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 1.1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现状: 中国科协于2000年下半年至2001年上半年对我国公众(18-69岁)科学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第四次调查.2001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每千人中有14人具备基本公众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从1992年开始,中国开展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当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0.2%,即每千人中只有2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2001年为1.4%,2003年为1.98%.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协于2000年下半年至2001年上半年对我国公众(18—69岁)科学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第四次调查。2001年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每千人中有14人具备基本公众科学素养)。不同职业群体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最高,达11.42%;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达6.29%;排在最后的是农林牧渔劳动者、家务劳动者和丧失劳动能力者,为0.04%。不同性别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男性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7%,女性为0.98%。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5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历时一年多时间,于2004年5月19日终于得出结果。这是中国科协继1992年、1994年、1996年和2001年之后,于2003年按照国际通用方法,对全国18岁~69岁成年公民科学素养进行的最新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虽然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在逐年提高,但公众整体科学素养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5.
据科协所属的科普研究所1996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中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0.2%,与美国相差33.5倍。如何激发学生对科普书籍的阅读热情,使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运用科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正规教育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渠道。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提高师范生科学素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2001年,中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2003年,中国公众达到科学素养标准的比例为1.98%,较2001年增长了0.58%。但是,从总体上看,“与欧盟15国、日本和美国在2001年进行的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和对科学技术态度的调查结果相比,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还是处于落后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科学素养”教育与高师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的科学素养已成为当今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本文分析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现状 ,提出了高师教学中开展科学素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都在肯定人的因素是制约或者推动一个国家进步的根本因素,而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更不必说人的科学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培养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我国亦如此。但是目前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水平却并不乐观,如何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解决的对策应该从政策支持、多元途径、科技普及和成人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10.
本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提高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国家的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这一国家的国际竞争的强弱;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社会环境,同时也是实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必要条件,所以,切实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在收睫而又意义深远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1.
阮成武 《中国教师》2008,(19):18-20
<正>2006年,中国科协联合中国科普研究所发布的"第六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认为教师的职业声望最高(57.2%),科学家居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奖励》2005,(3):29-30
(一)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 现状 国际上普遍认为,科学素养由三个方面组成:①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②对于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③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了解程度。1、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水平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教育的问题困境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科学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中国的科学教育“让人欢喜让人忧”:中国的中学生虽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屡获奖,却一直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更为严峻的是中国人科学素养低下是不争事实。据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公众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即每千人中只有14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主持人语】在中国,教师一向被社会公认为最佳形象,享有很高的职业声望。古往今来,教师素有"先生""蜡烛""人梯""孺子牛""人类灵魂工程师"等美誉。在"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的14种主要社会职业中,58%的公众认为教师的声望最高,在2006年公布的第6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我国公众在期望从事的最好的职业选择中,教师的比例最高,为48%。然而,近年来,关于教师的各种负面报道不时见诸各类媒体,教师形象  相似文献   

15.
一、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 经国家统计局批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2003年进行了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调查显示了不同文化程度公众的科学素养状况。文化程度越高的人群,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越高。初中、高中或中专、大专和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依次为1.5%、6.2%、10.7%和13.5%。由此可以看出,大专和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仅为13.5%,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具体说来大学生的科学素养现状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6.
公民科学素养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本文介绍了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以及在培育公众科学素养方面公共图书馆的优势和采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公众科学素养水平低下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国务院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旨在提高公众素养,而未成年人是实施《纲要》的重中之重。要提高未成年人的科学素养,建设一支专业化素养高的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尤为关键。中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存在种种问题,分析论证科学教师应具备科学素养、教育素养和人文素...  相似文献   

18.
对西医从业者开展科学素养测评研究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探索医药行业的人才培养方式等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应用职业从业者科学素养五维度模型,根据西医从业者的工作特点和岗位特殊性形成西医职业特征的"专测"问卷,对广州市地区的西医从业者开展了科学素养测评.测评结果显示西医从业者的科学素养综合水平略高于一般公众水平,但在个别维度上略低于一般公众.研究结果显示了在西医职业教育课程中增加科学教育课程的必要性,进一步提高西医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科学文化素质是国民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与美国等国的公众科学素养对比出发 ,在对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现状和问题的分析中 ,结合总结并借鉴国内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经验 ,提出了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对策和举措  相似文献   

20.
面对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和公众科学素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从科学素养的涵义、科学素养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