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皇子婚礼宴 初定之日在福晋(皇子妻)家设宴,有内外宴之分。外宴于厅堂,福晋之父及亲族职官、不入值之公、侯、伯、内大臣、侍卫、一二品大臣朝服入宴;内宴于中堂,福晋之母及亲族女眷、一二品命妇与宴。成婚日在皇子所居宫殿近处及箭亭张幕,宴福晋父母、亲族、群臣,与初定日相同。初定礼宴例设五十席、羊三十六、酒五十瓶。成婚礼宴设六十席、羊四十五、酒六十瓶。又成婚日另设合卺宴于皇子宫,用羊五。(史志宏)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一般都由皇帝的长子作为皇位的继承人,清朝发生了重大变化,废除了嫡长子继承皇位的制度,实行秘密建储,有效防止了太子与皇帝抢夺皇位,避免了太子、皇子之间争斗、争宠,也有效避免了皇子们和大臣们结党.  相似文献   

3.
康熙帝极为注重自身尚武精神的培养与发扬,并且开创了皇子教育的"家法"制,着重强化对皇子们骑射武功的教育,尤其是尚武精神的培养。本文就以康熙教子来浅窥清皇室对尚武精神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4.
康熙帝极为注重自身尚武精神的培养与发扬,并且开创了皇子教育的"家法"制,着重强化对皇子们骑射武功的教育,尤其是尚武精神的培养。本文就以康熙教子来浅窥清皇室对尚武精神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5.
向斯  一辉 《出版参考》2004,(12):i006-i006
中国的帝王在国人中间算是文化人。不识字的帝王几乎没有。开国皇帝识字不多,但也聪明过人,能够听书。皇子皇孙们有不少才思敏捷,在诗赋联对上应对自如,诗才出众。  相似文献   

6.
王铭珍 《北京档案》2004,(11):48-49
如今人们游览紫禁城,大多从天安门、午门进,神武门出,只游览内廷前朝、后宫及东西六宫,而很少有游览外朝东路的.也就是说,人们所看到的,只是皇帝举行登基、朝会升殿、寿典寿宴、殿试传胪的宫殿以及皇后、嫔妃们的起居之所,而看不到皇子皇孙们居住生活的地方,因为他们既不住在前朝,也不住在后宫或东西六宫,而是住在外朝东路阿哥所."阿哥"乃满洲语皇子之意,阿哥所,即皇子住所也.笔者从事古建研究,出于工作之需,常到故宫"行走",也常同这里的明清史专家们探讨有关阿哥所事宜.  相似文献   

7.
清代的侍卫中,除了三旗侍卫与宗室侍卫之外,还有汉侍卫。奕赓在《侍卫琐言》中谈到汉侍卫是通过武举选拔的侍卫,但考察清代官书档案,会发现除通过武举选拔汉侍卫以外,还包含遣子入朝、督抚荐举、水师侍卫等多种方式,汉侍卫选拔呈现多元化。这些选拔方式与绿营制度相结合,使得中央提高了对于绿营的掌控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帝王在国人中间算是文化人。不识字的帝王几乎没有。开国皇帝识字不多,但也聪明过人,能够听书。皇子皇孙们有不少才思敏捷,在诗赋联对上应对自如,诗才出众。  相似文献   

9.
康熙教子     
正康熙帝玄烨是中国历史上为数无几的名君之一。他治国颇具雄才大略,为统一多民族泱泱大国的最终形成及其版图的奠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在教育皇子方面也卓尔不群,下过极大心血。皇子教育事关王朝的兴衰,历代封建君主无不予以高度重视。然而,康熙帝对皇子的教育,却是相对最为全面,最富有特色的一例。  相似文献   

10.
陈章 《历史档案》2020,(2):90-100
侍卫是清代宫廷中的特殊群体,其待遇与奖惩等与其地位息息相关,对此类问题的探究关乎对侍卫群体的整体性认识。侍卫的待遇主要表现在俸禄、津贴和封赏三方面,此外衣食住行及医疗待遇等生活保障也相当优渥。不过,由于与皇帝的亲近程度和民族身份的不同,侍卫的待遇具有一定差异性。清廷对侍卫的管理比较规范,约束相当严格,奖惩措施往往因人因事而定,且易受皇帝对事件的判断及其主观好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