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主持人的话 13年前,一本《血色黄昏》让所有有过知青经历和没有知青经历的人都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心灵震撼,关于知青的话题也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叙事的阶段。13年后,当年“责编”《血色黄昏》的岳建一和他所在的中国工人出版社,又策划推出了一套有关知青历史的系列丛书《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第一辑六本,已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此,我们围绕这套丛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是1942年1月在重庆创作的。为什么要写《屈原》呢?郭沫若说那时正是国民党黑暗统治时期,无数的爱国青年和革命被关进了集中营,陕北抗日根据地被封锁,新四军遭围剿……“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Titanic"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尽管属于它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但绝对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湮没它的光芒。 记忆中,1998年,它风靡全球,叱咤奥斯卡,也带来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疯狂"。我记下了那些气势恢弘的场景,飘逸绚目的衣裙,更感叹一对俊男靓女的生死之恋。那时,也许我还太小。看过这部长达3个小时  相似文献   

4.
不妨﹃TV﹄一下我教︽风景谈山东/史建筑《风景谈》中的六幅图画,若依次讲解分析,处理起来显得平淡。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师生共同归纳完六幅图画后,我和同学们做了一点教材处理的尝试。师:随着时代的发展,“MTV”这种艺术形...  相似文献   

5.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一首传诵千古的杰作。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称它“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在《人间词话》里赞之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此也。”它充满了诗情画意,既是一首隽永的抒情诗,又是一幅出色的写意画,笔墨最洗炼,形象极生动。小令寥寥二十八个字,既无藻饰,又无典故,但字字有讲究,字字有韵味,它无比鲜明突出地反映了一个天涯游子的形象。开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二句,句式全同,各由三组表示景物的名词构成,可谓全是写景,但景中寓情,看似描写自然景物,其实是“赋而比也”。说它是“赋”,因为这确是实写,这些景物是这个旅客所亲眼目睹的;但这里赋中有比,“枯藤老树”,正是黄昏的乌鸦栖息之所。  相似文献   

6.
《风景》这篇散写于1993年。当时,我又一次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迁徙。一个晚上,我想起这些年来的人生变化,想起我久违的学写作,突然之间有了一种写作的冲动。  相似文献   

7.
应该说,老电所著的作为“新世纪长篇小说系列”之一的《血色黄昏》.仍有着伤痕文学的特质,以直率、强悍、粗护的笔调,描写了一代知青的苦难历程。然而,它又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伤痕文学,呈现出一种整体上的压抑感,把物质和精神极度贫乏.而专制又极为严酷的环境下一个透明的带血的灵魂,赤裸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于恶梦般的历史扭曲中,绘出了一幅惨淡的生存图景。一磨灭个性:一个古老的悲剧。作品的主人公林鸽,一腔热血,自愿上山下乡,步行到内蒙锡盟草原插队,幻想干一番事业。然而,命运对他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在那荒凉的茫茫…  相似文献   

8.
《陕西教育》已伴随我五年了,刚上师范时,爸爸又为我设了一个“《陕西教育》专用箱”希望我学习好它,和他一样也拥有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时间转眼过去。我毕业后,被分到李官中心小学教语文,又是《陕西教育》扶着我走向讲台的。那时,我更是如饥似渴地阅读每一篇文章,学  相似文献   

9.
黄昏的梦     
新一期的《青年文摘》又来了,翻开书页,顿时被其中的一张图片吸引住了。这是一幅题为《黄昏的目标》的摄影作品。画面的背景是朦胧的树和若隐若现的地平线,一条铁轨伸向远方,这一切全都笼上了一层黄昏的红晕。近处,一只猫聚拢着四肢蹲卧在铁轨的边沿,目光炯炯地望着落日的余晖。它的毛也被夕阳染红了。正是这种红色,勾起了深藏在我内心的一种夙愿。它遥远却又真实,渐近于隐退,却预示着新生,它是我的一个原始的梦。它确实存在过,或者,它已经远离我太久,已经不再属于我了。我莫名地想起了外公,这个没有个让我没有太多回忆的已逝的人。毕竟,这…  相似文献   

10.
《暗夜舞蹈》是郭小东的《中国知青部落》三部曲中的第三部,自2001年出版后,得到了文学界高度的评价。本文着重从追寻昨天的传说:另一种视角的营构和向死而生、青春死亡的另类书写这两个独特的角度来阐述《暗夜舞蹈》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1.
很多西方人说列夫·托尔斯泰所著的《战争与和平》是最伟大的小说。就我自己而言,我认为中国的《红楼梦》是应该与之比肩的伟大的文学作品。这不是因为这部小说被中国人称为四大文学名著之一,而是因为它的作者曹雪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本很破旧的《代数》书,我从少女时代就珍惜它。后来我想,我之所以珍惜它并不仅仅因为它包含着那么多未知数,还有更多的东西。那时我很难  相似文献   

13.
《日夜书》是韩少功2013年发表的书写知青故事的长篇新作。作为一种知青群的集体亮相、知青故事的再延伸,作者把笔触扩展到后知青时代的社会百象,探讨知青那一代人的精神历程。《日夜书》中韩少功所虚构的这些知青故事是以半碎片化的回忆叙事呈现的,从中我们能挖掘出更深的意味。而对后知青时代的集体精神后遗症,作者也进行了全方位地分析与诠释。在那个知青理想主义盛行的年代到新时期之后的社会激变期,知青一代也经历着乌托邦的追寻与幻灭。  相似文献   

14.
谈《周易·卦爻辞》中的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的中国文学史,劈头从《诗经》讲起;也有人发表文章,干脆把殷商时代的文学,看做一张白纸。我认为,这是有意无意地推迟了中国文学的发萌,是对祖国文学遗产的一种轻率态度。我国最古老、最可信的诗歌,应该是《周易·卦爻辞》中的某些韵文。这些韵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珍贵的一页,我们不应该忽视它,更不应该把它从中国文学史上随便抹掉。现在,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我喜欢藏书,更喜欢读书。因为我知道,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多读书才能跟上时代,少读书就要远离时代,不读书将会被时代抛弃。我明白不读书是万万教不好书的。近日阅读了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陈惠芳老师写的《触摸教育的风景》一书,感悟颇深。洋洋洒洒的几十万字的专著,竟然出自一  相似文献   

16.
《风景谈》语言艺术例析江苏如东县马塘中学双林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茅盾先生的《风景谈》善于运用准确、精练、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描绘人物活动,构成了一幅幅有声、有色、有形的风景画,给人以逼真的感受和深刻的印象。认真赏析这...  相似文献   

17.
原文:行走的时间迟子建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看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掌管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我觉得左右摇摆的钟摆就是一张可以对所有人发号施令的嘴,它说什么,我们就得乖乖地听。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我们得做课间操,我们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给放在挂钟里的,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  相似文献   

18.
<正>边缘,一个幽僻、冷落的处所,其地理意义的风景也许并不美丽;然而,在中国的古典诗歌里,"边缘"的人文风景又常常是崇高、壮美的所在,因为它饱含着作者的孤独和愤懑,是高标独立、落落不同凡俗的人格象征。屈原的《离骚》,曹植的《杂诗》(其四)《美女篇》,李白的《美人出南国》,杜甫的《佳人》,凡此等等,皆遭遇边缘情境的幽怨发愤之作。他们被逐出政治中心,身处边缘,躬自反思生存的意义,不得不重新认识自我,于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风景画家列维坦所创作的油画《晚钟》是19世纪90年代的作品,画中以现实主义的风格描绘了临近黄昏时静谧、温暖和恬美的俄罗斯大自然郊外的景色和要渡河的人们。《晚钟》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技巧表现了列维坦对自己祖国风景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20.
《广州日报》2007年11月6日发表了署名颜料的《应聘书》,被广大读者称为一篇奇文,现转载此文供大家欣赏:教授,你好!在校外的电线杆上看到了招聘启事,说您欲为高龄父母找一保姆。我特此应聘。我叫贾天真,硕士研究生时代我听过您的讲座。那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