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自清先生》一文是通过作者冯至与朱自清先生交往中的几个片断的回忆和述评,赞扬了朱自清先生的优良品质和可贵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朱自清先生的深挚崇敬和怀念。我想,阅读《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习朱自清先生怎样做人。纵观全文,作者怀着由衷的钦敬之情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朱自清先生的做人要旨。一、勇于探索,坚定不移文章首先以追忆25年前的往事入手,从《雪朝》引出这部诗集的作者之一的朱自清先生。进而指出《雪朝》的风格是“里边的诗有一个共同的趋势:散文化、朴实,好象有很重的人道主义色彩。”这种风格,正  相似文献   

2.
1988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高级中学语文课本第一册,除了保留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绿》之外,还选了朱先生的同事、朋友冯至先生写的回忆性散文《朱自清先生》。这篇文章不但对中学生了解朱先生的为人提供了具体的材料,而且对培养中学生如何从为文与为人相统一的角度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与写作水平都有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修订本第一册《朱自清先生》,是一篇写人的记念性文章。全文以《雪朝》为引子,记叙了“我”与朱自清先生交往过程中的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了朱自清诚挚虚心、质朴公正的品格和脚踏实地追求光明的精神。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精神品质。了解用日常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写法,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朱自清先生百年诞辰的日子里,江泽民总书记用两句诗来评价来自清先生高尚的人格;“高风凝铁骨,正气养德行。”我原来对来自清先生并不了解,一个星期天,我从爸爸的书橱里看到了一本《朱自清的散文艺术》,里面有关于他散文的评价,还附录了他的散文,《背影》写得非常朴实,《荷塘月色》的语言代美,我读了几篇,觉得来自清先生的散文的成就很高;但我还不了解来自清先生的人格。有一天下午,我在学校里看见语文组的老师为了纪念来自清先生诞辰百年而办的板报,我对朱自清先生有了较深的了解。我认为来自清先生是一位很有骨气的知…  相似文献   

5.
《绿》是朱自清先生一篇游记体的抒情散文,原为《温州的踪迹》之二,写于一九二四年二月。绿,是个抽象题目,很难写的。但是,在诗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笔下,却写得具体亲切、优美、动人。读《绿》之后,我们如同跟着作者一道,游了梅雨潭,不禁惊诧于那醉人而奇异的绿了!  相似文献   

6.
陈立娟 《学语文》2004,(3):6-56,48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写得很美,尤以写景散文最为突出,《荷塘月色》之所以把无边的荷香月色写得如诗如画,一部分也得益于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格。通感便是第一次出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1998年正回月22日,是朱自清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日。以绒心目中的朱自清先生》为题,我们开展了一次写作活动。通过写作。达到了两个目标:一、促进学生阅读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二、了解来自清先生的生平和他一生追求光明的思想历程,接受朱自清先生人相勉力的熏陶。在引写过程中,我注意启动学生的思维,精心设计了引写过程:第一步,收集资料,开座谈会。初三学生对朱自清先生的了解,仅仅是读过他的《春》和《背影》,从《谈骨气》一文中知道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所以还必须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有关朱自清先生的生平资料和先…  相似文献   

8.
《绿》是散文中的经典之作。朱自清先生把梅雨潭醉人的、奇异的“绿”描绘得鲜活灵动、淋漓尽致;把“绿”凸现得美貌可人、神韵悠长。我们真为先生的生花妙笔拍案叫绝!那么,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能够把梅雨潭的“绿”写得如此美妙而富有神韵呢?  相似文献   

9.
郭芳 《教书育人》2012,(10):40-41
如何写景,这在很大部分初中生的头脑中还很模糊,出现诸如不知写什么,怎么写,写出来的文字干瘪,缺乏生动性、文学性、可读性。而朱自清先生的《春》可谓写景的经典之作,历年来为写作名家和教育者所推崇,为如何写景提  相似文献   

10.
细节是记叙文的细胞,要想把记叙文写得血肉丰满,就需要好的细节。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不少人用记叙文的形式来写父亲。父亲是最熟的亲人,有很多的话可说。但要真正写好沉稳、敦厚的父亲,也是很不容易的。在众多的《父爱如山》中,这是写得较好的一篇。本文重点写的是父亲的敦厚,所谓敦厚,就是诚恳、忠厚的意思。文中的许多细节都表现了父亲  相似文献   

11.
<正>写作指导一、正面刻画,力求让记叙栩栩如生一篇成功的记叙文,最基本的要求是从正面进行细腻刻画,不少专家甚至用"一个细节可以救活一篇文章"来强调正面描写的作用。这种细节,是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一文里所展示的用红笔添改过的讲义,是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一文里描写父亲越过铁路买回橘子的感人情景。大家或许读过梁实秋的《面条》,文章之所以如此精  相似文献   

12.
2003年9月12日《中国青年报》刊载了一则新闻: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落选鄂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要问什么理由,也很简单:七成学生认为"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铁路线;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当读到“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象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这次,何不用这个成语再来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没急着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  相似文献   

14.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作家,其写作文笔细腻唯美,所有的散文都被文学爱好者称之为美文。特别是其中的《荷塘月色》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们铺天盖地的研究和评论。《荷塘月色》将朱自清先生所有散文艺术融汇一炉,集中表现出朱自清独具特色的散文创作风格,给人一种真实的美感,直接成为朱自清先生的代表名作。本文针对朱自清先生与《荷塘月色》进行浅析,希望能够通过简单的讨论来找出其中的文学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5.
冯至先生的《十四行集》一出版就受到朱自清、李广田和唐湜诸先生的赞扬。朱先生称他的《十四行集》"建立了中国十四行的基础"。李先生称他的诗为"沉思的诗"。本文拟从哲理和诗律两方面解读冯先生的《十四行集》。  相似文献   

16.
《瞽者的暗示》是冯至先生早年诗歌中的一篇力作,它写得很短:黄昏以后了,/我在这深深的/深深的巷子里,/寻找我的遗失。//来了一个瞽者,/弹着哀怨的三弦,/向没有尽头的/暗森森的巷中走去!这首诗写于1923年,那年  相似文献   

17.
朱自清曾在《歧路灯》一文中说过这样的话:“写得虽简,却能处处扼要,针针见血。这种用几根有力的线条,画出鲜明的轮廓的办法,有时比那些繁琐细腻到使人迷惑的描写,反要直捷些、动人些。”这虽然是朱自清先生在评论清人李绿园的长篇小说《歧路灯》时所说的话,但同样也适合于他自己的作品,其描写父子情深的散文名篇《背影》就是这样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8.
读《背影》,学作者,我们的人品会好起来,作文会好起来。 1 写作是苦差使么?看朱自清先生写《背影》,何苦之有?写作原是出于需要。心里有一肚子话,总要找个知心朋友倾诉,憋在肚里是难受的。执笔作文,也是对人倾诉,不过改用书面形式罢了。朱自清先生写《背影》,一点也不勉强,连苦差使的影子都没有,他有情要抒,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说:"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一两个生活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的亮点和得分点。"那么,如何进行细节描写,有没有便于学生操作的方法呢?一、细化动作,锤炼动词把某一个动作过程,分解成一连串细微的动作,运用最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来描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有这样一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相似文献   

20.
《瞽者的暗示》是冯至先生早年诗歌中的一篇力作,它写得很短:黄昏以后了,/我在这深深的/深深的巷子里,/寻找我的遗失。//来了一个瞽者,/弹着哀怨的三弦,/向没有尽头的/暗森森的巷中走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