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歌艺术是一门与民族精神紧密相关而且水乳交融的中华艺术,它是一门由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造就的歌唱艺术。在高等院校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的分类系列教学中,"民歌"课程总是排在"曲艺"、"戏曲""民器"之首。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民歌教学经验,探讨了谈谈提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些体会,希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2.
二人台俗称"双玩意儿",又称"二人班",隶属于地方戏曲剧种,广泛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陕西、河北等区域,也是构成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声乐教育教学不仅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的声乐技能,而且也力求通过声乐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与情感。本论文主要以二人台艺术在高校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切入点,分析和研究二人台的艺术魅力和民族文化底蕴,进一步挖掘二人台深厚的民族艺术精髓,同时也为高校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歌唱艺术其演唱方法都是建立在本民族文化传统及审美基础上而形成的,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民族情感、语言文化、音乐风格及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本文以"高师"民族唱法的教、学为主线,强调加强民族唱法教学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国产动漫必须走"民族化之路",教育工作者要使受教育者学会借鉴中国民族艺术传统。在动漫"角色设计"教学中,从民族艺术传统的宝库中挖掘有用的"动漫元素"、民族化的造型和色彩,充分运用传统的艺术形式,加强故事、情感以及价值观是动漫角色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语言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地位和表现作用。我国当代民族声乐教学体系中对地方民歌声乐作品坚持方言演唱,方言土语在民族声乐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这样既能保持民族声乐作品中的民族性与地方色彩,也有利于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更使得地方方言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在高校声乐教学工作中,我们应充分认识"方言"在声乐中的地位,正确了解方言对民歌色彩的影响和作用,并把其纳入民族声乐教学与训练中,以使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声乐文化得以传承,并向多样化的艺术道路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21,(4):109-113
中国民族声乐最早源于中国戏曲、民歌等传统音乐形式,而后借鉴西方声乐艺术的科学唱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符合中国人民审美、独具中国特色的声乐艺术。本文分析了当前普通高校中国民族声乐教学层面存在的不足,针对此,提出了"整体性"声乐教学模式。并提出了包含科学规范的演唱方法、循序渐进的作品选取思路、综合艺术修养的培育、各要素协调统一的声乐训练的"整体性"声乐教学范式。同时,对"整体性"背景下的"差异化"教育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7.
构建声乐教学理念,必须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立足本民族声乐艺术基础,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优美地唱歌.  相似文献   

8.
正乡土音乐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体体现,是各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我们优秀的民族艺术的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注重对地方民族音乐的开发与利用。音乐教育必须植根于民族音乐艺术肥沃的土壤,认真挖掘民间音乐的优秀内容,探究教学方式,进一步活跃中小学音乐教育,促  相似文献   

9.
我国疆域辽阔,文化历史悠久,各民族人民在其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艺术形式,京剧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现阶段更是成为享誉全球的"国粹"。而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广泛实践,京剧艺术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也有了更加多样化的应用。本文立足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潮流,探讨了现阶段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融入京剧艺术的现实价值与创新策略,希望理论的研究,可以对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曲艺名家赵铮先生曲艺教育、教学中的德性美育,课业美育,民族曲艺文化审美教育,曲目教学,流派教学,艺术实践中蕴含的民族艺术审美观,进行了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1.
建构新型的声乐教学理念,必须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立足本民族声乐艺术基础,借鉴西洋声乐艺术教学的先进经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运用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自然地、优美地歌唱。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声乐"不应只是对某种歌唱方法的指称,其内涵和外延构成了现代中国声乐艺术的概念体系。从"中国民族声乐"的概念主体出发,对这一艺术概念的缘起、特点、类别属性和学理构成进行探索,正是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中国民族声乐"的艺术概念再认识的必要途径,而概念的正确理解则对艺术本体的良好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民族声乐艺术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景象,音乐新现象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瓶颈,"新元素"的加入,让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出现了新的表现形式,成为"转型发展"的里程碑。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新元素"是相对于传统民族声乐而言,对于提炼出的新元素,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及哲学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通过对"新元素"的解析,来明确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赵永固 《成才之路》2012,(27):73-73
正京剧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弘扬民族文化"的学习。而在浩如烟海、异彩纷呈的民族民间音乐中,除民歌、民间乐曲和地方戏曲外,最具艺术价值且又影响广泛的民族艺术,当属被称之为"三大国粹"之一的京剧了。在  相似文献   

15.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的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而且新课标也对音乐教学提出了要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使民族音乐得到重视呢?  相似文献   

16.
"字"与"声"的关系问题是声乐歌唱中的一对矛盾,也是声乐教学与演唱中所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对于这矛盾的解决,西方美声学派与中国传统歌唱理念不同,解决的方法各异。民族声乐是中西声乐艺术结合的产物。在与外来文化融合的过程中立足于本土。民族声乐教学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培养民族声乐人才之双重责任,故在教学中更应体现出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7.
民族声乐艺术风格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传统戏曲、曲艺、地方民歌等艺术形式的总称。民族声乐种类极为丰富,风格多样。"风格"由审美情趣、文化特征、生命状态等内容构成,是形成民族声乐艺术的基础;它丰富了民族声乐艺术的表现形式;"风格"是民族声乐艺术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它的民族性、语言性和发展的包容性。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必由之路,应以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之精华,从而形成一种不失民族风格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18.
民族艺术是艺术的母体,在艺术教育中发展民族艺术是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需要,是审美与情感的需要,是教学创新的需要。民族艺术在美术教学内容中体现为国画、剪纸、皮影等,而在美术教学形式上则体现为欣赏课和参观考察当地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9.
民族高校的民族观教育应该融思想教育与人文素质培养为一体、政治立场和人文关怀并重。"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我国民族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干课程。应针对当代各民族大学生群体青春、朝气、好动、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思考等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借助电影艺术等多种形式和手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戏曲是一门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武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中小学生学习戏曲艺术有助于丰富历史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培养、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在义务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高校音乐院系如何培养既能胜任普通音乐教学又能从事戏曲教学的中小学合格教师,使高师音乐教学与中小学"戏曲教学"有效对接是当前高师音乐教育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