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洋武备生是一个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知识技术型军官群体,他们在小站练兵中积极辅助袁世凯,在建章立制、军事训练和学堂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袁氏小站班底的核心力量,为袁世凯练兵取得骄人成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万鲁建 《兰台世界》2012,(24):69-70
袁世凯取得小站练兵权,是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其中既有李鸿藻、荣禄的积极举荐之力,也有刘坤一的爱才之功,更主要的是袁世凯自己熟悉军事,能力出众,善于表现自己,最终在各方力量的交汇下,成功获得小站练兵权。  相似文献   

3.
黎霞 《档案与史学》2011,(11):62-64
新军是清末辛亥革命前夕特定时期的军队的称谓,是清王朝“新政”的产物,在近代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存在时间短,所以有关史料存世较少。上海市档案馆保存了一组新军练兵的照片.这些珍贵的影像随该馆第十七批开放档案已向社会公布。  相似文献   

4.
张博 《兰台世界》2012,(10):21-22
走钢丝般度过了戊戌政变,经历了护理直隶总督的短暂荣光,袁世凯和新建陆军回到了小站兵营,继续操练。小站练兵声名鹊起,不仅清政府的王公大臣对这支部队另眼看待,很多西方人到小站参观新建陆军的军营后,也发出了赞叹声。1898年,小站还迎  相似文献   

5.
清末,袁世凯自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后改为武卫右军,庚子后再于此基础上练北洋常备军,成北洋六镇。该军不仅为中国军队近代化之始,亦成为袁世凯的私人资本和他“军事强人”形象的坚强支柱,成为北洋军阀集团之渊薮。其影响所及不仅左右了清末政治,对民国初年政治格局的形成和演化尤具深刻影响。言北洋军阀者,必先言袁世凯;言袁世凯者,必述小站练兵、北洋六镇。然而,关于北洋六镇,以往著述涉及不少,但六镇源自何军,练自何时,成自何时,或语焉不详,或各执一说,颇为纷乱。本文拟就所见史料,对北洋六镇编练过程做一粗略考实,以求于该问题之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张博 《档案与史学》2013,(11):33-36
从1896年年初开始,天津小站再度忙碌起来,袁世凯已经在这里编练新建陆军了。然而,这一年的6月,小站迎来了一批不速之客。此行人决定着袁世凯的去留问题,差点就改写了小站练兵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本报讯 黄云、黄保卫报道:因在科技练兵活动中成绩突出而受到上级表彰的80848部队大学生士兵徐海波、曾建红,近日喜获部队拨给的30万元专项科研经费。党委给科技练兵典型搭“高台”的举措,在部队上下产生强烈反响。徐海波和曾建红都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士兵。去年,他俩密切配合、共同研制开发了“某型导弹测试模拟训练系统”和“某型导弹引控模拟训练系统”,并在去年二炮军事工作会议上演示获得成功。为鼓励他俩继续攀登科研高峰,3月中旬,该部党委研究决定,为他两人拔出专项经费30万元,用于软件开发及购买科研设备和资料。同时作出规定:今后凡是在科技练兵活动中成绩卓著者,经党委研究,均可获得相应的专项科研经费。  相似文献   

8.
《一场科技练兵几多新闻热点》 ,解放军报以此为栏题 ,从8月8日到14日 ,连续推出五组军事报道 ,引起了读者关注。这组系列报道依托南京军区组织的一场科技练兵成果演练而采写 ,是编辑部发起的一次军事新闻写作研讨的探索性成果 ,探索的焦点是 :怎样从原本平常的军事活动中 ,发掘出指导性和可读性较强的军事新闻来。在笔者看来 ,这可以说是一次依托和平时期军事训练实践 ,探讨“大军事”新闻写作之道的有效尝试。(一)什么叫“大军事”新闻?“大军事”新闻 ,是一种口语化的说法。如果要给它定义 ,是否可以说 ,所谓“大军事”新闻 ,即产…  相似文献   

9.
徐祝申 《兰台世界》2023,(3):123-127
“中日合办事业”是近代日本帝国主义对旧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方式。1895年至1914年是“中日合办事业”的高速发展时期,中国东北地区是“中日合办事业”的重要区域。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所谓的“中日合办事业”,通过资本输出、政治渗透、军事威胁、资源掠夺等手段攫取侵略利益。剖析这一典型,有助于揭示近代日本对华侵略的手段,深刻认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实质危害。  相似文献   

10.
新闻窗     
以烈士为榜样做优秀新闻工作者等本刊讯尹合义、王孙强报道;连日来,山东省德州军分区组织全区报道人员认真学习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烈士的英雄事迹后,深受教育。他们一致表示:要像英雄那样爱岗敬业,刻苦学习,找出自己的差距和不足,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某部对报道人员进行军事集训本刊讯王军太、范红杰报道:5月中旬,武警8684部队在广泛开展“科技练兵、岗位增效”大练兵活动中,针对报道人员军事知识缺乏,采写军事报道能力不强的情况,决定采取“集中学习,共同提…  相似文献   

11.
《档案天地》2008,(3):F0003
冯国璋(1857-1919年).字华甫.古隶河间人。1980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武备学堂。1895年,协助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任练兵帮办,后为教练总办共练成北洋六镇(师),为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戚继光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民族英雄、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他继承和发展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精髓,写下了《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不朽著作。戚继光的将帅观涵盖多方面内容,他提出“练兵之要,在先练将”。等理论,重视将官的成分,强调将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两汉时期,蹴鞠在民间、宫廷、军事出征中颇为盛行,尤其是作为练兵之手段,受到空前重视,对当时的军事操练产生了重要影响。蹴鞠被运用于闲时日常练兵,操养战术;或者战时间隙操练,鼓舞士气;或者马上击鞠操练,增强攻力。  相似文献   

14.
曹锟,清同治元年(1862)出生于天津大沽的一户贫寒人家,少年时代贩过布,成年后投奔在小站练兵的袁世凯,升任总兵之职。1923年以贿赂国会议员手段,登上北洋政府总统宝座。但好景不长,一年后被冯玉祥软禁,后来回天津作寓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近代日本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和近代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主旋律紧密关联,不仅政治贷款、路矿投资和“国策”会社等形式是显而易见的掠夺性资本输出,被日本学者称之为“纯粹民间资本”输出的纺织资本的对华输出,在近代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史中也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这一所谓“纯粹民间资本”输出的背后,既有与日本纺织垄断资本集团和财问势力的日益加深的密切关系,更有着日本统治阶级对中国侵略、扩张政策和行动作后盾,这一所谓“纯粹民间资本”输出的日本在华纺织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急速扩张,是得到日本对中国政治、军事侵略行…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其发展转型及社会价值一直是文化建设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以读者出版集团的“读者小站”为例,从文化场景的塑造分析“读者小站”的美育作用及其对人们心理的疗愈,从生活方式的引领分析“读者小站”如何改变和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从文化价值的生产分析“读者小站”对于读者品牌的创新及对城乡社区文化建设的价值,以期探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和文化创意发展的规律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读完《一场科技练兵几多新闻热点》这五组连续报道 ,种种愉悦的感觉汇聚成两个字 :“精彩”!“寻觅精彩” ,曾是读军事训练新闻的人的一种奢望和追求。实在说 ,要把和平时期的军事新闻写得精彩好读 ,殊不容易!早在80年代初期 ,本报就把“把军事训练新闻写得精彩些” ,作为改进军事训练新闻写作的一个目标。从那以后 ,本报曾有意识地组织记者发起过多次冲击 ,从80年代初期关于运载火箭发射的多角度的现场目击报道 ,到1985年前后本报关于军事领域改革的新闻综述 ,从90年代以来几次大演习的组合报道 ,到近年来关于科技练兵的新闻会…  相似文献   

18.
冯国璋任直隶都督的令冯国璋(1857-1919年),字华甫,直隶河间人。1890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武备学堂。1895年,协助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任练兵帮办,后为教练总办,共练成北洋六镇(师),为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12年袁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为把京畿之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在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越来越多的商家认识到策略的重要。近代历史中,有不少运用军事策略在商业竞争取胜的例子《孙子兵法》这部中国古代的军事奇书,更是受到商家们的青睐。近期金山公司的《封神榜》产品宣传就深谙兵法特点,且不论金山的初衷为何.下面笔者要说的是这次活动中的兵法,  相似文献   

20.
1984年8月10日上午,我作为新华社记者踏上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的专列,采访他当时颇具“神秘色彩”的中苏边境之行。车轮滚滚,从哈尔滨出发,朝着西北方向驶去。奇巧的是,傍晚时分,列车途经我下乡所在的黑龙江军垦农场的那个小站——拉哈站时,竟然会缓缓地停了下来!我不知道专列为什么要在这个偏僻的小站停留——这,难道是冥冥之中给予我的“特殊关照”吗?可以肯定,在这趟专列上,和这个小站有着刻骨铭心记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