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一、实验能力的内容中师物理课本共安排学生分组实验九个 ,按其目的分为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测量性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的教学 ,培养其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实验能力 ,包括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能力 ,以及实验设计能力等项内容。1 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人们全面深入正确认识事物的一种能力。要学好物理离不开对实验的观察。实验中观察能力主要是指 :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物理实验的基本仪器、装置和设备 ,教师的规范化操作 ;观察实验中各种物理现象和数据的变化 ;观察实验中的图表、图像、模型等能力。它是物理实验的…  相似文献   

2.
中学物理课实验主要有两种:一是要采用实验归纳法,与之相对应的学生实验是探索性实验;二是要采用理论分析法(演绎推理法),与之相对应的学生实验是验证性实验。我们认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都同等重要,它们都是学习和研究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验证性实验高中物理教学应该有计划地让学生学会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我们有意识地把验证性实验看作是理论分析这一科学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使学生逐步学会研究物理规律的两种科学方法即由理论到实验,由观察、实验到理论的方法。关键的一环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为此,课本中安排学生做的验证性实验是在学生已经学  相似文献   

3.
作为实验科学,化学教学最基本的特征应是以实验为基础。探索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探索未知的实验和数据并在获得的现象或数据的基础上概括出实验结论的一类实验形式。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实施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的实验教学是化学课堂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最佳切人点。通过实施“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探索、发现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索的方法,获得知识技能,享受探索的乐趣,形成科学探索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4.
物理是一门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初中物理教学中所有知识内容都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探究验证。演示实验是将生活中不易观察或易于忽略的现象移植到课堂中来,通过演示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科学求真精神,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发掘物理学科魅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教学艺术,灵活运用演示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  相似文献   

5.
刘胜 《考试周刊》2012,(78):150-150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中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魅力所在,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那么怎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一定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切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呢?我们不妨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这样将会为学生学好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物理实验学习环境,提供充足的感性体验,感受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演示实验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演示实验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探索物理现象,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增加学生的参与、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合理运用多媒体等方式上好演示实验课。  相似文献   

7.
熊长安 《湖南教育》2002,(10):27-27
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创新能力的训练,它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做好经典实验,培养实验技能。教材中收集了大量经典实验,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尽力做好每个实验,不仅可以验证所学的有关知识,还能有效训练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为更高层次的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2)注重探索性实验,培养创新意识。在积累一定的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学生要不满足验证性实验,应变被动为主动,大胆进行探索性实验,进行更高层次的实验能力培养。如教学中给学生留下这样一个实验习题:一瓶久置的亚硫酸钠样品,…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探索性实验研究物理规律是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实验方案来认识物理规律。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提高各种能力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所以,研究探索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工科中专学校的物理实验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或者说,物理实验更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物理实验课的内容一定要精心组织,精心设计,同时要有层次、有循序渐进的导向。通过几年的实验教学,我体会到,初次实验主要是感知性实验,前期多为验证性实验,中后期要强调探索性实验。通过物理实验课教学,使学生改变对所学课程的错误概念,辨别原来模糊的概念,学会以前不会的东西,通过精心策划的实验教学,着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王义 《时代教育》2007,(10Z):78-78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认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掌握基本的试验方法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就能很好的达到这一目的。  相似文献   

11.
林洪文 《高教研究》2005,21(1):56-57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主体思想在于:一、改变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索性、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由学生被动学习的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方式。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物理专业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在2004年10月发布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第四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地提出: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灵活利用物理实验,重视物理实验能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物理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验证性实验,另一类是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教学有哪些不同呢?本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这个问题,以利于物理实验的教学,实施素质教育。1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验证性实验强调演示和证明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相分离。它着眼于探索的结果而不是探索的过程,把实验的结论看得比实验过程要重要得多。探索性实验要探索的结果通常是未知的,探索的结果有赖于探索的过程。科学知识和科学过程紧密联系,实验的结论和实验的过程并重。探索性实验把物理知识的学习置于…  相似文献   

14.
物理实验设计题是中考试题中的一种重要题型,通过实验设计,能使学生巩固有关的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探讨问题的科学方法。该类题主要分为:探索性实验设计、验证性实验设计和一般性实验设计。  相似文献   

15.
物理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在物理课程中学到的关于物质最普遍的运动形式和物质基本结构的知识;受到的观察、实验、思维、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训练以及思想教育,是他们继续学习科学技术和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必要基础.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两个能力,一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应用知识的能力.加强高中起始阶段力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判决性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好实验,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研究物质运动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以及它们在实践中应用的科学。学生对物质同世界的认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以及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更多地是要借助于实践或实验。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将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进行整合,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物理模型是物理科学研究和物理教学的一种科学方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它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中学物理新大纲和高中物理教材都十分重视物理模型的作用。本文就物理模型及其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运用作一些讨论,以期引起重视。物理模型的产生及其作用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的基本结构的科学。物理学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都是科学的抽象。在科学抽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往往根据实验、观察的材料,把复杂、  相似文献   

19.
实验是物理知识的主要源泉,也是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它对物理学的发展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也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中学物理实验按照实验方法分类,可以是验证性实验、测定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理想实验等;按照实验组织形式和师生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的实验基础、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实验的具体做法,掌握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还要引导学生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法,为培养他们的物理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与任务应该是:通过实验和实验手段,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际技能和创造能力。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