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达明 《高中生》2010,(4):31-31
小牛见母牛在农民的皮鞭下汗流浃背地耕田,感到很难过,就问:“妈妈,世界这么大,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在这里受苦、受人折磨呢?”  相似文献   

2.
异乡与故乡     
离乡有多愁?思乡有多苦?美丽的新疆,雪山巍巍,草原广阔,蜿蜒的大路被数不清的绵羊占据。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经常见到羊群后面跟着牧羊人,手拿皮鞭抽打公路,皮鞭反弹回来,在空中发出"啪"的声响。这声音干脆而响亮,羊儿们闻声你追我赶地向前冲,几分钟工夫,羊群便过了马路。羊群消失在视线里,我才想起  相似文献   

3.
陈宁 《留学生》2013,(5):43-43
“啪!啪!”在一个方形的舞台上,一名男子挥舞着手中的皮鞭,抽打出清脆响声。也许是为了表现得更有刺激性,这名男子手中的皮鞭忽然打到了自己的身上,顿时,从台下传来了众多年轻人的惊呼声。或许,你会认为这是场杂技表演,但我要告诉你,我所讲述的,是一场英国大学开学典礼中的一幕。  相似文献   

4.
佟希仁 《少年月刊》2010,(12):17-18
蚕茧 我是一只过冬的蚕茧,深秋,藏进这小黑屋里是为了躲避严冬风雪的皮鞭。可我总不能在这里呼呼睡觉,我也有自己金色的理想与期盼。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7,(4B):37-37
日本政府为实现新世纪“教育再生”,正在积极地探讨、制定并施行“蜜糖”+“皮鞭”式的教师政策,这种恩威并重的手段必然会由此产生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文摘     
《中国民族教育》2007,(7):80-80
让教学反思走向深入的途径;日本:“蜜糖”+“皮鞭”的教师政策。  相似文献   

7.
漫画童年     
我出生在广州,那年正逢“文革”期间。还未懂事的我,只知这个世界真好玩。红卫兵穿着与解放军叔叔一个模样,所不同的是在左手上多了一块红袖章,他们有的右手挥动着一条皮鞭(武装带),成群结队,来无声,去无影,好神气。当时大街小巷,大凡有墙壁的地方都刷写着巨幅标语,特别醒目。  相似文献   

8.
西点男孩学校因“皮鞭管教”闻名。说是个学校,实际上它更像个暑期夏令营,那些家长管教不了的男孩,在暑假的两个月里被送到位于杭州的这所学校接受调教。这个曾在去年招来骂声一片的特殊学校,在今年的暑假招生中,竟还有300多个孩子因名额爆满而无法进入。  相似文献   

9.
商汤革命     
<正>夏日的工地上,奴隶们正艰苦地劳动着,几名凶狠的监工不停地用皮鞭抽打在他们身上。  相似文献   

10.
武丁求贤     
监工举起皮鞭往老人身上狠狠抽去.老人痛苦地呻吟着。1718大臣们都默不作声了国家呕心沥血,贡献自己武丁求贤$中华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11.
1. 注意冷静不要一看到孩子考了低分,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孩子臭骂一顿,更不能皮鞭相加,吓得孩子再也不敢把低分试卷给家长看。2. 注意听孩子辩解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曾告诫教育工作者,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后进生中也有出类拔萃的人才,这已被古今中外的事实所证明。如何转化后进生,如何才能让他们进步,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我们要用爱去认识他们,要用爱去理解他们,让后进生们进步,让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亲爱的虎妈(蔡美儿):你因为出版了《虎妈战歌》而受到很多人的批判。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懂你的幽默,以为书上的每句话都是认真的。于是人们误以为我和妹妹生活在你的皮鞭和  相似文献   

14.
妙不可言     
一只猴子下山来到庄稼地里偷玉米,不小心被农夫逮住,卖给了马戏团。猴子被铁链锁着,每天被迫做各种高难度的杂技动作,稍有不慎,皮鞭抽身,还断食挨饿,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15.
我们把幼儿教师在活动中有意或无意,但已经严重损害幼儿心灵健康与人格及身心发展的行为称为"精神虐待"或"变相体罚"。与肉体虐待相比,它具有无意识、内隐、后果长期性等特征。一般教育工作者经常性的,对不同的幼儿群体造成的具有普遍性的精神虐待现象很多,如轻视型虐待,忽视型的虐待,过分重视型的虐待等。精神虐待是一种精神的皮鞭。用无形的皮鞭抽打幼小的心灵,对幼儿的伤害同样也是无形的,更加可怕的。因为儿童的天性被扼杀,全面发展的机会被剥夺,这种精神虐待更加残酷。  相似文献   

16.
迈着沉重的步子,我又登上了长城,登上了历史的台阶。是赢政的皮鞭抚摸秦人肌肤之声?是胡骑嘶鸣之声?——撩人心魄。我且循阶,叩石而问  相似文献   

17.
因为一本书而酿成一场大战,是什么书有这样的震撼力呢?它是由美国女作家比彻·斯托夫人(181—1869)创作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作《黑奴吁天录》或《汤姆大伯的小屋》。 这部小说以真实感人的描写揭露了蓄奴制的罪恶。主人公汤姆作为“家主”的奴隶,忠实地侍奉主人,完全听命于主人的摆布。主人投机失败后将他卖掉抵债,此后他几经转卖,终于惨死在种植园主的皮鞭之下。而小说的另一条情节线索中,女奴伊莱扎设法逃跑,几经折磨,最终获得了成功。 小说的作者斯托夫人曾在辛辛拉提市居住了18年,与南部蓄奴的村镇仅一…  相似文献   

18.
精彩的猴戏     
今天是壶镇的传统集市,上午,我做完作业就和好朋友一起去逛街。“哈哈哈……”我顺着笑声走去,只见大树底下有一群人围了一个大圈,就忙挤了进去,原来是精彩的猴戏表演开始了。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中间的表演场地被围得水泄不通。猴戏表演精彩极了! 灰毛猴子调皮淘气。主人打它一下,它就碰一下主人的手,再抓一下主人的头,然后往后一跳,接着四脚朝天仰卧在地上。主人拿刀在它的肚皮上一擦,它就一骨碌地翻滚起来,紧紧地抓住主人的头发不放手。主人拿皮鞭打它,它就像我们小学生跳绳一样。皮鞭甩到脚下,它就一上一下地跳起来。它那坐沙发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随想录》—— 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 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 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 事情。写吧,写吧。好像有一个声音 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 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 人世,我要写。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在国外的华侨华人约有两千多万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其经济、政治及社会地位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他们的先驱者含苦茹辛,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为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的繁荣,多少人在皮鞭拷打下做了异域孤魂,留下了一页页华侨的血泪史。当然也有通过坚韧苦斗,凭着勤劳智慧拼搏出一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