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发展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在近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而且存在着省内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问题,差异的扩大将影响青海省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县为基本的区域单元,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青海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海省内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梯度及区域经济差异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重,对全省64个市(县)的综合评价值作了计算并划分出5个梯度区,较全面、客观地体现了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异规律,深刻地分析了省内区域经济差异的成因。  相似文献   

3.
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之发达地区及省内汉族地区都相对落后,而且民族地区之问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本论文选取1996~2006年的数据对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之原因所在;并针对各区域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甘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之发达地区及省内汉族地区都相对落后,而且民族地区之问经济发展也存在很大差距,本论文选取1996~2006年的数据对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之原因所在;并针对各区域的不同情况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温州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也将日益突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本文通过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温州各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做出分类,进而对温州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和各县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性进行分析,对温州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做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不均衡现象,过度的发展差距将对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会起到严重的制约作用。研究区域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据指标体系建立原则提出由经济发展因素、社会发展因素、政府管理因素、对外开放因素和区域创新因素5个大类25项具体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并建议采用因子分析法运用该指标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该指标体系结合粤东地区汕头、潮州、揭阳和汕尾4市2011年统计数据对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能比较客观反映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对河南省地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区域划分研究.首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学处理,得出表示经济水平的综合指标,再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经济发展水平层次和区域的划分.最后分析了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河南省发展区域经济、平衡区域差异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截面和面板数据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行综合测度分析:首先基于 1978-2016 年各地区人均 GDP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而后基于我国 30 个地区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HDEA和SBM综合模型基础上得出我国四个区域 30 个省份的经济相对发展效率,并结合理论模型和静、动态面板模型对四个区域经济发展效益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东、中、西部差异较大.对于区域经济效益效率整体上略呈 W型,并且伴有一定的省际差异,东西及东中西部差距较大,而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益效率的影响机制作用效果有所不同,文章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给予分析,表明各区域之间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对经济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此实现稳定、健康、高效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城市发展的内涵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包括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在内的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测算了指标权重,得到了因子分析方法下的长三角和珠三角的25个城市综合发展水平排名,并对各因子进行经济意义解释的过程中,分析各城市之间的差距所在,以便政府部门制定更合理的区域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在安徽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应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分析,这就需要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文章以安徽省17个地市为统计单元,选取了能够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10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数量分析方法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度量、比较和综合评价,以期为制定合理的区域决策、壮大区域经济实力、加快安徽省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现实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