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实践活动,既适应了教学改革的要求,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为学生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数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直接经验和探索知识的能力.笔者就开展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有关问题,做以下论述. 一、小学实践活动课的类型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让学生主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其基本特征是主要依靠直接经验和各种外在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判断、自我分析、自我观察.依靠自身的实践活动得到数学知识,有利于学生主动动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一种教学的有效方式.小学实践活动的具体类型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实验教学是种创新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其特点有:①以新课标教学理念为教学指导思想,突显学生主体性,发挥教师指导、引导作用.②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实验、假设猜测、推理验证、分析综合、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获取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③在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活动是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教师既要思考教学内容特点,还需要考虑学生特点,把握学生心理规律,在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活动.④在数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教学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给学生展示充分多的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实现学生在数学自主性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全面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优化数学学习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教师要充分发挥引领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者要从认知角度出发,实现数学学习活动的质量提升,并重视学生的感知、注意、记忆、理解能力的提升,重视反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教育并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提高自由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做,让他们在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使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得到同步发展,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通过对话的方式实施教学,成为尊重学生学习体验理念下的有效实践.在观察线段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并在对话中生成用数学语言描述线段特征,并进一步形成尝试思考与探究的能力,是有效对话教学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和探究等能力,从而综合提高学生的实践素养。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教学中要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的,必须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思考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能力之一,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使学生成为一个爱思考的人.本文列举几个案例,谈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的习惯.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活动可以开展多项活动,比如创建活动小组,开展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但是也要注意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导并结合教材的开展.在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活动课,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思考、探索和交流.数学活动的开展是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数学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数学活动课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数学的实践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是其他目标的动力,是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学习的保障.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每一位教师不可回避的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一、挖掘学生身边熟悉的学习素材,能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过程教学、活动教学均从不同角度来研究课堂教学 ,目的是促进人的素质提高。数学的学习有别于其他科目的学习 ,如果单从过程或活动角度提出发展学生的素质 ,对数学教学来说有失偏颇。为此 ,我们提出了数学的过程活动教学观。这种教学观强调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强调多向信息传递和多种器官协调活动 ,主张在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通过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来完成认识任务。这种教学主张追求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在数学活动中形成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活动中形成合作…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81):63-64
<正>所谓数学课堂活动教学,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解决具有活动性的数学问题,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提倡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是一致的,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探索,发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理念支撑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合作、交流、对话式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本文从新  相似文献   

13.
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关键时期,此阶段是整个学习生涯中的启蒙阶段。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是整个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解决问题。因此,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备受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数学实践能力,而为了更加充分发挥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作用,必须基于微课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数学活动是引导学生主动认识数学知识、探索数学成果和解决数学问题,实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在阐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活动教学的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在新课导入、概念教学、探究过程、练习等中恰当、合理地引入数学活动的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不断猜想与验证的积极学习活动,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符合数学学习规律,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数学实践活动必将会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成为现代数学教学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活动教学既指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具有活动性的数学问题的解决,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的教学形式。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一致的。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发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它将更具有生命力。一、实施数学课堂活动教学的意义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发现、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为此,文章针对职高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现状,通过日常教学探索,对数学概念形成过程、知识发现过程、方法思考过程、教师探索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等几方面,提出粗浅看法,以促进职高的数学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初中数学课的教学设计研究是对数学实验课的方法、手段、媒体等要素设计的研究。数学实验的最大目的在于让学生获取数学学习的经验,去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从而体验到发现数学规律乐趣。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9,(73):59-60
对于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学生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着眼于依托以往的数学活动经验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话题展开探讨,作者结合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思考,希望参阅者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20.
周建 《教师》2019,(14):50-51
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其中“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已成为学生必备的数学核心素养。长期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良好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是创新精神的基本要素,能帮助学生形成对事物空间形式的直观感知能力,以及再认、保留与回忆图像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和借助实物及图形创设各种实践性的自主学习活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之自觉主动地开展观察、实践、应用、交流等实践性学习活动,不断厚实有关空间观念的感性经验,并从中逐步开展理性的数学思考,以促进空间观念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