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提高政治教育报道质量,我认为首先要正确认识这项报道的一些缺陷。这样才能把准脉搏,对症下药。政治教育报道固有的缺陷有哪些呢?按照新闻规律衡量,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真实性不够。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真实又有客观真实与本质真实之分。客观真实是指报道的具体事实必须是绝对真实的,不能弄虚作假,不能添油加醋,也不能用空话代替事实。本质真实是指新闻对客观实际的总体把握上,要符合本质的真实。这是新闻工作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但是,政治教育报道在真实性问题上,往往要求不那么严。夸大教育成果是表现之一,比如,某…  相似文献   

2.
一个地方记者首先要搞好对本地区的报道,这是毫无疑问的。但仅此还不够,还应追求更高的目标:把当地有价值的新闻挖掘出来,把地方新闻转化为大新闻。要有“大新闻”意识。所谓大新闻意识可从三方面理解:一是对题材要放到大背景下来衡量;二是敢于跳出事实本身,寻找这一事实以外蕴含的更大的新闻价值;三是敢于下手写大新闻。地方刚冒出来的新事物往往是通讯员或地方记者最先发现其新闻价值,报道也往往最先见于地方新闻单位。这些新事物或许  相似文献   

3.
随着融媒体技术的深度推广,教育新闻应当与其他类别的新闻一样,创新多渠道新闻阅读方式以及发布方式。教育新闻存在报道深度不够、受众群体不细化等问题,为了能够实现教育类新闻采编的创新与传承,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教育新闻在融媒体背景下的创新传承意义,其次介绍了融媒体背景下教育新闻采编的工作特征,最终阐述了教育新闻采编人员在传承与创新中遇到的问题,并据此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教育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典型报道是党报的重要舆论手段,也是党报与其他报纸相比独具的优势。因此。典型报道历来为党报所看中。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典型报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党报之中。然而,当前不少典型报道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写得不够灵活、不够实在,大而空,缺乏对受众的吸引力,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笔者认为,只有摒弃陈旧的观念,坚持新闻创新,坚持“三贴近”,坚持挖掘先进典型内在的新闻价值,才能把典型报道写活。典型报道才能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记者要想得心应手地完成这样一个新闻生产流程,需要多年的采访写作专业训练。然而,获得这样的娴熟本领,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仅仅靠实践还不够。优秀的记者通常对什么是新闻、为什么要这样报道新闻有着深刻的理解。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两个大问题:一、什么是新闻?二、什么不是新闻?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之前时政报道不接地气、创新力不够与指令性要求过多有关,那么当前,就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以"走转改"的要求和做法,提升新闻报道质量,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宣传味道过重、表现形式不佳),达到有效宣传目的。力争做到"时政新闻要有厚度、经济报道要有深度、民生新闻要有温度、宣传报道要有尺度"。具体地说,就是时政新闻按新闻规律办事,突出新闻性,压缩会议和领导活动的程序性、简报式报道,突出其中的新闻内容;民生新闻要体现人文关怀,呈现民生幸福,要有任务、故事;经济新闻要有内涵,突出具体做法、经验,减少成就性的概念式报道。增加体验式报道、系列报道、主题报道,这是摆在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新闻栏目前的一个既传统又崭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一个新闻工作者,能不能敏锐地发现新闻,要看有无新闻敏感.然而,能不能准确地鉴别客观社会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而选择最佳的报道角度作出正确的报道,只凭新闻敏感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有没有政治敏锐性.  相似文献   

8.
采写新闻,坚持从问题切入,有利于提高稿件的质量,增强新闻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目前,一些记者采写的新闻存在着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不从问题切入,单纯地宣传好人好事、报道工作动态、介绍工作方法、反映成绩的大小,等等。二是虽然从问题切入,但是切入得不够理想,或是问题找的不准,舍本求末:或是切入点不新,人云亦云;或是切入口过大,写得不深不透,等等。  相似文献   

9.
有一种观点,认为广插新闻信息量大、传播快而广,但不能深,搞深度报道是报刊的优势。的确,我们的广播新闻曾有一段时期停留在一定信息量和对某一问题的浅层报道上,报道面较窄。广播新闻到底能不能搞深度报道?怎样  相似文献   

10.
坚持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并不是不要批评报道。新闻批评是新闻界公认的最大难点,如何坚持和改进新闻批评,确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不容回避的一个难题。其中当然包括新闻批评如何选题的问题。“西瓜”与“芝麻”比喻的是批评报道选题中的大与小。这里主要是指批评题材教育意义的大小而言,而不是指被批评者机关、干部地位的大小。  相似文献   

11.
11月17日下午,本刊编委会邀集新疆新闻界部分人士座谈新闻改革问题。会上发言和插话的共有13人,另有7人递交了书面发言。发言内容摘编如下。十三大指明了新闻改革方向王思华(座谈会主持人)近年来新闻改革取得了很大战绩。此如说,政冶透明度大了,人大会议、十三大的记者招待会的报道都说明了这一点。新闻传播媒介更接近群众,抓了住房、物价、婚姻家庭等问题,新闻发挥了社会渠道的作用。再是批评性报道增多了,对话式新闻、连续报道、系列报道都出现了,还重视了新闻时效等等。尽管如此,对照十三大要求,还是不够。赵紫阳同志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指出新闻是一条渠道;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在我们的新闻界,新闻官司这个问题越来越突出,也令新闻媒体感到越来越棘手,尤其是民事纠纷,搅得一些新闻单位和记者精疲力竭,疲以应对。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从《民法通则》实施以来,人民法院受理了大量与新闻活动有关的名誉权案件。这一方面说明我们新闻舆论监督的触角触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监督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社会法制化建设步伐在加大。这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一个方面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从我们新闻采访实践中,和新闻报道反映出来的问题看,记者、编辑的法律知识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要,对法规法律了解不够,容易出现漏洞。新闻媒介应怎样报道案件?这是很多新闻单位都感到敏感的一个问题,而且所持态度也不一样。有的新闻单位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迎合受众的胃口,热衷于对案件进行大肆报道,有的新闻单位则对报道案件十分慎重,等到法院做出判决之后才进行报道,以避免不当介入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那么,新闻单位究竟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介入为好?怎样把握报道的内容、范围和相关程序,这些都是很重要的。社会和受众对法制新闻一般都比较关注,也比较感兴趣。我们新闻单位报道法制新闻的目的和作用一方面是作为社会新闻告诉受...  相似文献   

13.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但仅仅报道事实是不够的。新闻要用事实说话,但决不是就事论事。一篇优秀的新闻,能使读者透过事实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群众对新闻单位的意见主要有两条:一是会议新闻多,上层活动多,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少;二是批评报道少,有不少批评不痛不痒,流于形式。舆论监督不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各级党委和党政领导对舆论监督重视不够,指导不力,没有要求,没有任务。而同时又对新闻单位其他方面管得过死,干预过多或出面直接指挥,使新闻单位不方便行使自主权,按新闻规律办事。二是有些新闻单位片面理解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对舆论监督持消极态度,顾虑重重,怕批评报道多了出问题,出偏差,惹麻烦。有些记者愿多写表扬稿,不愿写批评报道。三是社会化的监督机制很不健全,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个大题目,宣传西部大开发要浓墨重彩,在深度报道上下功夫。正如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在全省新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的那样,我们在宣传舆论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深入的东西,深度报道很不够。新闻工作者应该深入到西部大开发的主战场和重大项目中去,深入到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中去,为实现四川新跨越鼓实劲。面对激烈的新闻竞争,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党报更应该充分发挥深度报道的优势和导向作用,为西部大开发唱响主旋律。一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实践来看,深度报道主要是报纸为适应新闻竞争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相对独…  相似文献   

16.
新闻文体在课堂教育中,消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深度报道等的特征比较明显."消息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的事实进行简明扼要、迅速及时的报道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是一种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事件、情况和问题的新闻文体."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不少典型报道写得不够灵活,不够实在,大而空,缺乏对读者的吸引力,达不到应有的宣传效果。笔者以为,在当下的新闻发展形势下,党报要改变思路,把典型报道写实写活,吸引住更多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8.
读罢《由"X面粉"报道引出的反思》,感慨颇深:本属正常报道,却出乎众人意料,酿成轩然大波。其中有什么教训?以后遇到此类问题应该怎样处理?反思起来,多数还是记者不够细心所致,并非故意所为。在强调新闻的准确性方面,中外新闻名家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县级电视台新闻精品生产呈上升趋势。但从总体上看,新闻精品采制数量偏少,质量也还不够高,现状不容乐观。那么,制约县级电视台新闻精品生产的因素有哪些呢?我们认为,在主观上,有认识问题也有人员素质问题,而认识问题是制约人员素质提高的关键所在。比如,有人感到精品创制是大台的事,是专家们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不少企业、社会团体、甚至个人纷纷仿效政府机构、公职单位的做法,举办类似的新闻发布会,借以扩大影响,或使自己在某一有争议的问题上占据某种优势。由于这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新闻单位如何对待,可以说还很缺乏经验。但就现在已经出现的情况看,有些作法大有探讨的必要。现今,把由这类组织或个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同政府部门公职单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等同对待,是某些报纸,包括法制报纸在内,在这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不够妥当作法的主要原因。诚然,这类新闻发布会也能为报社提供很多很有价值的报道素材,或某些报道线索,我们应热情对待,不能轻易采取拒之门外的态度。然而,这类主动送上门来的新闻线索,同新闻单位通过派员采访和调查研究掌握的报道线索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