实施多元化经营;四是搭建合作平台,推进企业间经济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3.
郑健 《军事记者》2003,(10):24-25
所谓报纸与读者的需求互动,一方面指报纸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把握、调整新闻宣传,读者需要什么内容,就宣传什么内容,喜欢什么形式,就采用什么形式,而不是脱离读者,从主观愿望出发,搞一厢情愿;另一方面指报纸要通过新闻宣传,对读者发挥好舆论影响和引导作用,甚至吸引读者参与其中,提升读者的认识,从而达到团结、教育、激励读者的目的。互动才能夯实报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报纸宣传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办报的目的从来都是服务读者、影响读者,而不是为办报而办报。党委机关报更是如此。要服务和影响,就必须注重读者这个对象。对此,毛泽东同志有一…  相似文献   

4.
江曙曜 《中国记者》2012,(10):32-33
踩准需求,"有用"优先 "有用"在于信息"管用",读者"想用".办一张有用的新闻纸,首先要让读者"中意"报纸内容.对城市党报而言,就要求新闻报道必须摆脱刻板选稿的模式,重民生,接地气,走到读者中间,只有把"有用的新闻纸"贯穿于新闻采编运作和报业经营管理的整个流程,才能真正提升办报理念,改进办报方式,改变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5.
浙中新报创刊以来,一直没有将目光局限于周边的"一城一池",而是在"办报为民"的理念指导下,将新闻触角伸向伞国各地,在活动策划方面更是如此.采编人员凭着时刻保持的新闻敏感,不放过眼前任何一条可以服务读者、服务群众的线索,由小到大,将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小事做成大新闻,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今年策划的"赴皖农产品采购团"活动就是典型一例.  相似文献   

6.
尽管人们对报纸属性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总是相同的,那就是报纸要有读者.一份报纸没有读者或读者很少就丧失了办报的意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理解,读者是办报人的衣食父母.慈溪日报为更多的读者服务,为读者服务更多,为读者服务更细,是她在为读者服务的道路上日益坚定的理念,也是多年来踏出的坚实的脚印.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月,安徽《皖南晨刊》实施了全新改版,受到众多读者的广泛好评。很多读者都给出了同一个评价——版式清新、时尚,内容丰富、厚实,令人惊喜。总体来说,更活泼、更亲民、更具时代特征和本地特色。回顾晨刊改版历程,关键是晨刊人在广泛征求读者办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新闻为民、服务便民、情感亲民"的新的办报理念,一改过去办报理念笼统模糊、版面定位不够清晰的局面,进一步拉近了同广大读者的距离。开展活动,广泛征求读者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进入读图时代的今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无论是党报、都市报,还是专业性报纸,想要争夺更多的读者,不但要出好新闻来满足受众的求新、求知、求奇的需求,还必需运用图片来有效地活跃版面,吸引读者。读图时代的到来,深化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理念,也为创新版面设计带来可能。  相似文献   

9.
要走出党报办报中的误区,增强党报的针对性、感染力和实际宣传效果,根本途径在于要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读者定位。在办报理念上,必须正确处理好政治要求、宣传纪律和新闻规律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党报回归新闻本位;在报道内容上,大力改革现行会议和领导人活动报道模式,让人民群众永远成为新闻主角;在报道艺术上,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统一起来,增强党报新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及各种媒体争夺读者的竞争,地方党报的办报方式正在发生着形式多样的变化,增加社会新闻的版面,便是其中之一。地方党报增加社会新闻的容量是报纸的需要,读者的需要,更是宣传工作的需要。但对社会新闻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要避免为追求所谓的可读性,为迎合部分读者猎奇的心理,而忽视新闻的价值轴心,避免为出奇出新而忽视了导向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受众需求多元化特别是报业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黑龙江新闻》作为少数民族党报:要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赢得读者的好感,就必须不断创新。《黑龙江新闻》在进可步调整和完善办报理念的同时,把增强新闻报道感染力和吸引力作为报纸改革的切入点,努力实现办报理念的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2.
陆应铸 《传媒观察》2011,(10):58-59
副刊是一份综合性报纸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报界得到广泛认同的观点是:报纸靠新闻"打天下",靠副刊"守天下"。报纸新闻做得好,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可以抢得更多的份额,吸引更多的读者,而副刊做得好则可以留住更多的读者,巩固既有市场。实践证明,副刊不"副",在新的办报条件下,副刊的内容、题材不断地丰富、延展,  相似文献   

13.
李坚斌 《新闻窗》2012,(4):12-13
在日趋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之中,同类报纸要想在新闻资源有限、读者定位相近、办报方针类似、办报理念接近的形势下更好地突出自身的风格和特色,赢得市场先机,就需要在报纸编辑特色创新方面下功夫,通过报纸编辑的创新思维来突出自身与众不同的优势方面,继而提升报纸整体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读者本位"? "读者本位"是一种新闻理念,要求办报人围绕读者的阅读需求来设计新闻产品,按照读者的阅读特点来确定新闻的表现形式,使之最大限度地为读者阅读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5.
报纸的改版,都是以读者需求为导向的自我革新.温州日报在2013年4月实施了新一轮改版,旨在改变办报中有待革新的诸多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不少报道不知道要写给谁看、想要表达什么、提供什么样的新闻信息服务;体现在版面上也是没有重点,不知道要向读者推荐什么,稿件显得零碎,版面也零碎.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解放军报》在办报实践中,十分注重关照受众理念。对此,我们从军报《读者之友》版的风格和追求中,可见一斑。贯彻受众理念是发展之本 顾名思义,《读者之友》版视读者为朋友。概而言之,《读者之友》版主要有以下功能:一是收集读者对新闻媒介与新闻信息的反馈意见;二是为读者反映问题与现象提供阵地,  相似文献   

17.
所谓新闻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就是新闻舆论传播后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影响和所发挥的作用程度,也就是新闻这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所产生的社会效益。那么,怎样才能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呢? 首先,必须研究读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注重对让会舆情的调查研究。也就是说,新闻舆论要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读者。《张家港日报》在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大局的同时,注重增强读者意识,提出了“领导满意,群众喜爱”的办报要求,注重在贴近性上下力气。比如,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中,广大农民面临不敢调、调什么、怎样调等困惑,该报及时推…  相似文献   

18.
汪幼海 《新闻记者》2006,(12):32-33
报业赖以生存发展最基本的市场资源是读者资源,报业要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必须要获得读者的认可。满足读者需求。因此,报业战略首要问题就是研究目标市场的受众需求,在市场活动中,以读者需求为第一信号,根据自己的目标读者群把握来确定办报方针,设置版面,选择内容产品。  相似文献   

19.
葛松 《军事记者》2014,(2):15-16
受众通过信息反馈影响新闻媒介。对于军区军兵种报纸来说,读者反馈实际反映了对报纸的阅读体验和价值判断。全媒体时代,增强军区军兵种报的服务功能,一方面要靠编辑记者眼睛向内自我评判、自我提升;另一方面,要注重用读者的眼睛来盘点报纸看点,用读者的评价来衡量办报效果,在此基础上改进办报质量、提升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新闻媒体激烈竞争的世纪。县市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创新办报理念,努力把满足读者需求作为办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造读者喜闻乐见的栏目栏目是报纸的品牌。好栏目不仅可以支撑报纸的版面,而且可以有效地锁定目标读者群。随着受众市场的细分,一张报纸要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有效的办法就是要精心设计符合读者口味的栏目。《宜都报》近几年在深入分析地域环境和地域差异、区域文化和受众性、群众实力和社会水平的基础上,着眼于读者,全面进行改版,先后推出了一批有特色的专刊、专栏。如针对基层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