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春天来了,生命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为了享受这份欣喜,本期责编选登了一组关于"春"的文章。让我们在阅读和欣赏有关"春"的诗文、词曲和画作之时,与春共舞!  相似文献   

2.
一、智慧地阅读童心 “教育就是使灵魂转向的艺术”,真正的灵魂转向只能发生于内心生活改变之时。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曾说:“道德是内心的问题,不能深入内心,既不能进行教导也不能进行感化,不触及内心生活的道德教育是很难成功的。”“阅读童心”之艰难,在于童心的丰富与细腻,每一颗童心都是独特而又敏感的,需要我们智慧的阅读。  相似文献   

3.
阅读     
<正>我以阅读揽一袖清风,润世间万物。——题记“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的话诠释了阅读的重要性。书籍不仅仅是汲取知识的宝库,更是人们慰藉心灵的良药。阅读,带来生动有趣的故事;阅读,让人摆脱平庸;阅读,治愈世间所有受伤的灵魂。让我们捧一本书,尽情阅读吧!阅读,让我懂得了友谊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生态的课堂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先来听听谈永康老师对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与象共舞》一课的感受:坐到“千课万人”的会场,听王老师教《与象共舞》,不知不觉间,悄无声息中,我冒出了一份激动,一份渴望:我觉得,我就是那里的人,在与象共舞,我仿佛成了那里的象,在与人共舞。能让谈老师如此激动的课堂,学生的投入是可想而知的,收获也是很多的...  相似文献   

5.
听王崧舟老师用不同的班两教《与象共舞》(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悄然间,我就成了课文里的游客,正与象共舞;我又仿佛是课文中的印度象,正与人共舞。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堂课——一、基于学生的教学内容王崧舟老师以《与象共舞》  相似文献   

6.
古人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到一种境界时,身上自然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这种气质,是从人的灵魂与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散发出来的,是人世间最美的东西。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开发大脑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谢蔚君 《广东教育》2009,(12):64-65
英国散文家理查&#183;斯蒂尔爵士说过:“阅读之于心灵,犹如运动之于身体一样重要。”阅读可以获得信息,让人充实;阅读可以明白道理,让人深刻;阅读可以开阔视野,让人宽广;阅读可以增长知识,让人丰富;阅读可以享受自由,让人愉悦……阅读的乐趣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一本书好不好,值不值得阅读,如何阅读,诸如粗读还是细读,深读还是浅读,只有亲自“下水”读了,才能作出判断,才能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提倡全民阅读,首先需要培养的是善于阅读的心灵。  相似文献   

8.
阅读兴趣的培养是进行阅读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让阅读成为学生一次愉快的"旅游",在阅读中感受真知,培养语感,与作者"共舞"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9.
文能载道,数亦能载道。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有它的育人价值,都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育人”是任何学科教学都应追求的共同目标。教学教学也要以完善人性为终极目标,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应结合一定的情境教学,挖掘出数学的育人功能,让“情与知”在数学课堂上激情共舞。  相似文献   

10.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必定是一个美丽的城市。阅读,撼动心灵与灵魂。让我们崇尚阅读,为人类文明进步,民族振兴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了我们未来的终极前途,我们应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阅读,让阅读成为人类永远的不离不弃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听王崧舟老师用不同的班两教《与象共舞》(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悄然间,我就成了课文里的游客,正与象共舞;我又仿佛是课文中的印度象,正与人共舞。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两堂课——  相似文献   

12.
<正>夜深人静之时,同学们手捧一本纸质书,或用手机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这两种阅读形式,都不会影响大家对于文字本身的思考;而当窗外喧嚣、车水马龙之时,即使捧着纸质书,不少同学也会觉得,很难深入思考。阅读作为人们生活的“精神补充物”,其载体渐渐地从书本、报刊等拓展到了电子设备。可以说,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和传统的纸质阅读形式是共同发展的。越来越多的电子阅读形式的出现,对于“纸媒”来说,是一种挑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具有互补性。因此,很多人认为,电子阅读和“纸媒”阅读是完全可以共存的。  相似文献   

13.
朱永新先生积极倡导“书香校园”,他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为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我校开展了创建书香校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和探究的欲望;是学尘阅读之时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反映学生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只有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才能让学生的心灵真正走入文本。  相似文献   

15.
常常暗自庆幸自己是个喜欢阅读的人。阅读让我的心灵总能行走在高原大漠,无论进退都海阔天空;阅读让我不再坐在忧虑或惆怅的摇椅上前晃后摆,而总能在平凡和单调中咀嚼出生活的暖和热,绮丽和温馨;阅读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能力,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尝试和广度。  相似文献   

16.
旅行就是这样一个修炼的过程。在我们习惯的生活之外,我们学会不断面对各种意外,学会接受它,享受它,随它而动,与它共舞。当变化不再困扰之时,旅行将变成一个真正的生命之旅。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如果一个学生不爱阅读,那么他是很难在语文的学习上有出色的表现的。一个人阅读水平的高低和阅读数量的积累,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作为21世纪的学生,更不能忽视阅读的重要性。文章从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出发,分析现阶段阅读教学现状,探讨阅读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都能够爱上阅读,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18.
潘美娟 《成才之路》2011,(31):35-35
“唉,我孩子不喜欢阅读!”“是呀,我孩子怕写作文!”“这次测评基础部分完成得很好,阅读失分太多!”平日的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家长、老师这样的感慨,都是阅读惹的祸。读书对学生来说都是件很辛苦的事,但对他们成长影响至深,没有什么比阅读更能丰富一个人的灵魂,没有什么比阅读让孩子变得更强大。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在哈佛,  相似文献   

19.
陈尚清 《教育家》2004,(4):39-40
中学生作的“人”、“”分离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人”多是社会的共性的人,而不是有血有肉、有灵性有个性的个体;“”不是有真情外化,不再有真实的生活,而变成了没有自我、丧失灵魂的一纸“空”。因此,笔认为,中学作教学呼唤久违的人精神,让作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促使他们精神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今语文界普遍都把阅读作为重中之重,把孩子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他们终身受益,阅读是一场与灵魂的深刻对话,是和自己魅力人生的优雅相遇。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我们探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即读书要有目标、有计划、有落实、有评比、有展示等,真正体现读书之趣与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