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电力是经济腾飞的先行者,为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源源不断地注入发展活力.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的一个主要指标,它体现了供电单位的管理水平,也是其树立良好的形象、履行服务承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但是随着电力负荷增长加快,原有的电网由于各种原因形成一些供电瓶颈,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阐述了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张明 《华章》2011,(30)
在各种类型的教育领域法律争议之中,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因有关学籍管理、纪律处分、学位授予、学业证书颁发等问题而引发的纠纷,其中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由于处于平等法律地位形成的有关财产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 关系纠纷最为集中和突出,并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实行依法治教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解决纠纷的方法和途径应该是多样的,并不是只有诉诸法律才是唯一的手段,在解决纠纷的诸手段中调解是介于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之间的一种社会型纠纷解决方式.国家与社会二元秩序的存在、社会复杂性、纠纷多样性特性不断增强,利益与纠纷的多元化迹象日趋明显,运用调解方式,会减少因法律僵化而导致的一些弊端.因各个时代和国家都在寻求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法.而调解这种方法以其低成本、高效率、简易性、灵活性、公平性、道德性、利益平衡最佳性等诸多优点而成为纠纷解决中非常有效和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伍艳 《高教探索》2013,(1):129-134
在推行聘任制的背景下,高校与教师之间形成多元化的关系.这些关系具有不同的法律性质和法律特点,而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应适用不同的纠纷解决方式.本文在分析当前聘任制下教师权益救济机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厘清高校与教师之间不同性质的多层法律关系,并针对不同性质的法律关系,构建不同的纠纷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5.
根据纠纷的关系结构、性质、表现形式与处理机制的不同,可以将纠纷区分为自己人纠纷和外人纠纷两种类型。从纠纷的关系结构来说,自己人纠纷主要发生于自己人内部,纠纷主体之间是一种等级关系,而外人纠纷则发生于外人之间,纠纷主体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从纠纷的性质来说,自己人纠纷主要是因情感焦灼或情感期待不能获得满足而致,而外人纠纷则主要因利益冲突或利益侵害所致。从纠纷的表现形式来说,自己人纠纷更注重统一性,而外人纠纷更注重对立性。从纠纷的处理机制来说,自己人纠纷调解主要采用和的办法与模糊处理的策略,而外人纠纷主要采用分的办法和清晰厘定的策略。自己人纠纷通过将自己人外化可以转换成外人纠纷,而外人纠纷通过将外人自己化可以转换成自己人纠纷。自己人纠纷离法律的进入边界更远,外人纠纷离法律的进入边界更近,送法下乡遭遇困境的实质并不在于法律文本本身,而在于法律进入了本不应进入的自己人纠纷所发生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三菱电机于 9月 7日宣布,该公司开发出利用供电线路最高可实现 3Mbit/s通信的供电线路调制解调器。九州电力将从 10月份开始对其进行现场试验,使用该调制解调器把供电线路作为高速因特网的接驳线路。三菱电机计划于 2001年完成供电线路调制解调器的产品化。 供电线路调制解调器是由设在用户住宅内的子机和设在电线杆上的母机构成的。 1台母机最多可以控制约 5台子机。母机和子机之间通过用户住宅内到电源插头的电灯线和连接,通过家庭与电线杆之间的电线进行通信。该产品产品化后,将子机一端连接到配备 USB端口的个人电脑,另一端插到…  相似文献   

7.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措施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通过有效的措施和对策来大大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既是用户最根本的要求,又是供电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需求.然而,在切实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方面,尽管会消耗大量的资金,但是这却有利于减少突然停电而带来的损失与纠纷,为供电企业带来更大的隐蔽性的经济效益,而且更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文主要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内涵、特点以及重大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重点分析的影响配电网可靠性运行的因素,同时又提出了一些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州学生和学校之间因纠纷而引发的案例时有发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诸多思考与争议。面对学生与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以及如何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机制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对学生与学校之间纠纷的法律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以便学校和家长及时有效地解决纠纷,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由于客户维权意识的加强以及电力法规的发展滞后,造成供电部门在日常营业工作中与客户产生的一些争议;提出应强化法律意识,加快电力法规建设,从而构建和谐供电秩序。  相似文献   

10.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高校与教师之间因聘任、管理引起的纠纷问题,通过对高校与教师之间法律关系的分析,提出学校与教师之间法律关系的特征及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1.
走向教育技术"云"服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我还依稀记得童年时代家乡小城里的发电机,那时用户要想用电,必须自己购置电池或者发电机作为电源.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国家电网逐步成为社会的基础产业,所有的发电厂向国家电网供电,所有的用户向国家供电局购买电力--你不清楚也不必知道你使用的电力来自那一家发电厂,发电站也不用关心自己的电供给哪一家用户.电力生产与消费的社会化,极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电力的供产销效率.  相似文献   

12.
我还依稀记得童年时代家乡小城里的发电机,那时用户要想用电,必须自己购置电池或者发电机作为电源。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国家电网逐步成为社会的基础产业,所有的发电厂向国家电网供电,所有的用户向国家供电局购买电力—一你不清楚也不必知道你使用的电力来自那一家发电厂,发电站也不用关心自己的电供给哪一家用户。电力生产与消费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借助于道德来维系的高校传统师生关系无法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需要。只有通过相关法律规范,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校师生法律关系,并对高校师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区分为行政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为更好的预防和处理高校师生之间出现的纠纷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产权和法律意识的提高,供电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日益增加。在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同时,供电企业应积极有效应对突发的法律纠纷。以一起雷击死鱼纠纷为例,对农村供电企业常见的一类法律纠纷进行了系统的举证和理论分析计算,为供电企业应对相关的法律纠纷提供了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与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法律关系的两大主体,二者关系的和谐处理及纠纷的及时解决,关系到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比较和借鉴国外相关学说,厘清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构建高校纠纷解决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在解决高校与学生纠纷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非诉讼制度的完善,也要重视诉讼制度的适当运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与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法律关系的两大主体,二者关系的和谐处理及纠纷的及时解决,关系到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比较和借鉴国外相关学说,厘清我国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构建高校纠纷解决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在解决高校与学生纠纷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非诉讼制度的完善,也要重视诉讼制度的适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惠倩男 《科教导刊》2019,(7):148-149
本文分析了情势变更原则的概念,从各种法律制度之间的比较作为切入点,分析法律效果,并阐述了其在商品房交易纠纷中的适用、在旅游合同中的适用、在赠与合同中的穷困抗辩权的体现、以及他们当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国家立法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形势变化原则的一些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8.
僧侣遗产继承存在法律上的空白,导致僧侣遗产继承时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文章通过对佛教僧侣财产来源进行分析,区分遗产类型,甄别继承主体,旨在充分研究法律与佛教伦理的基础上探讨僧侣遗产继承法律问题,进而整理、归纳解决僧侣遗产继承纠纷的路径。消除宗教习惯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冲突,理顺僧俗两界在僧侣遗产继承处理中的关系,同时,立法机关应当制定相关法律规范予以平衡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这才是解决纠纷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僧侣遗产继承存在法律上的空白,导致僧侣遗产继承时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文章通过对佛教僧侣财产来源进行分析,区分遗产类型,甄别继承主体,旨在充分研究法律与佛教伦理的基础上探讨僧侣遗产继承法律问题,进而整理、归纳解决僧侣遗产继承纠纷的路径。消除宗教习惯与法律规定之间的冲突,理顺僧俗两界在僧侣遗产继承处理中的关系,同时,立法机关应当制定相关法律规范予以平衡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这才是解决纠纷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经常发生高校与教师之间、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教育纠纷,尽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作依据,但在实际解决纠纷时,往往表现出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障,纠纷解决效率低下等弊端.而通过教育纠纷仲裁制,不但能及时有效地解决教育纠纷,而且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力又增加了一条救济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