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画的笔墨与它的载体——宣纸,共同构成了中国画独特的笔墨形态,并成为独具魅力的绘画语言。石涛曾说过:“笔墨当随时代。”这就是说,用笔用墨要突出一个“新”字,即立意新、笔墨新。我认为我们对传统的笔墨要深入学习,同时,在我们的创作中又不要为成法所拘。每个有才能的艺术家,都应在艺术上进行新的探索和创造。艺术家应根据自己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不同的艺术修养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笔墨固然重要,但只有当它结合形体,表现生活、反映时代精神时.笔墨才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散文菁华     
我忽然有一个念头,我们也许可以给艺术下一个定义:艺术是对生活热情的表达、满足与遵循。这可以适用于人们创造的任何艺术形式。因为在这种创造性的时刻,无论其写出的是一个伟大剧本,或是在一块木头上雕刻一簇花叶,艺术家总是因为极其欣赏周围世界的某些景象而受到了感动与启发。艺术家所体验的这种感受,必定比别人更为深刻,由于他具有以可见或可听的形式,记录这种稀有感情的力量——我们不知道这种力量从何而来——从而加强并延长了他的感受。艺术,在某种程度而言,存在于每个人的生活里。即使是农夫在日出的田野,仅仅由于身体健壮,唱出一些…  相似文献   

3.
艺术家的风格是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艺术家的个性、经历和情感在艺术家对艺术样式的选择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内部情况决定着外部的表现形式,这要求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重视艺术感情的独特性和鲜明性;要求我们不能一味追求风格而忽视个性情感的真实抒发;要求我们不能盲目追随别人的画风而失去自我。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2006,(11)
"艺术不能赶时髦,要立足自我,立足自己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根深叶茂。很多人说我思想落后了,可我说我从里到外都‘洋’过,我知道选择什么。我出生在法国,学习在美国,能说法文和英文。因此,当我面对‘洋’的东西时,我非常冷静。艺术不必今天染一撮黄毛,明天染一撮红毛,黑色是我们的本色。当我们的艺术拥有自己的颜色时,我们就真正成熟了。"常沙娜学长平和地说。2006年10月7日下午,我国著名艺术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留美分会常务理事常沙娜学长,在北京为近百名学长作了关于敦煌艺术的演讲。演讲会由留美分会副会长程华哲学长主持。常沙娜学长1931年生于法国里昂,1937年随父母回国。1945年至1948年在甘肃敦煌随其父——著名画家常书鸿学习敦煌壁画艺术。1948年,赴美国留学。1950年回国后,曾在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从事艺术教学与研究。1983年至1998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从20世纪50年代起,她先后参加了共青团团徽设计和"十大建筑"等重点工程的设计,参与了国庆35周年庆典活动总体设计,主持并设计了中央政府赠送香港特区政府的礼物——永远盛开的紫荆花雕塑。  相似文献   

5.
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趣味的构成艺术。这种趣味性让刚刚接触设计的学生对设计多了一份喜爱、一份好奇。错视艺术在构成领域像一个幽默艺术家。由于生理及心理的原因,我们在观察一些图形时会产生错视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感性认识的同时,要有理性的分析。如果设计师能把这一现象巧妙地运用在设计过程中,作品将更具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滴水穿石     
《快乐阅读》2013,(11):9
你知道怎么收拾行李时,就学会了生活。——戴安·冯芙丝汀宝我真正渴慕的,不是文学,而是可以拥有一间房间,让我单独与自己的思绪共处。——帕慕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艺术家的状态比他的艺术更重要。——杜尚  相似文献   

7.
这是2007年2月10日陈丹青先生在中国美术馆"美国艺术三百年"展上的发言。在这篇不长的发言稿中,作者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大批不同族裔、不同背景的艺术家共同构建出了"美国艺术"——虽然这些艺术品风格迥异。为什么?陈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忠实自己,和自己相处,做一个快乐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8.
有多少维?     
艺术是多种多样的,像早期的山洞壁画拜占庭时期的偶像画,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以及印象派艺术家的描写画,等等,它们的表现形式要么是二维的,要么是三维的.然而艺术家、科学家、数学家和建筑师们,他们都发展了各自的手法,使一些对象显现为四维.其中一个例子就是称为超立方体的立方体四维画它是建筑师C·布莱顿于1913年创造的.布莱顿将他的超立方体画和其他的四维图案汇集在自己的作品中.其中他设计的罗契斯特(在美国纽约州)的商会建筑就是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认为我们学设计的都是艺术家。我想,并非如此,设计应该是一种沟通方式,一种传达艺术的表现形式,一种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归纳和提升,或者用一个时尚的句式说:设计,是一种生活态度。而艺术,则是脱离了沟通而独立存在的。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就是一位艺术家,讲台就是艺术舞台,道具很简单:一盒粉笔一个板擦,外加一块黑板而已。舞台小,道具少,可我们却要设计出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来。因此一位好的教师必须是有一定语言功底,懂得教学设计技巧的艺术家。一、教学的语言艺术我们为了俘获学生们的目光,要尽可能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活泼。说话时,口气要像鞠萍那样甜润,声音要像赵忠  相似文献   

11.
垃圾爱美丽     
世界已经进入环保时代,一些建筑师、科学家和艺术家也给某些原本的垃圾添加了时尚因素,变成了富有新意的环保宣传品。下面我们就搜寻世界,欣赏这些艺术创想。  相似文献   

12.
<正> 时下,在我国文坛上,一种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越来越深地渗透在作品中。与此相应的,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作家以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投入到文化的“寻根热”中。我以为这是我们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一个吉兆。艺术自有艺术的庄严与高雅。艺术家只有自觉地去提高自己的修养——本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和艺术感受力、表现力,才能不断地为时代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好作品来。  相似文献   

13.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种说法:“我没有艺术细胞,所以……”;“我没有数学细胞,所以……”;“产品是由技术+艺术所构成”或“产品的价值由艺术含量及技术含量的多少所决定”;以至竟有人说:“我不学数学,也能成为艺术家……”云云。这些说法虽然不应追究,但毕竟反映出我们一些科学或艺术工作者的不全面,这种思维方法甚至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在即将进入21世纪时所应具有的观念和方法。我们不得不反省一下,我们对科学和艺术的认识——方法论上落后了。 一、科学与艺术的目的是相同的,方法也是相通的。现代艺术和现代科学同时诞生在本世纪最初的10年间。同过去的时代相比,这两者都失去了他们表现手段的直观明确性。当今自然科学所描绘的  相似文献   

14.
卢杰 《文教资料》2012,(8):96-97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对他们的两个孩子——傅聪和傅敏写的一本家信编摘,书中主要和傅聪围绕艺术与人生来进行讨论,让傅聪做一个"德才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本文从这本书中提到的钢琴演奏及其教育方面入手,学习傅雷是如何与傅聪共同讨论这一问题的。以本书为镜,对我们的学习和做人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话是一种平等、开放、自由、民主、协调、富有情趣和美感、时时激发新意和遐想的交谈。〔1〕对话的最大特点是主体间性。正如加登纳所说“,在艺术创造中,艺术家有一种向亲密的人倾诉自己的深切感受或强烈印象的愿望。他把作品的角色、作品的接受者作为在心理上具有亲和性的主体”。〔2〕可见,艺术家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对话是一种主体间的相互交流,艺术家对作品说话,作品对艺术家说话。“所有的艺术活动都是旨在——至少是含蓄地旨在——与别人进行对话。”〔3〕在观察幼儿的绘画创作时,我们发现幼儿通常会根据所给的命题自主选择创作对象,并…  相似文献   

16.
在艺术创作中,所谓“模特儿”,实际上是指作家、艺术家在创造艺术形象时,作为艺术概括的对象,即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模特儿”与“原型”这两个概念,人们现在往往互用。一般地说,作家、艺术家在创造艺术典型时,心目中都有“模特儿”,特别是成功的艺术典型的创造更是如此。在我们文艺创作界和理论界,对于作家、艺术家创造艺术典型时要不要以“模特  相似文献   

17.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著名书画艺术家尹瘦石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5年了. 1998年的4月14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今后的岁月里,它必将永远是引发我们无限思念的日子——这一天,尹老与世长辞了. 如果从1984年我与尹老相识算起,15年间,在北京,在西安,我已经记不清有过多少次欢聚了.15年间,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尹老就像是一部书,是一部具有无限吸引力的书,是一部记录了半个多世纪不少重大事件的百科全书.从尹老那里,我们懂得了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认识了什么才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从尹老那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毛泽东、柳亚子、徐悲鸿,也进一步了解了文化艺术的社会功能与伟大力量——当然,也更了解了作为著名书画艺术家的尹瘦石先生.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所有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包括评价),或说是一种结构(动词用)。而艺术与科学的区别在于,虽然科学从根本上讲也是对世界的一种结构活动,但科学家——活动的主体是一个纯粹理性的主体,他走向外在的客体,从不反观自我。而艺术家则不能,艺术家的光亮是由其感性点燃的,他在迈向周围的时候是以自我导航的,对艺术家而言,自我与世界不可分,他在挖掘身我的同时也就发现了世界。  相似文献   

19.
张文惠 《文教资料》2013,(26):40-42
艺术创作不只是少数艺术家情感的某种冲动,而是与哲学、科学一起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观念、精神和认知世界的方式,共同构成了一个时代人类精神的主题.结合20世纪科学与哲学的主题,我们可以把20世纪艺术思潮的特征概括为模糊性、突变性和随机性.  相似文献   

20.
我思因我在     
我们无法了解组成一个人的全部思想和经历。当我思考我是如何找到自己时,数不清的形象闪过我的脑海。这些形象犹如一面破镜的碎片,每一块都反射出一个局部,每一块都与其他碎片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当我凝视棱角分明的玻璃碎片,寻求它们的意义时,一些相似的场景——每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