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颗子弹从克拉拉袖底呼啸而过,击中了她正在照顾的一位伤员。克拉拉身材瘦小,与她周围这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很不协调。她穿着那个时代女性通常穿的宽松长裙。看上去不像护士。一位头上缠着带血绷带的年轻中尉拍拍她的胳膊,对她说:“小姐,快离开这儿,这不是女孩儿该杲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幽默五则     
幽默五则谢乐编译年龄的魅力一个70岁的百万富翁娶了一位20岁的漂亮姑娘。“你这个狡猾的老家伙,是怎么把这样的妙龄倩女征服的?”一个朋友问。“很简单,”百万富翁回答说,“我告诉她,我已95岁了。”印刷错误两个朋友在谈论他们的读书感想。一个说:“我对医学...  相似文献   

3.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散记许杰王云彤长期以来,美国国务院一直由男人一统天下。但随着1997年的到来,一位59岁的女性闯入了“雾谷”(美国国务院),成为这里有史以来第一位女主人,她就是马德琳·奥尔布赖特。奥尔布赖特的童年是随父母在不停地辗转中度过的。她的父...  相似文献   

4.
小幽默     
小幽默好消息、坏消息一位负责离婚事务的律师告诉他的当事人:“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什么好消息?”“你妻子对你的未来遗产没有要求,其中包括这座住宅。”“那坏消息呢?”“离婚后她准备嫁给你爸爸。”(馨雅编译吹牛“我父亲做的稻草人太棒了,他的农场周围3...  相似文献   

5.
但丁·阿利吉耶利(一译“阿利盖里”)(1265-1329),是意大利中世纪伟大的诗人,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最早代表。但丁一生,深深爱恋着一位女性。这位女性就是贝亚特丽齐(一译“贝亚德”、“贝雅特丽齐”、“贝娅特丽丝”、“俾德丽采”等)。贝亚特丽齐(1266-1290),出生于佛洛伦萨的一个高贵家庭(父亲名叫福尔柯·波尔蒂那利),原名贝齐。但丁对她又敬又爱,称她为“贝亚特丽齐”,意即“降福的女人”。但丁9岁那年(1274年)第一次遇见她,便对她一见钟情,18岁时开始写诗歌颂她。尽管后来贝亚特丽齐嫁给一位比但丁更富有、更具声望的男子希蒙内·代·巴…  相似文献   

6.
她的孩子刚刚出世几天,各方面的压力就开始纷至沓来。一位朋友送给她一本名叫《怎样使你的孩子变得更聪明》的书,另一位朋友给她的孩子带来一套“数字卡片”。她的姨母打电话,询问她有没有给孩子报名入一所有名的私人幼儿园,并大声责备道,“你不该再浪费时间了,要知道进那所幼儿园是通向哈佛大学的第一步。”这样的事情对教育家玛丽·休·米勒来说已是司空见惯的了。米勒以前是一所小学的校长,她现在经常撰写有关父母  相似文献   

7.
彝家山寨     
假如你一生没有去过那彝家山寨,那就是你一生的遗憾了。我多次要求父亲和我一起去彝寨。他对我说:“你这个孩子,怎么会相信那胡编乱造的《云南大不同》。不要过于相信那民风民俗,那是作者编的”,一路上,父亲给我“洗脑子”——上思想课。  相似文献   

8.
在近几年崛起的新一代青年舞蹈家中,有一位名声越来越响亮、艺术影响越来越大的藏族姑娘,她就是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教师、青年舞蹈家卓玛。卓玛,在藏语中是“神女”的意思。不过卓玛可并不想当神女,而要做一个平凡的藏族女儿和不平凡的、能受观众广泛喜爱的舞蹈家。她还有一个动听的汉族名字叫唐泽英。她对这两个名字都很喜欢共十分珍视;因为它们有着某种极具内涵的象征意味——藏、汉两家乳水难分,就像她虽有两个称呼却不能将一个人分为两半一样。与她接触,听她言谈举止,你也会感到藏、汉两种文化在她身上的作用:腼腆、内秀、含蓄…  相似文献   

9.
居里夫人的名字早已家喻户晓,她于1903年与丈夫联袂摘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又于1911年独享诺贝尔化学奖的荣誉,成为有史以来唯一双获诺贝尔奖的女性。一个世纪以来,她几乎成了女性献身科学的一面旗帜、一座灯塔。但人们对居里夫人的了解颇为片面。许多人把居里夫人当作是个终日与实验室打交道的“工作狂”,一个牺牲了家庭幸福的“女超人”。  相似文献   

10.
最近,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女画家刘秀鸣为出席“2001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的开幕式专程来到北京。这是她继1998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世纪·女性”艺术大展之后,新世纪的第一年回到自己的祖国参加艺术展览。刘秀鸣非常看重这一类在自己的国家举办的展览,因为参观展览的人中有自己的师长和亲朋好友。她特别愿意听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说三道四;希望他们为自己在艺术上的进步指点迷津。而她因此所获得的则是一个“以画会友”的宝贵机会。“会友”在她来看,也许比展览本身更重要。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最渴望的莫过于能够与国人、亲人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善举的回报     
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即便是在这样的天气里,剧院门外仍排起了等待购票的长龙。队伍的前面有一位身材瘦小而年迈的妇人,她一只手拿着三明治,另一只手撑着一把湿淋淋的黑伞。剧院的门终于打开了。恰恰在这个时候,那位疲惫瘦弱的老妇人昏倒了。开门人连忙上前将老人扶起,并把她抱进经理办公室。过了片刻,老妇人慢慢地睁开双眼。她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感觉到他那双蓝色的眼睛里透着善意。“我可以送您回家吗?”他问。老妇人一下子坐了起来,“天啊,我是来看电影的,现在可能连票都买不到了。”说话时,她的脸上带着微笑,头还在不停…  相似文献   

12.
神秘的眺望     
我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不大相信轮回之说。然而在柏林一个艺术家的聚会上,我开玩笑地说“如果你使劲想,还是能够想起你前生是何方人氏的。”立刻有人追问:“那么,你想起来了没有,你的前生?”  相似文献   

13.
一位日本的在学最近指出:在男女初次约会的前两个小时内、如果双方的血型不符的话,彼此将很难合拍,以后关系的发展就不会是那么乐观了。她还拿自己作例子:她的前任男朋友的血型是0型,可0型血的人总是那么穷困潦倒,所以他们分手了;而A型血的男人又太沉闷,缺乏相处的乐趣;B型血的人很可爱,可他们却又都不喜欢她;最后她发现,适合她的只有AB型血的人,因为“他们都善谈、和善而且又都是那么优秀。”  相似文献   

14.
于黛琴,现任日本艺术研究会理事,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1981年的一天,日本国驻华大使发布“命令”,要求全体馆员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观看话剧《撩开你的面纱》,理由是剧中女演员于黛琴饰演的一位日本妇女,不仅操一口地道的东京日语,且礼仪举止生动逼真,极具光彩。数天后,一位日本记者在其国内报刊上发表剧评,称《撩》剧中的这个日本妇女,系中国戏剧舞台数十年来最为形神兼具的日本女性形象。1982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邀请于黛琴赴日考察,并赠送她两套和服。此次东瀛之行,掀开了于黛琴戏剧人生新的一页。留日期间,于黛琴几乎走访了日本所…  相似文献   

15.
“五四”狂飓的推动,崛起一位英才女性——冰心。她是中国现代女作家的开山祖。1923年即赴美留学、游历欧洲,1946年又到日本东京大学(原帝国大学)讲学。她广纳新潮,又回归本土,浸润在世界文化的熏陶中。她的美韵之文,“美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光泽,其精神之魁力,涌动着博爱的暖流,给人们以无尚的慰悦和心智的启发。近期我采访冰老时,聆听了她的文学卓见:每个作家走上创作之路,都有各自的因由和时代条件。我从小爱读文学的书,是我的海天相接、寂寞无伴的环境所致。“五四”那奔腾澎湃的划时代的爱国、文化革新运动,那强烈的时…  相似文献   

16.
幽默     
儿子不同意母亲想让年轻的儿子娶一位大龄富姐,儿子不同意。“你对她哪方面不满意呢?”母亲问。“她的过去。”儿子回答说。“她的过去是无可非议的。”母亲反驳道。“我不否认这点,”儿子辩解说,“但是,她的过去对我来讲太长了。”超重弗朗索瓦兹跟着母亲一起到邮局寄信。信封上已贴好一张邮票,但它显然是重了些。邮局职员称重后说:“夫人,您的信太重了,应该再贴一张邮票。”这时,弗朗索瓦兹扬头对母亲说:“妈妈,如果我们再贴一张邮票,这封信不是更重了吗?”事出有因海伦:汤姆,每逢我唱歌的时候,你都要躲到阳台上去,难道你不喜欢我引吭高…  相似文献   

17.
爱因斯坦的一位女友,要求他有空时打电话给她。“我的电话号码很长,难记,请你记下。”这位女友特别叮嘱说。“好,我听着。”“24361。”“啊,这有什么难记的呢?”爱因斯坦说,“两打与十九的平方,我记住了:”原来,十二是一打,二十四是两打,而361恰巧是19的平  相似文献   

18.
“你走来,他走来,我们走到一起来。” 作为汉语教师,通过与各国留学生的一次次接触,心中感慨很多。韩国女生韩国女生金惠真,就像是邻家的乖乖女,第一次见面就觉得特别亲切。她总喜欢坐在教室的第一排,用一双细长的秀眼看着你,恨不得把课堂上听到的每一个汉字都存储在记忆里。更有趣的是,有一次她告诉我:“老师,我做梦都在学习汉语,连梦话都是用汉语说的。”真是学得疯狂。如此认真地学习,惠真汉语进步自然很快。不久,金惠真就可以用汉语很细致地跟我说些心事了:惠真第一次在中国过生日时,男朋友从汉城飞过来,让她惊喜不已。男朋友送她一件特别的礼物,一个可以铺满床的特大号小鸭子绒娃娃,黄绒绒的毛,柔和细软。躺在上面,感觉好似朋友的手指在肌肤上轻柔滑过。那个冬天,惠真的脸上一直洋溢着温暖的微笑。很快,她升入了中级班。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金惠真特意找到我,心事重重地说起她的苦恼:一个中国男孩爱上她了,她也很喜欢他,和他在一起很快乐,他和她男朋友完全不一样。她这个“汉语迷”爱屋及乌地爱上中国男孩,她将怎样向自己的韩国男朋友交代呢?在中国半年,好像都快要忘记男朋友了。她想继续留在中国读研究生,可是男朋友怕她飞了坚持要她回国。我对她说:“暑假还是...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做计划,无论你是否坚持按它去做,这个计划都能帮助你看清一些事物的重要。然而,有趣的是,对美满婚姻生活的渴求却很少被列入计划之中,人们往往在婚姻关系出现麻烦时才会想起它。今天,在你工作和读书之余,抽出一些时间制定你们婚姻的共同目标,并在以后坚持去做,你将不仅感到生活更明朗、愉悦,而且也更有趣。下面的每一条都会让你的婚姻更美满。1.做你爱人的“狂热支持者”“我妻子对颜色很有鉴赏力,”在我不久前参加的一个午宴上,一个男人评价说,“她简直是个天生艺术家。”桌上的女人们都妒嫉地看着他的…  相似文献   

20.
道奇 《世界文化》2001,(2):21-22
1932年11月8日夜晚,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15周年的节日盛宴上,斯大林与妻子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发生了争执。“喂,你喝呀!”“人民之父”斯大林突然对没有喝酒的妻子说。“我不是你的‘喂’!”娜杰日达·谢尔盖耶夫娜不满地反驳一句,并生气地离开了克里姆林宫。第二天早晨,在乌索沃车站旁边的“祖巴洛夫-4”别墅找到她时,她已经死了。她手里握着一支像玩具一样的小型“瓦尔德”手枪,枪是她兄弟送给她的。这是斯大林女儿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在回忆录中叙述关于斯大林妻子自杀悲剧的典型说法,确切地说,这种说法是别人告诉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